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坐落在百年古榕与棕榈树林掩映的公园中,有高挑波浪形天花板、带卧榻的落地窗和无处不在的艺术品,这样的图书馆让每个人都愿意放下手边的事情,走进去品读书刊,以及它本身。
在开门迎客的第一个月,达文波特图书馆就迎来了近三万名访客,这对于一个人口不足六千、偏居奥克兰北岸一隅的传统富有阶层社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也让设计师Jon Rennie及他的团队略感欣慰,或许它是对那些反对者一直以来关于“这里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建筑”的有力回应。
公共建筑的诞生总会伴随重重困难,年初落成开放的达文波特图书馆也不例外。早在13年前,管辖当地的北岸市议会就提出改建计划,商讨是否该让那个建于1953年,外表平庸、采光不佳、漏水、并且已被列入地震危险隐患地带的老图书馆变个样子。“在这边透过海港俯瞰市中心繁华,那边满街维多利亚风情老房子的古雅街角,一个每到下雨便要在门外推满防洪沙包挡水的建筑,确实有碍观瞻。”现任图书馆长Allison Dobbie的想法可以代表很多当地人。但接下来的道路异常坎坷,先是经费迟迟无法全部到位,接着是业主的反对,民众的质疑,它们一直持续到模拟沙盘呈现在议会征询民意。
设计之初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风格的定位:用一座风格繁琐的复古建筑向曾经的美好年代致敬?显然行不通;走标新立异的现代风格?更有巨大风险,一旦相对周围环境显得突兀,如面前海岸每日涨起的潮水般猛烈批评定会如期袭来;平衡两者地折中方案则必然导致作品的平庸,这是任何一个设计师最不想看到的。最终,Jon与他的团队选择向自然靠拢,毕竟图书馆将位于温莎公园保留地中央,大片的草坪、茂密的树木以及面对着的白沙覆盖绵长海滩……何不低调地置身其中,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这样的选择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而伴随着建筑的落成,友好的人与环境交互界面水到渠成般建立起来,没有任何刻意,一切都好像顺理成章。百年古榕树叶须从高处垂下,恰好错落遮挡地远远遮住图书馆木色红雪松部分外观,看上去,后者像是是与棕榈树林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建筑。转到另一半,从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观察它的侧面,你又会恍然发现它的轮廓像一艘船,这是设计者留给善于观察的有心人的一个“彩蛋”,它与不远处Waitemata海港那些停泊在海面上的船如此相似——图书馆内部也与之形成呼应,二楼那个颇受欢迎的圆形舷窗,读者可以舒服地躺在那眺望远处,就像在游轮上。事实上,这里也有整个图书馆中最好的观景地。
与自然融合的特征在图书馆内部被很好地继承,高挑的空间,落地大窗加极少的立柱,让室内无论哪个朝向什么位置,在整个白天都有极好的自然采光,阳光透过屋顶倾洒而入,如置身户外。百叶窗式的自然通风设计则随时让室内享有与外面一样的新鲜空气,相比一般建筑,仅照明与通风,就可以节省下65%的用电量,这让达文波特图书馆成为名符其实的低能耗建筑。
说起图书馆与自然的友好关系,那只名叫Benjamin的苏格兰短毛猫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有发言权:对于别人,图书馆朝九晚五开放,但Benjamin却是随时可以回来的“主人”。没有谁能说清楚这只超过十岁的老猫最初出现在图书馆是什么时候,但至少在原图书馆关闭以前,设计师便给它留出一席之地——进入图书管理员办公室侧门下方的圆孔是Benjamin的专属入口——感应开关与挂在它脖子上的芯片连通,Benjamin就这样戴着门卡自由出入,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去街上逛逛、或者回到图书馆中发呆、睡觉——有猫常住的图书馆,达文波特或许是全球唯一。
达文波特的人类居住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前的毛利村寨,位于高处的休眠火山锥至今还留有当年的痕迹。一个多世纪前,它被打造成英伦小镇开始,其优雅与浓厚弥漫的度假气息一直持续至今,尽管离喧嚣的市中心只有十分钟船程的一海之隔,但闹中取静和氛围迷倒一代又一代人,从当年的传统英国绅士到一代代热爱户外生活的Kiwi,再到如今把这里房价哄抬到离谱的亚洲新移民。
慵懒的气息给达文波特留下深刻烙印,设计者自然不会忽视这些,它们邀请数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著名设计师,用他们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这里的历史与荣耀:入口处代表四个早年在此生活的毛利部落图腾的雕梁、陈列在图书馆内显著位置的砖雕、个性鲜明的窗帘(因为耗资超过10万纽币而曾受到质疑)和从挑空天花板垂落的巨大灯饰——每个作品内涵及艺术家本身的经历,都无不与达文波特有着紧密的联系息。
小镇的慵懒氛围,更是被从咫尺之外的海滩,带进图书馆中。黑白几何图案的地毯遍布室内,它的灵感来自传统维多利亚风格别墅,这如波浪般造型的图案也让空间立体感得到了加强,更让那些久居这里的人感到久违的熟悉——他们或许能想起自家老宅的客厅,推开门,眼前便是大海。每个落地窗前,卧榻被大量使用,它让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坐直身子还是斜靠或者干脆半躺下来,如果你选择了后者,则也成为建筑本身气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人会看到你正享受其中。没错,你大可以只是这个地方本身享受,就像Benjamin那样,在这里闲逛上一整天而不看一页书,只是发呆、看风景或者昏昏欲睡。
对于大人如是,孩子则更是如此,图书馆对他们是一个的玩乐场所,位于中央那个阶梯状区域便是这一说法的最好佐证。即便他们是刚才还在外面玩得开心,此刻不情愿地被父母拉进来的,也可以立刻开始在这里延续刚才的快乐时光。大量彩色条纹的沙滩榻散落其间,或靠或坐或爬……它给孩子们提供了多种选择,摆满四处的还有那个被称为“Squab”的松软方垫,如果是和兄弟姐们一起或遇到熟识的小朋友,它们是“枕头大战”的最好武器……在传统KIWI文化中,图书馆从来就不是正襟危坐、保持严肃紧张的地方,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随时上演在这里的场景都是很好的证明:两个久未谋面的女士突然碰到,她们高兴地欢呼拥抱,旁若无热地表达彼此的问候与思念;一家三个孩子在发起抢占舷窗位置的总攻,脚下是被他们散落一地的看图识字读物。
设计师介绍
作为新一代新西兰本土设计师,Jon Rennie在15年的设计生涯中参与了大量包括古迹、剧院、街区在内的城市公共项目,并不断将创意十足空间和环保理念运用其中,其在新西兰的设计作品包括奥克兰温亚码头项目、达文波特图书馆及计划中的交通运输博物馆。在创立Athfield Architects Ltd之前,他先后在英国、西班牙、美国的多个知名设计公司工作。
建筑档案
项目名称:达文波特图书馆
项目属性:市政公共建筑
完工时间:2015年
建筑面积:950平米
工程造价:780万纽币
设计委托人:Auckland Council & Devonport-Takapuna Local Board
设计团队:Athfield Architects
设计师:Jon Rennie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分享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可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 享趣新西兰,我们将与你分享新西兰的趣味与精彩。
前国内知名旅游杂志副主编、参与《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新西兰站拍摄的资深旅行家刘华;《悦游》《时尚旅游》等多家杂志撰稿人,美食美酒达人Angel——对,这是我们。
十年旅行记者经历,我们走过很多地方。最终,我们选择生活在新西兰。我们将用多年的旅行经验和对旅行的感悟,为你精心打造小而美的新西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