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出,HIV病毒正在转化,不再像过去那么高致命和高传染。
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的研究小组认为,随着人体免疫系统对HIV病毒的适应,HIV病毒的威力“被冲淡”了。
研究报告指出,HIV感染后需要更长的时间引发艾滋病,而病毒本身出现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对这一感染性病毒的控制。
有些病毒学家甚至认为,随着病毒不断演化,有朝一日甚至可能成为“无甚危害”。
目前全世界超过3500万人感染了HIV病毒,在他们体内,免疫系统和病毒之间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仗。
HIV病毒可谓伪装大师,迅速而且轻易地就发生异变,从而适应人体的免疫系统。
即便如此,常常会出现免疫系统特别好的人也感染HIV病毒的情况。
牛津大学的菲利普·高尔德(Philip Goulder)教授说,“如此一来,病毒就好像被夹在了铁板和石块之间,不是被压瘪,就是为生存而求变。一旦发生变化,也就会有所代价。”
这一“代价”就是复制繁殖能力降低,反过来使得病毒传染性降低,演变成艾滋病的时间更长。
研究人员对比了有很长HIV感染史的非洲博茨瓦纳和比其晚十年出HIV感染者的南非。
高尔德教授向BBC表示,“非常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博茨瓦纳的病毒繁殖能力比南非的低一成。这个发现令人兴奋。”
研究还发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同样在迫使HIV病毒转弱。
高尔德教授举例说,20年前,艾滋病人只有10年时间,而现在在博茨瓦纳,病人存活年份增加到了12年半。“放在一个大背景下,变化实际上是相当迅速的。”
“我们可以想象说,随着时间的延伸,未来人们完全有可能带菌生活几十年。”
不过研究小组仍然警告说,“被冲淡”的HIV病毒仍然非常危险,仍然会引发艾滋病。
而其他的病毒专家一方面谨慎地指出,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HIV才可能演变成完全无害的病毒;另一方面,在短期可能有更多人能获得治疗,或者有治愈的方法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