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留学英国读硕士的五大学习建议!

2015年07月31日 去英国留学


  对于留英的中国学生来说,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同样的重要,对此进行深入地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建议一:妥善保存讲义并及时归类

  一般来说,教授发给的讲义和阅读资料(handout)都是以A4纸复印的形式,而且经常一节课发很多。这些讲义对以后的考试复习和学期论文写作的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千万要注意保存,并且按体系归类。

  首先,一拿到讲义,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笔把讲义下发的日期,课程名称和当日课程的主题(注意:基本上商科课程的每节课都有自己的主题而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写在讲义的醒目位置上。

  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老师就讲义中某一点要举的例子简要的加以记录。这对于课后复习理解是很重要的。但是记录这些东西不能以漏掉一些重要部分为代价,自己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下课后,请不要马上就冲回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最好的学习场所不是自己的房间,而是图书馆。(带笔记本电脑的要注意自己的电脑安全,另外最好给它买个保险并及时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备份)

  建议二: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资料及相关服务

  一般来说,每一个科目都应该有至少10本书左右的READING LIST,这些书中有CORE TEXT BOOKS和参考书的分别。建议大家至少把CORE TEXT BOOKS(核心读物)都借到手。参考书也要借几本。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提醒学生看某一章节(有时会直接票在讲义上)。这些内容,都是必读的,否则很难形成对一个理论体系的系统认识。  除了书之外,JOURNALS(期刊)是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重点。有的时候一个理论体系完全可能通过一篇“里程碑文章”(MILE STONE,有时上课老师会提到)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建议三:提前准备论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一般学期开始不久,教授起得早就开始布置学期论文(ASSIGNMENT),上交的时间一般都在十一月份中旬以后。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如果不提早准备,等到十一月份几篇论文一起压下来真会认人受不了。另外,也不要认为目前的知识不足以完成一篇论文,要等到老师的课程进行到一定时候才可以,这样的想法会认你无限期地拖下去。通常商科每一课一般都有其自己的标题,并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只要你肯下功夫,在对这一科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就应该有能力在充分的准备后完成该科目的学期论文,要对自己有信心。

  那么到哪里去找这些成品文章呢?去图书馆翻期刊是绝对事倍功半的一种做法,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来自网络,但是绝对不是到YAHOO,LYCOS这些地方用搜索引擎,而是要用你们学校签约的网络数据库。这些网络数据上包含很多杂志的全部内容,只要键入你要写的标题,通常会找到大批的相关文章。你可以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慢慢看,有中意的就打印出来细细研究。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超文本或者PDF格式的,对于后者,建议大家使用ACROBAT5版本,可以直接引用原文并随意在某个地方加入自己的观点。这些学术网络数据库一般有一些学术机构或者公司运作,学校图书馆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向他们购买使用权,在图书馆的前台可以索取这些数据的网址和登录名、密码。

  建议四:注意培养讨论伙伴

  从目前天始,一定要注意经常和一些同学交换对一些理论的认识,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友谊和默契会在这种平日的讨论中得到培养。这种默契会在期末备考的时候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大家互相分一下工,交换一下答案和认识,并对其中疑点进行讨论,互相完善。这样备考,绝对事半功倍。

  建议五:硕士课程笔试的介绍和备考建议

  英国的硕士课程一般来说是由六到八个科目组成的。除了一些学校是以论文成绩来为每个科目进行考评,大多数学校都是以闭卷笔答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该学校课程的掌握情况。

  当初我们准备高考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要想得到高分,就要答出足够的“点”,因为判卷老师都是按点给分的。在英国,这也是一样的。“点”可以是一个图表,一个引用,一个理论论述。每个点,在老师的计划里都有一定的分值,积累够了50分就通过笔试啦。写到这里,有些朋友肯定会问,几乎每一题都能牵扯出很多相关理论,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老师真正想要的点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两个步骤着手。

  第一步,虽然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少会公开说他跟哪个大师的观点,但是一般都能从讲义中发现。

  第二步,就是老师期末的总结课了,强烈建议大家把这节课的内容录下来。因为这节课一般来说就是“考题泄漏题课”同时也是“答案公布课”,对通过笔试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时候就是显示第一步重要性的时候了,如果平时对老师讲义上的点吃得比较透,那么第二步就可以轻车熟路地完成。但是,如果第一步没能做好,这时候就要花大量的时候先去消化理解某些理论,时间就会很紧张,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英国留学相关咨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