开篇辞

2014年07月12日 新西兰教育



新西兰教育-开篇辞

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慨之后,萌生了开通这个微信平台的念头。


我,北京人。此前四十多年一直生活在中国。现在,我和太太、女儿一起生活在美丽纯净的新西兰。


自从我1994年进入外企,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从工程师入职,一路走到外企高管。这期间曾经不少人问我:“你英语口语那么好,为什么不考虑移民呢?”而我常会反问,“我为什么要移民呢”?在中国,我有富足稳定的经济收入,良好的社会地位,繁花似锦的前程摆在眼前,我真的想不出要离开这一切的理由。


直到20106月,我的想法因为一次海外旅行而有了彻底的改变。那是陪女儿去美国两周,参加一个全球13个国家的中小学生的团体比赛。和我们同行的,是国内来自北京、山东、广东、陕西的重点中小学的上百名同学,他们的带队老师,还有省教委的老师。比赛的内容是6个孩子组成一队,完成预选题目的挑战。而评比考察的内容是孩子们创新、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这三项能力。如果考察的是数理化,中国学生一定会独占鳌头。但是比创新、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通过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观察,中国学生的能力和精神面貌远远落后于欧美、韩国和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随行的国内某些教育业者以及我们的重点学校孩子们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利性,缺乏自信,不尊重他人,…给了我们巨大的刺激。我们不能责怪孩子,因为我们深知这是因为环境造成的。而我们作为父母,自己在家中营造的小环境再好,也无法解决整个社会教育环境对孩子的不期影响。思前想后,我们毅然决定,准备放弃国内一切优越的条件,将原本让女儿读大学才出国的计划提前6年,从初中开始,就让孩子进入一个我们认为更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公民的教育环境中。于是,在旅行结束回国短短的一周内,我们迅速比较了几个热点移民国家的优劣,最终向新西兰移民局提交了移民申请。三年多以后,我们带着女儿,在美丽并且教育全球领先的新西兰落了户。


现在,孩子到新西兰上学已经半年了。她读八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二。学校就像是一个小联合国。她们同年级的同学来自于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美国,泰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韩国,南非,瑞士。而女儿班上22名同学,只有她一个亚裔,又是插班生,适应新环境的难度可想而知,可是她的适应速度居然远快于我的预期!不但学习成绩在班里已在中上之列,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户外生存、使用工具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欣慰之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的移民面试。移民官问我:“你觉得移民到新西兰后可能会有什么困难?”,我答“怕孩子找不到朋友”。移民官笑着对我说:“孩子们融入得可比大人快得多呢!”现在看来,移民官所言极是。这也让我们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在时常和孩子交流现在学校情况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地庆幸当时移民决定的正确性!新西兰的学制和中国有很多不同。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课程设置和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都是从不同方面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体,鼓励相处和团队合作。就连体育考核里也有不少需要独立动脑思考的内容,而不单纯是考核体能!


2013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新西兰被评为世界上教育状况最好的国家。这个“教育状况”指的并非仅是升学率和大学排名,它是综合考量全社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可以接受终身教育的可能性。我到了新西兰以后才了解到,它卓越的教育资源是面向全球开放的。绝大多数新西兰的学校和教育部认证的教育机构都招收国际学生,不论是读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甚至是成人教育机构的课程,你都可以在海外以国际学生的身份进行申请,录取后就可以申请学生签证。而且,新西兰有一个特别有利的政策:家长在孩子18岁前都可以申请“监护人签证”来新西兰陪同照顾孩子上学(13岁前必须陪读),从而免去了鞭长莫及的担忧。


说到自己,虽已年逾不惑,还是希望体会一下这里成熟的终生教育体系。目前,我已被奥克兰理工大学(AUT)录取,将用两年时间学习有关成人教学的文凭(Graduate Diploma of Tertiary Teaching)。在教育方面有所为,乃我余生之愿。


以此开篇,望籍此平台,以亲身体会之点点滴滴,帮助你了解新西兰的教育和生活。如果有一天,你也想到新西兰学习、生活,希望我今天的所见所思能祝你一臂之力!


20147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