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代移民自述:在新西兰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上)

2015年03月19日 新西兰纳新






编者注:此文是一位7岁随父母移民新西兰求学者的亲身感受,略长,分小学初中(上篇)和高中大学(下篇)介绍。为阅读方便文中部分英文单词编者加了注解。


文 | Cindy


背景


纯属个人看法,每个孩子不一样。如果中间有冒犯谁,真的不好意思。


各个时期对于学校的看法是从当时那个年龄的理解,还有朋友之间的讨论,外加现在大了后的看法。大家可以理解为一个从小在新西兰长大的孩子的眼里学校的差别。


本人算是1.5代移民,呵呵,中国幼儿园毕业,7岁来纽,从小学2年级上起。大学毕业后加修了高中老师的graduate diploma.


我的小学(Rotorua)


1997 年刚来新西兰没多久就去了Rotorua. 因为刚出国外加安顿,第一次在新西兰上学是和爸妈住homestay的时候了。英文一句不懂。自己上了几年级啥学校我也不知道 :P 估计爹妈也不记得。没上很久,估摸也就几个月。老师很友善,同学都是洋人。没有一个会说中文的。每天老师给带小人书回家,this is a house, this is a door, this is a chimney。回家老妈就要我背单词。第二天回去念给老师听。


后来和爹妈搬出来,在Rotorua的Glenholme小学上学。入学时间忘了。我只记得我上的应该是1-2年级的混合班。新西兰很多小学都是分混合班 的。(1-2年级一起上课,3-4年级一起上课, 5-6年级一起)。因为我是97年四月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是97年的后半年了吧,时间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还是不会英语,每天老师给小人书,让一个洋人做我的buddy(注:新加入班级的学生老师通常会指派一个同班同学作为“伙伴”特别关照,好使新人更容易融入班级)带着我。


这边应该说一下,新西兰的孩子是5岁上学,但是如果5岁生日是在第一个学期,也就是四月初以前,那么上学时上year 1.如果是在第二个学期往后,那么就从year 0开始上。我是97年四月的生日。可上可下,所以7岁上year 2是完全可以的。


第二年,1998年,8岁,上了year 3。 这时候完全融入学校生活,不过毕竟因为是移民,不懂得co-curricular生活(注:类似于国内学校的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咱啥也没参加过,也不知道存不存在。除了学校compulsory(注:必须参加的) 的sleep over(注:需要在外住宿的活动)啊什么的,别的一概没有参加。学习相当不错,毕竟是老妈一手调教出来的。


新西兰学校生活也简单。班里养个小鸡养到开始生羽毛,每天大家记录小鸡的生活习性。学习handwriting(注:写作), 数学简单的要死。(曾经因为直接算出1加到100的总和把老师吓到,也曾经因为画出立体几何形状拿到年级奖。。。不过这是1997年没有华人孩子的年代 :) )


year3的时候,因为数学太好(别拍哈。。按当地农民水平),每到数学课就给送到5年级的数学班。后来五年级的老师也拿我没办法了就给我送六年级,然后就干脆直接给我课本,自学成才,不用听老师讲,做练习题就行了。


1999年,9岁,学校没让我上year4, 直接让我上了year5。原因是学习太好。year5的老师正是当年上5年级数学班的老师。上课基本还是那些。这个时候我还在上ESOL(注:为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哦!不过英文沟通已经没问题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ESOL。有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但是绝对不是miss popular(注:“人见人爱”)。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学校居然还有extra curricular(注:类似于国内学校的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东东!当时因为有一次在班级表演上(就是每班轮流在学校assembly表演)秀了一次长笛,被一个朋友看到他说你来参加我们 school orchestra(注:管弦乐队)把。我这才知道原来世界还有这种东东存在!! :P


学习没压力,作业好像几乎没有。假小子一样每天和一群男孩子玩沙子。刚来新西兰每天我妈还给我穿小皮鞋,花边小袜子。每次弄一身沙子回家都挨骂。一年多后我晒得跟毛利孩子一样黑,每天跟男孩子在草上光脚疯玩tag. 放假课后除了做老妈给订的作业,就是骑着老爹garage sale淘来的二手小自行车满街疯跑。真挺幸福的。


小学(奥克兰)


1999 年后半年搬奥克兰,上Remuera小学。从Rotorua小农村出来,俺就是一农村娃第一次进城市,还是一贵族学校。对于校服,很不习惯。对于二楼的教室,也很不习惯,哈哈。Remuera学校的确有它的好处。我是上的5年级后半年,但是至于当时班里是什么年级的孩子我真忘了。我只记得楼上好像四个班,很多课都是混起来全年级分班的。而且Remuera当时很多课是必须上的,这是Rotorua没有的。我们当时一定要学音乐,音乐是按水平分的。也就是我说的全年级混起 来分四个不同水平。我刚到学校也没说过自己会长笛,比较怕怕也比较低调。学校第一次认识华人朋友,其实是台湾的,然后进了学校的orchestra。 学音乐的时候,四个等级分别是beginning, intermediate, advanced recorder, 还有就是会乐器的一个班。刚开始我是被放到advanced recorder班,直到一次orchestra在assembly演出,下一次音乐课的时候老师说,你不就是演出的那个吹长笛的么?你以后不用上这个班了,去上那个会乐器的班吧。乐器班的都是会乐器的。高手如云。真的。现在回想不愧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都学。。。


除了音乐还有缝纫课什么的。sports也比较多。玩的好的真的很多。我是说那种比较professional训练的孩子。


功课和作业。。。忘了。。。。。。。。


2000全家搬Mt Roskill,上Mt Roskill小学一年。老爸还怕我英文不行让我去ESOL班,去了两次老师说你英文没问题,你干嘛还来上ESOL? 回去正常班吧。事实上那个时候我的reading age(注:学校根据测试判断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作者当时阅读水平等同于14岁的水平了)是14岁,全班最高的。后来还帮学校写校报。


Roskill是个华人孩子比较多的学校,正好那个时候开始移民新来的孩子也很多。


小学的总体感觉:好学校有好学校的好,课堂其实差不了太多,但是课外活动和非课堂教课的内容的确比较丰富。但是社交上来说,我是指social life, 别小看这个,因为孩子也需要有朋友的。我们家不是有钱人家,我的确无法融入Remuera的贵族生活。我虽然学习好,可是钱不多,很多东西买不起。我也不想管爸妈要。有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土气’被别人笑。当然不是那种特别不友好的,可是还是会自己心里不好受。比如,sharedlunch(注:大家互相分享午餐)一类的,好多吃的我都不认识,同学会说你怎么这个都没见过。在乐队,所有人都是私人老师教的,考了这个级那个证书的,我是在community 音乐学校(注:每个社区大都有音乐班教音乐)学出来的,虽然乐感很强,不过很多东西都不懂。我就是一个middle class girl(注:中产阶级女孩), 没办法融入他们的社会。真的。


类似的情况后期也有过。对于家长我只能说,我可以了解你们想孩子出人头地,可是请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家里没有那种upbringing(注:教养), 没见识的study geek(注:书呆子), 融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社会,不一定会开心。当然,没有事情是绝对的,我也认识很多家境和我们差不多,但是在‘贵族学校’过得很好的,很popular。可惜,很多时候(not always) 是用钱去拼出来的。我做不到。


新西兰教育看重什么?


普遍来说,也许有些stereotype, 但是中国的孩子出来是书呆子,没主见,外国孩子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强,18岁就可以独立。这又是为什么?


最简单来说,我认为这是西方从小注重skills+development,而中国注重书本知识。


Roskill 小学,我只上了六年级一年。每个五六年级班的老师会从自己班里选出一两个比较优秀的孩子进入CATS班,也就是creativeand talented students,两个年级一共二十个学生左右。都是学习比较优异的,每周三一天不上课,在CATS班里待一天。可以理解为天才培训班,whatever。


从CATS班的学习内容,也许会让家长更了解新西兰的‘天才’教育和‘全才‘的理解吧。


CATS从来不用书本。我们都是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可以理解为学习根本不用紧张。可是学习不是最重要的。CATS培养的是全面发展。


CATS的老师是一洋人,她要我们称呼她名字,而不是平常的Ms xx. (近年好像为了尊敬改为Ms了)原因是她不是我们的teacher, 只是一个guide。而我们应该是身心都比较成熟的孩子,跟她是属于equal, 我们是youngadults. (我们都只有十岁). 谈话她也从不把我们当孩子。那个时候我很喜欢,因为这种互相尊敬,互相聆听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没有对错。


至于CATS,每堂课有固定的几项,比如讨论国家大事,current events 什么的。大多学校在上social studies的时候都会有currentevents, 不过CATS我们可以自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得比较深。比如当年one tree hill的树要被砍 (还是已经砍了。。忘了) 我们从毛利文化,文化差异,自己的感受,等等都讨论。freediscussion.


学习重要,休息也重要。每节课都要有类似冥想时间。用大家自己做的小垫子(一会儿说这个),学会放松。刚开始是老师lead, 比如,大家闭上眼镜,想象你躺在沙滩上,温柔的海风,明媚的阳光。海水咸咸的味道伴着芒果的香味一阵阵扑来。你感觉很轻松。吸气呼气。。。。 细细的白沙子打在你身上,有点痒痒的。。。。 反正就是这一类的。后来就是学生自己轮流lead, 根据自己的安逸环境,从森林到花园,或者自己房间的床上。


除了这些每节课或是每个学期都有一些主题。比如刚开始锻炼手工,老师从她妈妈那儿弄了好多破布条子,我们自己剪成喜欢的几何图形,封到一起,有点像 quilting, 做成一个cushion的枕面。花了几周时间。做好后老师带回去,她妈妈又给我们每个枕面做了一个小枕头,之后每节课都带着,冥想的时候躺自己枕头上。


每周我们都有一个debate 题目,和正反两队。每周都选出下周的题目和队员。CATS从来不强迫谁做什么。永远都是volunteer。起初我对这些没兴趣。可能也是家教的关系吧, 我对这些current events一向不感冒,也不专心听别人辩论,也从不参与。终于有一天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参与,鼓励我下次也参与,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老师点名了,硬着头皮答应。结果老师选的题目是money should grow on trees. 我是反方。大家别笑哈,我当年的确比较傻。我还傻呵呵的想不到反方有啥可以说的。钱长树上多好啊。钱多多滴。嘻嘻。苦思冥想了一天,想不出来,终于向爹妈求救。老爹学finance的,跟我说这个钱多了怎么怎么贬值啦。老妈从社会学说,钱都长树上了人都不干活儿了养一堆懒蛋出来,只有钱没人做吃的。(吃的最能打动我了!)。原来如此,抓着这两个key point我就上阵了。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project是设计花园。学校幼儿园旁边有一小块空地,老师争取到让我们设计。当时老师请到了电视一个gardenshow节目的xanthe, 免费来指导我们。(感叹一下本地人的热情!人家一个小时好几百块呢)。她教我们怎么画平面图,怎么画设计图。设计花园,不同的花草的习性不一样。有的爱阳光有的爱阴,有的是热带有的是冷带。还带我们去花圃,去调查,看什么样的花什么季节,不同的季节不要种一起。画图的时候根据花长大后的width估算需要 多少个苗。等等。每个人设计自己的花园。设计好后大家又一起敲定一个final copy,是大家同意决定的。比如我的薰衣草hedge被采用了,别人的草莓园也被采用等等。我们自己按budget买花,回来种。现在这个小花园还在呢!


我印象最最最深刻的还是那个老师不把我们当孩子。我们讨论的话题稀奇古怪。有一次讨论到婚姻爱情观。老师说,我和我的partner有两个孩子了,可是我partner不相信婚姻。我爱他所以我尊重他的看法。对于10岁的我,这是一个很’成人’的话题,可是又有那么一点点小自豪,好比大人愿意 confide in you的感觉。


从CATS班经历应该不难看出西方对于啥样的人才叫‘人才’。其实我的感觉是,中国父母不是不懂得这些,只不过社会压力让他们无法不逼孩子去好好学习。而学习压力导致孩子无法去学别的东西。


经历是很重要的。洋人的孩子不关房间里,而是哪里都去。室内室外都要。这个什么花什么草,那个什么贝类什么沙子。这个是中国孩子很缺的一点,包括我在内。的确早期移民家里没钱,后期大学忙,假期打工,我到现在都没去过南岛。这种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还有孩子自己独立思想和problem solving skills是生活技能,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很多华人家长说这就是‘玩’。


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会说,那孩子整天疯玩,还学不学习看不看书了?


我个人觉得,西方教育是激发孩子学习的能力,不是光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如何学习,找到自己最好的学习方式,自制力,自己遇到困难怎么克服。这是将来learning都需要的skill.


至于教育心理学,一个比较普遍的观念是,人们学东西,越类似的东西越容易学会,因为大脑储存信息是需要link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completelynew idea需要人分解理解,而一个additionalidea很容易就被吸收。到处见识到处打基础,才能让将来学习更容易。我学高中教师课程的时候,一个关键词就是relate. 作为老师你有没有把教的课程‘现实化’,让学生可以relate to themselves.


稍微偏激一点地看,西方教育是属于小学给你打地基,打学习的本领,而非学习的内容。中国教育有那么一点点拔苗助长,只让孩子学知识,但是很多时候忽略了怎么去学习。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学习方式。西方教育是从小让你找到你自己的方式。中国教育就是一个方式: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稍微有点偏激了,轻拍)


怎么玩?玩什么?


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玩法。nz early childhoodcurriculum有一个关键词是free play.free play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孩子explore,experiment和problem solving。 貌似‘随便玩’但是其中大有学问。首先,freeplay是不需要家长或是老师介入的。家长或是幼儿教师的目的是引导,而非指导。一切让孩子自己搞定,而不是告诉他怎么搞。关键是在他介入 frustration快要放弃的时候,帮他一下,鼓励他继续。孩子玩积木,积木不一定是要搭起来的,也不一定非要强迫孩子说积木必须要这么玩。孩子也许只是想experiment。积木的质感,体积,甚至碰撞起来的声音。成人思想有时候太被局限了。


free play不代表是家长放松的时刻。只是需要退后一步,但是积极观察孩子的举动。学会选择恰当的时刻去给予援助。


援助太早,孩子没有发挥到自己的problem solvingskills. 援助太晚,孩子就放弃了。


至于退后是不是代表不关爱?其实不是的。free play的一个很重要的factor是emotional anchorage. 也就是说,身心健康的孩子才会去explore. 他知道关心他的人就在身后,他很放心,很放松,才可以放开去explore. 孩子该关爱该抱该亲,满足了他的emotional and social needs, 才可以的。至于什么时候是满足什么时候是过度溺爱,这要家长自己判断了。


初中(11-12岁)


初中没啥太大感觉。短短两年而已。课外活动参加的还不是太多,还是属于学习型。


不过我的班和隔壁班算是比较好的班,所以我们有一些‘特权’,比如老师每周带我们去royal oak玩壁球什么的。


个人感觉一个好的老师比一个好的学校要重要。好的学校也有不好的老师。普通的学校也有负责的老师。


初一,新老师,上课无聊,我也属于比较捣乱型。老师估计也拿我没办法。。。上课不认真听,反正作业我给你交了。


初二,很好的一个老师。初二可能因为比较喜欢那个老师吧,上课比较乖,所以反而对于课堂内容记得比较好。


大家都想知道,新西兰学什么?


新西兰比较少提拔学习好的孩子,反而会尽力拉比较弱的孩子,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高中为了升学率等等原因会反过来。again, 这个不是绝对的。


初中,数学,除了一些记不住的比较无聊的东西,每周都有一次乘法口诀比赛。新西兰背乘法口诀是背到12x12的,不是中国的小九九。每周,老师让在数学本子的后面画上12 x 12的格子。然后老师横着随便说出1-12,竖着随便说,然后时间限制内(好像是三分钟还是五分钟)我们要把其中所有横竖的数字一一相乘。


有同学做不完的,也有我这样一分多就可以搞定的。


数学特别好的,老师每一两周给我们加一个数字,所以我们从13一直背到17,别人做12我们要同一时间做完13的。


因为我的数学特别好,老师从家里给我拿他儿子year 11的数学课本,其中有简单的三角函数让我自己学。


英语,除了写poem等,我们每周还要背单词。每周三十个单词,其中十个是简单的,十个中等的,十个难的。周一先考,如果大多错在简单的单词,那么这周就背最简单的10个。如果大多错在中等的单词,那么这周背前20个,如果错在难的三十个,那么就三十个都背(其实应该是指背相应自己能力的十个),然后周五好像是再考。


班里当时也有两个非洲来的学习非常非常差的,他们背的单词都是超级无敌简单小学低年级水平的,属于特殊案例。我那个时候周一考基本都可以达到每个单词都会,或者只错一个两个。所以我每周不用再背单词了,而是教两个非洲同学,周五考他们的单词。


初中没有啥特殊班了。只有一个maths extension, 给数学好的孩子。当时全班只有两个人会代数。一个我,一个香港的男孩(现在奥大engineering毕业了,不知道有没有在读phd). 那个时候11岁。maths extension都是数学的problem solving,例如鸡兔同笼,这种奥林匹亚数学的题,简单版。当时我忘了是什么题,反正香港男孩在白板用代数解出来,全班同学全部傻眼,就我一个人还很专心的看。。。。


初一年底还是初二年初本来报名想当house captain,不过因为没有全面发展,例如除了学校band没有参加别的活动,所以落选。


对我们来说挺不公平的,进orchestra的都是白天练晚上练,请了家教学的,付出的时间根本一点不少。可是得到的recognition却少很多。


性教育


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华人爹妈很难启口的话题。。。


且不谈家里教育(close to zero),咱们只说说新西兰学校的教育


在国内的时候记得从十万个为什么一类的书里面就知道了什么是精子和卵子。女孩坐着撒尿,男孩有传说中的小jj (除了希腊雕像和年画里的娃娃我可是从来没见过啊!)男孩子站着撒尿。新西兰幼儿园小孩子不分男女厕所的。。


小学六年级毕业晚餐那天,放学回家裤裤上有血,老妈简单描述子宫和子宫内膜的问题。但是就来了那么一两天。


初中一年级(11岁),学校进行第一次性教育,属于青春期性教育。认识男女性器官,青春期身体的变化,除了下面变化,还有毛发,喉结,变声,胸部,长痘痘,男生梦遗,女生月经等等。老师说,这都是很正常的,不用羞耻。好像进行教育的不是班主任,是政府还是哪个机构的老师。anyway.没有‘性’只有‘青春期变化’,就一两堂课,可是提前给家长发通知了,可以选择不参加。之后给了很多试用品,比如卫生巾,clean and clear的试用套装什么的。


初二,基本上还是这些东东,不过没有免费东东送了 :(


高一,属于health课其中一个topic, 不过大多和初中没有太大变化,稍微深了一点点。简单介绍了sex和sexual health(contraception)


高二,比较有纪念性的一年。性教育不是puberty了,而是比较重点在于protection. 性教育还是属于health其中一个topic. 男女结构还是要讲的,但是重点稍微多在protection上了。各种性病,防止性病,防止rape, 防卫自己。各种避孕设施。最广泛推荐的当然还是传说中的套套。


好吧,我承认我是乖宝宝。早在初二的时候我喜欢的小男生和他的朋友们就有说过在操场公园见到condoms, 我还傻傻的不知道是啥东西。。。


套套是重点之一,因为老师一再强调那是唯一一个可以防止sexuallytransmitted disease的避孕设施。所以每人手发一个,用模型(不是香蕉 哈哈)教我们怎么正确使用。如何撕开包装不撕裂,如何捏住上面泡泡的and why, 如何roll itdown, 如何摘掉,打结,用卫生纸包好,丢掉。好几堂课的内容就是这个东东。老师示范,自己学,甚至还有分组的套套relay比赛。


听起来很黄很暴力,不过其实当时思想很单纯。从没有把这个和成人运动联系到一起。。。。 只是很单纯的用一个health角度去学习。


完鸟。。。被老妈看到我会挨揍了。。。。


(未完待续)


整理自:天维论坛


来自新西兰纳新的温馨问候,健康每一日,天天新收获。

欢迎参观奥克兰实体店:6/2 Bishop Browne Pl, Flat Bush, Auckland

电话:09-2712992

微信号:nuxten

微博:新西兰纳新企业微博

想要详情了解更多,可关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