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教育-009】奖励的学问

2014年09月05日 新西兰教育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就是一种奖励。但是奖励什么,如何奖励,这里面可有大学问。通过对女儿学校教学活动的观察和体会,让我感到新西兰的教育对于奖励学生有独到的办法。

奖励的学问之一:奖励行为而非结果

这个学期开学前,我收到校长的一封邮件,通知我女儿在上学期获得了一个奖项,邀请家长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到校出席颁奖典礼。当我激动地在第一时间告诉孩子这个奖项时,孩子说,学校里各种各样的奖项多了去了,可能每个家长都接到了这样的邮件。可是颁奖当天到了会场,才发现只有八十多同学参加,为七、八年级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家长来了不少,很多是父母同来参加,有些甚至是带着弟弟妹妹们。看来,并不像女儿先说的那样谁都获奖。

这个奖项的名字叫做Attitude and Perseverance Award,姑且翻译成“坚持不懈态度奖”。颁奖典礼由校长亲自主持,亲自为每位获奖的同学颁奖,校长首先介绍了这个奖项的含义。虽然到了新西兰以后,从很多学校的教学和家校沟通环节已经意识到,这里的学校奖励孩子们,是以鼓励积极坚韧的行为和态度为主,而非成绩和结果为导向,但是听了校长对于这个奖项的介绍,还是让我有了更新的认识,因为这个奖项的含义实在是太丰富了。学生必须在上学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以下部分或全部的品质,学生才会被提名此项大奖,该奖是每个年级的最重要奖项,每半年颁一次奖:

坚持:坚持不懈,勇于接受挑战

耐心:保持冷静,不意气用事

细心:主动检查作业,寻求反馈意见

乐学:渴望学习并有创造力

倾听:尊重及倾听他人意见

冒险:勇于尝试各种方法去获得成功

幽默:有意识地寻找快乐,享受自我

孩子学校这项最重的学期大奖不是奖给学习成绩最好的人,而是奖给最具不屈不挠的坚持精神和积极态度的学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奖励策略:重点奖励积极的行为而非结果。其实稍加思考就能想到,任何结果都是行为的结果。所以对好的行为的奖励,一定最终会取得好的结果。对行为鼓励的好处还有,不让学生拘泥于眼前的几次小考,而把精力放在培养受益终生的行为习惯上。

奖励的学问之二:奖励要具体

女儿学校有个好传统,让我惊异不已。每个周五,我作为家长,会收到学校发送的校园周报。从小学到高中,有校长的每周一辞,各个年级大小事项,另外,就是每周都有点名的表扬。被点名表扬的同学的名字赫然地被印在周报上,重要的是,不仅名字在,傍边紧接着就是这个学生为什么获得表扬。表扬的内容非常具体,而且,绝大多数是针对学生积极的行为和态度进行的表扬。举几个例子,

Mike,表扬他在曲棍球运动中表现出的热情

Tom,表扬他更加努力及提交作业质量提高

Nancy,表扬她在人文课上积极回答问题

Wutako,表扬他在英语作业中对细节的关注

Annata,表扬她在英语课上的积极努力态度和进步

如果我们思考奖励的意义何在,很重要一点是希望强化孩子的优秀面,好上更好。那么,让孩子知道你认为什么是就更加举足轻重。时常有听到父母鼓励或者奖励孩子的时候说,孩子你真棒!但是,棒在哪里呢?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了解我们认为值得称道的到底是什么,不妨说具体些吧。加上前面说的奖励行为而非结果,我们耳熟能详的赞扬孩子,你考了全班第一,真棒!或许会变成孩子,这段时间我发现你每天都能有计划地坚持复习一小时,你为准备这次考试付出的认真努力太棒了!不论成绩如何我都为你而骄傲!大家自己比较,很容易能看出两种表扬奖励的侧重点和清晰度的差异吧。

奖励的内容要具体到孩子能了解到底你欣赏和鼓励的是他们的什么行为。只有清晰了这一点,才有利于孩子去重复这种好的行为。重复久了,会变成良好的习惯而伴随一生。

奖励的学问之三:奖励形式多样化

学校除了学期大奖,每周在校园周刊上提名表扬外,学校还有集奖励贴的活动,各个任课老师都可以为同学颁发,这是小一些的奖励,有时因为积极回答问题,有时因为主动帮助清理教室。积累够20个奖励贴,就可以到学校的咖啡厅换饮料喝。听说学校甚至还设置了一个睡衣日,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在那天可以穿睡袍上学,老师也陪穿。我们在去年陪孩子考察学校那天,当时非常惊愕地见到老师和一些学生,穿着睡袍在校园里走动,经当时陪同参观的校长解释后才知原委。

女儿学校还有一个特色奖励,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做10 O’clock Club,就是十点钟俱乐部。这个活动是在早上十点,和校长共进早茶。按二个年级为单位,每周一次,但是一个班只有一人可以入选。这个奖励用来表彰完成某项作业很出色的同学,我的女儿也有幸参加了一次。

女儿后来回忆,那次有十几位同学参加。女儿是因为她在人文课上对矿物质能源研究的论文作业表现优秀而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活动上有学校准备的点心,饮料,孩子们可以随意享用。校长会让参加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被班主任推选到这个CLUB,再简单谈谈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记得女儿那次拿着学校给她的一个很正式的十点俱乐部请柬,说要和校长见面,我当时一下子就想起我当时在国内知名外企上班的时候,因为被定为重点培养对象,也曾经数次被安排与美国总部远道而来的公司顶层领导共进早餐。看来这是西方国家通用的一种奖励方式。

多样化的奖励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小奖不断、中奖时常、大奖偶尔的配比也能够给孩子持续而又变化的正向鼓励。

我们常说应试教育害死人,对于教育的大环境我们可能做不了什么,可是作为孩子的父母来说,我们是否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小环境呢。这些学校教育的奖励的学问,我们作为家长不妨可以借鉴。毕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我们如何奖励孩子会极大程度地引导孩子向什么方向发展。我觉得,孩子学校的这三点奖励的学问,值得借鉴。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