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结晶的原理

2014年02月27日 基维氏新西兰麦卢卡蜂蜜



 蜂蜜结晶的原理

    葡萄糖(又称右旋糖)是一种单糖,是人体营养物质和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在消化道中,葡萄糖比其他单糖都容易被吸收,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因其含有一个醛基(-CHO),属于醛醣(Aldose) ,物理性状为细小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有甜味但不及果糖。

 

   

    因葡萄糖对水有很强的吸附力,则形成葡萄糖饱和结晶,而蜂蜜本身则可被看做是葡萄糖与果糖的过饱和溶液。

 

 

   蜂蜜中含有的其他颗粒载体会使蜂蜜更容易结晶。

采用150微米(千分之一百五十毫米)的过滤网最大限度留存花粉颗粒,蜂蜜中的葡萄糖很容易依附在这些花粉上,进而诱导结晶形成。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最大限度留存有益成分的同时,损失的是蜂蜜卖相(例如:蜂蜜低温存放时结晶较硬),但提供了更纯正、含水量更少的新西兰蜂蜜 

 

    使用150微米过滤的必要性

新西兰各种花粉的大小从8微米到220微米不等(一般在10~50微米之间),长短、形状也各有不同,相对较粗的过滤网可以使有益的蜂花粉和极小的蜂蜡留存在蜂蜜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蜂蜜原有的营养成分。混入了蜂花粉和蜂蜡等细小颗粒的蜂蜜,会使蜂蜜更容易结晶。

 

 

   蜂蜜结晶程度的可预测性

成熟蜂蜜中葡萄糖、果糖比例关系决定了蜂蜜是否容易结晶,残留的水分也会影响蜂蜜的结晶趋向。总的来说,葡萄糖含量越高,蜂蜜越容易结晶;果糖含量越高,蜂蜜越不容易结晶。

 

   影响蜂蜜粘稠度(性状)的其他重要因素

温度的高低、水分含量的多少也是影响蜂蜜结晶程度的重要因素。蜂蜜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含水量每上升或下降2%给蜂蜜粘稠度带来的影响与温度上升或下降7℃相当(以25摄氏度为起始参照温度)。在衡量蜂蜜粘度时,相同变量下膏状蜂蜜粘度的改变大于液态蜂蜜;相同变量下葡萄糖含量高的蜂蜜粘稠度变化大于果糖含量高的蜂蜜。

 

 

总体来说,因为蜂蜜是初级农产品,初级农产品会受年份、雨水、光照等自然环境影响,呈现出不一样的外观。其次,因为在同一花期盛开的鲜花不止一种,所以蜜蜂在采蜜时可能会混入少量的其他蜜源植物,例如,如果蜜源地附近有新西兰Rewarewa 金银花,那么蜂蜜的颜色就会偏暗。任何初级农产品都存在这些差异,而这也是鉴别产品是否为真正纯天然初级农产品的方法。

 

                             基维氏

           新西兰手工蜂蜜  始于1949

               微信号:kiwis_honey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