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留学生。把经历写出来的初衷是想给家乡那个出国资源闭塞的三线小城市的同学们开拓一下思路。好了,我得回去复习坑爹的CPA了……
从08年出国做交流生到现在硕士毕业已经整整六年了。转眼间,我即将踏入职场,翻开人生一段新的篇章。在这里将自己六年来如何从一个闭塞的三线小城市来到美国求学的经历记录下来,与君共勉。
大约是7年前,我高中教室的座位上,每天除了上课以外,最关心的事可能就是中午是要去学校的大食堂还是小食堂吃饭。我的高中时浙江一个三线城市的重点中学,当时是一个成绩普通的学生。刚进高中的时候,专出奥数题的分班考让我顿时显得智商捉急,考了全校600多名。后来适应了高中的课程了之后,提高到了一两百名,偶尔也能冲个前100什么的。照我父母的话说,最大的潜能也就是考个浙大什么的。所以在以后上清华还是上北大这个问题上,我是从来没纠结过的哈哈。
那如果说我跟班上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就是我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当班上的学霸们做完常规作业,在比赛刷薛金星、王后雄的课外习题时,我更愿意去在午休时间去翻翻教室后面的报纸,了解一下当时美国的大选和次贷危机。
当前后隔壁的女同学们都在被郭敬明和他最小说里面那明媚而又忧伤的文字感动得无法自拔时,我更愿意把自己沉浸在《绯闻女孩》那纸醉金迷的纽约上东区生活中,模仿着她们的口音,感受外国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后来我有幸在纽约上东区实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其实马路上走的大多都是浓妆艳抹的老年妇女,我就呵呵了。)
那时的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我想知道华尔街那些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如何在觥筹交错间就能完成百万美元的交易;我也好奇北欧国家那些享受从襁褓到坟墓福利政策的同龄人们,是否也跟我们一样有升学压力。在课余时间,我想尽一切办法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参加当时的校园歌手擂台赛,利用午休时间去雅然的店铺练摊等等。
可是迫于月考排名的压力,我的这些“不务正业”的课外活动在高二被老师一一喊停。我们当时被灌输的概念是每个人都必须卯足了劲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一旦高考成功了,你便能考上了好的大学,从而光宗耀祖,你的人生目标就达到了。
可是我总是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吗?确实,考上了好的大学,能让你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高薪的工作。可是找到高薪的工作了又怎么样呢?你的人生就圆满了吗?你的自我价值就能完全得到体现吗?就算是我现在从美国排名第一的会计专业硕士毕业,并且拿到了世界500强总部金融部的offer,我还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至少现在在我看来,人生是一场长跑,在这过程中,只有在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除了家庭圆满之外,如果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干出一点成就,对你周围的人产生一点影响(make an impact on the people around you),这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了。
2007年,高二上学期,我从学校了解到了一个赴美交流一年的机会:作为交流生,我能够住在美国的接待家庭,跟当地的同学一起上公立高中,并且有机会申请美国的大学。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希望得到支持。
可现实与理想差距甚远,除了我的父亲和舅舅,家里所有人,包括不少老师都反对我出国。其一是因为这个交流生项目当时在温中是第二年运行,所能参考的先例非常少。老师们和不少家里人的观念是,既然能在国内上个不错的大学,将来毕业后实在不行靠父母的关系也能在当地混口饭吃,何必去冒这个险。其二也是因为我是独生子女,家里的老人还有母亲都希望我能在他们身边多呆几年。
最终,还是感谢父亲的坚持,我的交流生想法才得以成行,从而也开始了我在美国的留学生涯。有好多人问我,留学经历对我有什么帮助、有什么感触?简单的说,留学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棒的人。在美国的六年给了我种种挑战,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
2008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的领土。参加完交流机构组织的一个月的ESL培训后,我正式在9月份到美国高中报到,入读12年级,相当于高三。了解美国大学的申请流程的同学们可能会知道,每年的下半年都是高三学生的申请季,美国的大学申请会从11月份到2月份陆续截止。初来乍到的我,要想要在明年被美国大学录取,就必须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不仅要迅速适应全英文的课程,还要完成美国高中生早已经准备了大半年的全部申请内容,包括托福、SAT考试,个人陈述,推荐信,简历,资产证明,甚至还要准备英文面试。为了能够按时提交申请,我把每个准备申请的大学的截止日期都标在日历上,从而倒推开始算时间,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不论是做多少道练习题,还是要改第几遍的个人陈述的作文。有效的时间管理使我把巨大的压力化成了每天促进我前进一小步的动力,最终也让我收获到了来自三个国家的五份大学录取通知书。
美国的教育体制非常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的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一共有超过1000个学生社团,在里面你既可以找到非常专业的,管理超过20万美金的基金社团,也可以发现轻松活泼的,每周末组织学生一起去探索当地美食的吃货社团。
如果没有你感兴趣的,你也可以组建自己的社团,只要拉上几个好朋友,去学生中心注册一下,你便可以成为自己社团的主席。这些社团每周都会组织各种相关活动,促进团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由此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我在大学期间陆续参加了5个社团,从志愿照顾残疾人,到即兴演讲,这些社团不但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中国人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喜欢单打独斗,人与人之间经常处于竞争状态。而美国人从小就特别讲究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相互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得大家共同进步。我在大学几乎每门课都有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的作业,大家可以自行寻找队友,相互研究讨论,最后在学期末的时候把成果通过展示给全班同学。
当队友发生纠纷时,我需要及时救火,解决内部矛盾;当学期临末,每个队友都被不止一个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时,我要想方设法鼓舞士气,不让一个人拖了团队的整体进度。团队合作同时也让我更懂得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以此为榜样提高自己。
一个人在外面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挑战。当困难降临到我面前时,我学会保持镇定,尽自己最大能力解决这些问题。2010年夏天,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有幸成为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HSYLC)组织成员之一。当时,我临时被通知要在24小时之内协助一名哈佛的组织者为300个学生策划一场夜间派对。
原本的设计是有20个学生在当天协助我们准备派对相关事宜,可是到了前一天,我们发现由于时间冲突,光靠20个学生在派对开始前三个小时完成所有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当时也没有多余的志愿者抽空帮我们。这时,我想到了从那300个学生中招募志愿者来协助我们组织,一来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亲身感受项目策划的过程,二来也能拉近学生们与哈佛核心策划团队的距离。
这个临时的志愿者项目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我在短短一个上午便召集了近60名志愿者,我们共同协作,按时地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派对,派对的照片也成了当年峰会杂志的封面。
美国是个大熔炉,美国大学也是个文化非常多元化的地方。你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上课时,你会发现你的左边坐着的可能是从小接受贵族教育的石油大亨的女儿,而你的右边则可能是12岁前从来没上过学的阿富汗移民小孩。这时你要理解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你有相同的文化和背景,所以他们对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定要和你相同。你要尽量了解他们的背景,从而理解你们的差异。
我在大学时参加的其中有个社团一共有两百多人,为了促进社团成员相互认识,社团推出了一个叫做Brown Bag的项目,每周随机给报名这个项目的同学两两组对。组对的同学会拿到对方的联系方式,然后安排时间一起吃一顿午饭。我一直是这个项目的忠实参与者,因为它不但让我交到更多的朋友,而且非常锻炼我的沟通能力。我学到了如何在跟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陌生人的简短谈话中迅速了解对方个性,找到共同话题,不让双方冷场,并且让对方觉得渡过了愉快的午餐时光。这也是进入职场后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出国之前,我认为学生时代的成绩,工作后薪水的高低便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方式。后来出国后,我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浮躁的想法,很多东西并不是用钱就可以交换的。我身边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朋友,他们放弃了来自谷歌,高盛的高薪岗位,选择去贫困地区支教两年,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树立榜样。我的白人朋友在大二的时候从医学预科转系到了公共健康专业。医学预科是进入美国医学院的前提,在美国当医生是一个非常高薪的职位。而公共健康则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也注定了以后会从事一个清贫的事业。
我当时很好奇他转系的原因,他解释说,因为公共健康能够更大范围地提高人民的健康状况,通过国家政策为支付不起高昂医药费的人民提供医疗保障,这是他的激情所在。美国人很强调激情(passion)这个词,他们认为只有做你有激情的事才能促使你不断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功,而当你纯粹是为了钱去选择你的专业和工作时,你便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如果你有出国留学的朋友,我相信你会经常看到他们社交网络中晒出在各个国家和城市的旅游照片,与不同种族的朋友的合影,我相信你肯定会有一丝羡慕。相信我,人人都想在社交网络上呈现最完美的自己。但我也必须在这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客观的留学生活。留学是一条非常孤独的路。在这条路上,你的家人不会在你身边为你洗衣做饭,你的好哥们,好闺蜜们也会渐渐在大洋彼岸沿着他们自己的轨迹跟你渐行渐远。
你要学会享受孤独,学会与自己相处,当然这和一个人宅在家看《来自星星的你》打发时间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刚到一个新的国家,你需要以非常快的速度适应新的环境,没有老师会因为班上你一个外国人而放慢他的讲课速度,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耐心地,一字一句地听完你带着中国口音的英语然后跟你掏心掏肺。
记得我刚到美国的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连班上同学讲的笑话都听不懂,当全班都在哄堂大笑时,我只能尴尬地让旁边的同学重复笑话的内容,然后用电子字典查里面不懂的单词,这是非常考验抗压能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主动寻求帮助,快速提高自己。我见过好多留学生由于刚来美国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开始跟中国人扎堆形成小圈子。这样的小圈子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在里面,他们不用说英文,也不用去跟外国的环境妥协。
然而他们忽略的是,只有跨出了舒适的环境,努力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才能使你成长。
如果你正如当年的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接受多元化的教育,我希望我的经历能鼓励你们大胆的走出去。
加油!
*文章转自益思商科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