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送孩子出国留学最合适?

2014年07月01日 英国SBC留学咨询



在杭州开讲座时,不少家长[微博]问我:“孩子几岁时送出国读书比较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因人而异。我在这里结合孩子就读英国学校的经验作一些分享,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思路。


关于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


英美的学校典型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留学[微博]费用相对低廉且课程选择较为丰富,而私立学校展现的是个性化的教育和优质的升学服务。部分私立学校设有学生宿舍,即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这类学校全英国约共有700所(全英国约有 2,300 多所私立学校,当中只有约 700 所提供寄宿服务)。


英国的许多公学都是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学生可能在离开其父母的情况下,不仅在学校学习,而且与同学(有时也与教师)一同居住。《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兹,就是一所典型的寄宿学校。寄宿学校普遍历史悠久,大部份设于古雅建筑内,以严格校风及卓越成绩闻名于世,每年均吸引数以万计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学生到英国留学。下文中我将着重讨论寄宿学校的招生年龄情况。



英美学校的招生年龄


英国男孩子最早7、8岁即可入读寄宿学校,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尚小,这样的寄读学校称为预备学校(Preparatory School,英文简称Prep School)。到13岁的时候,学生们参加英国小学统一考试(Common Entrance),一旦达到了目标中学所定的考试成绩后,会进入中学(Senior School)学习。英国著名的公学如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均招收年龄在13至18岁之间的男孩。


什么年龄送孩子出国留学最合适?


女孩子相对男孩子成熟较早,因此通常11岁就会进入中学学习。有的女子学校13、14岁也可以插班进去,比如我的女儿Annabelle就读的切尔滕纳姆女子学院(The 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每年招收一小批年龄为13岁的女生。


到了16岁,男孩、女孩都可以换学校,这时好学校的竞争更为激烈。16岁的女孩这时可以进入男子学校学习。比如四大公学之一的威斯敏斯特公学虽然是男校,但面向招收年龄为16岁的女生。


无论男孩女孩,到了中学的第二年即进入英国普通教育证书课程阶段GCSE,这个课程为2年制的课程,一般学生在校需要修10-11门课程。GCSE之后,学生们可以选择读英国的普通教育高级证书A-level或者IB课程(两个课程都为期2年制)。A-level或者IB完成后,学生于17、18岁进入大学。


以上是英国的情况,这里也简单说说美国:

美国私立高中入读最低年龄一般为14岁。14岁关口私立高中大批招生,所有顶级学校都是如此。16岁私立高中也招生,但竞争较为激烈。


建议的普遍入学年龄


在与一些父母的交谈中我得知,他们送孩子去英美的寄宿学校,最主要是希望他们考上很好的大学。现在国内高考[微博]竞争日益激烈,加上父母希望孩子接受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不少考生转攻美国、英国的大学。但如果中学毕业才从国内直接报考英美大学,英文等方面的挑战较大。因此大部分家长希望中学就送孩子出去留学。


综合上述情况,如家长希望在中学期间就将孩子送出国就读,女孩子11、16岁,男孩子13、16岁,是较为适宜的普遍入学年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出国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提前至少3-4年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准备。无论是了解情况、选择学校、适应氛围、学习语言、参加考试还是申请报名,留足充裕的准备时间都应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选择自己孩子的最佳出国年龄


除了上述普遍建议的入学年龄外,家长也要结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情况作出最后的决定。


首先,父母必须对孩子非常了解,看孩子的成熟度如何,自立能力如何,社交能力如何,智力状况如何。


如果有的孩子成熟比较早,有较强的自立能力,也喜欢像寄宿学校这种与其他学生住在一起的、较为社交化的生活,这样的孩子可以考虑早点出去。加上现在网络通讯空前发达,孩子可以天天通过电话、视频跟爸爸妈妈对话。尤其英国时差只有7、8个小时,孩子和父母可以比较容易找到方便对话的时间。美国时差较长,相对联络就难一些。


有一些没有完全独立的孩子,如果出去太早,会对孩子有心灵的创伤,更甚者觉得被父母抛弃而留下心理阴影。所以并不是说越早送出去,孩子的前途就更加光明。尤其到了寄宿学校,条件不像家里那么好,若孩子不够坚强,就读寄宿学校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所以父母要对孩子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不到适当年龄,不建议与孩子分开。若实在希望早一些出去,父母就要考虑有没有好朋友或者好的监护人在国外,并同时充分考虑这些朋友或监护人的照顾是否对孩子成长有利。


其次,除了对孩子的了解,父母也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让孩子们在身边,看着他们成长,所以我自己的选择就是与孩子在同一个国家。从北京到香港,再到伦敦,我都尽量依据孩子教育的需要而选择自己的居住地,我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像个“当代孟母”。虽然孩子们现在上寄宿学校,但我每个礼拜都能跟他们见面并分享生活。当然有的家长有工作有事业,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跟着孩子到国外。这就如上所说,要视乎孩子的成长状况和能力,也视乎是否有适当依靠在国外,可以代替对孩子的照顾。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