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时代– Peter Thiel告诉你竞争与垄断背后的商业哲学 (原创)

2014年10月02日 英国创业与投资



“我们从来都觉着资本主机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是同义词,其实它们二者的含义截然相反”,这就是Peter Thiel,这位Paypal的创始人,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PalantirTechnologies数据公司现任执行主席对于企业核心价值的理解。他解释到:

资本家是那些持续积累资本的人,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建立在“完美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的,完美的市场竞争会促使“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最终将利润降低到“0”,而这并不是企业家想要的。相反企业家需要的是垄断,垄断与竞争相悖,垄断代表了唯一性,而这才是企业家想要的。

这段精辟的总结来自于Thiel 上周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行的新书发布会。在这本名为Zero to One: Notes on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2014)的书中,Thiel阐述了他理想中的现代新兴企业的建构方式。本刊有幸去到了发布会现场,在领略Thiel风采的同时,在这里跟您一同分享Peter Thiel的投资与创业之路。

投资界的思考者

哲学家关注的从来都是那些最根本的问题,而这些对于最根本问题的探索使得他们能够对于已有的事物提出颠覆性的看法,Peter Thiel便是其中的一员。这个与众不同的企业家有着很好的哲学基础,出身于斯坦福,Thiel在大学期间研读了大量的20世纪欧陆哲学,而这成为了他日后对于企业方面思考的基础。

“我不喜欢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出现在一个平台,然后夸夸其谈讲述他们的成功经历”, Thiel说道。“我不认为这样的说辞具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的公司建立都只有一次,那些创造历史的时刻一定是基于当下的时代特征,去模仿成功者的经历只会让你成为历史的重复者”。

Thiel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始于1998年与朋友Elon Musk在Paypal上的研发,Paypal利用密码学和货币二者的交汇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这种货币根据Thiel和Musk的构想,能够将人类从传统的支付方式中解放出来,虚拟的货币形式能够促进金融流动,并持续创造财富。虽然Paypal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Thiel预期的那种革命性的颠覆,但Thiel利用科技进行创新的野心可见一斑。Thiel在2002年把Paypal卖给你ebay,他个人3.7%的股份使它拥有了55,000,000美元的个人资产。紧接着在2004年,Thiel以风险投资人的角色进入facebook,500,000美元的投资让他拥有了facebook10.2%的股份,而这些股份在当下价值已超过15个亿美元。2010的电影SocialNetwork讲述了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如何一步步建立facebook的故事,电影里那个在Sean Parker引荐下与Zuckerberg签约的风险投资人,后来因为稀释公司个人股份惹得Zuckerberg好友Eduardo Saverin勃然大怒的人物正是这位大名鼎鼎的Peter Thiel. Facebook的继任者是Palantir Technologies,这家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政府追踪恐怖主义者,商业诈骗,和其他跟高科技有关的犯罪。Thiel作为Palantir目前的执行主席,身价去到了25亿美元。

有着这样成功的履历,新的投资者和企业人能不能从Thiel身上学习到一点经验呢?有没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年轻人能够掌握和总结的呢?Thiel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我同时不认为有任何规律性的东西是年轻人能够去学习的,事实上,我个人十分不相信那些将商业包装成是科学的人,因为商业不是科学。那些类似于“商业5大攻略”和“7步棋帮你实现商业成功”的东西试着把商业理性化,步骤化,这种对待商业如对待科学的态度,只能让商业一步步失去其自身魅力,商业的创造性一点点丢失了。

Thiel拥有着类似于“唯我论”的一种信仰,他强调思考并试着接近真理。在这个意义上,Thiel是一个商业领域的原教旨主义者,他试着发觉商业人士在商业上的灵感,相对于资本主义下形成的竞争,他更加相信利用创造力而实现的商业王国。在他眼里,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勇气稀缺的时代。我们对于真理的理解太过于传统,我们害怕问问题,我们不敢挑战现实。他说:“所有的那些成功的公司都是与众不同的公司,因为他们回答了那些没有人问的问题;相反所有的不成功的公司都是相似的,他们没能逃出在同领域竞争的习惯”。经济学人杂志将这番话总结成了一句话“竞争是失败者特有的”,明显这与我们一般持有的理解背道而驰,而这正是Thiel在创业上的独到见解。


竞争与垄断的逻辑

竞争和垄断总是在某些层面上被对峙起来,但PeterThiel却把这两方面看成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他说,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所有那些实现了垄断的公司都试着告诉大家其实他们在市场上存在竞争,Google从来不会标榜自己是一家“搜索”公司,相反,通过把自己规划到科技类公司里,他们有了像Microsoft, Facebook, 和Apple这样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伦敦的所有的餐馆虽然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但同时都在标榜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试着向外界展示出自己在商场上垄断的地位。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习惯于竞争,这让人类产生安全感,一个个体身处在群体中,才能产生认同,对于同一目标的竞争把他和其他人聚合在了一起。同时,竞争的确让我们变得更优秀,对于细节上的研究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百米赛跑的成绩在过去20年内不断提高,而这些毫秒之内的提高我们称之为进步。 在这一点上,亨利基辛格有一句经典的描述他哈佛教授们的话,他说:“学术界竞争激烈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们竞争所能得到的奖赏太小了”。一方面,这描述了一种近似于精神病的状态,为什么人们会为了那么少的筹码竞争的死去活来呢?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种逻辑性的回应,恰恰是因为竞争所得微乎其微,所以哈佛的教授们才更要加倍努力去争取那唯一的所得。


但这种竞争不是没有代价,Thiel说,

在商业领域里,有太多的人想方设法在现有的行业里拼出一块天地,太多人愿意挤过墙上的一个小门,却忽略了旁边没人走的大门。太多人找寻着某个缝隙市场,但却忽略了市场创新。在我看来,创造性的市场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古典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创造性的毁坏(creative destruction)”,那些能够在现有资本主义系统下挑战系统并且颠覆现有系统的商业具有的就是创造性的毁坏力,通过毁坏现有系统,这些商业创造着新的系统。Thiel与熊彼特在这里不谋而合。

商业上的创造力还有多少?

可是一个核心问题是,人类在商业上的创造力还有多少呢?在过去的200年内,科技和跟科技有关的商业计划层出不穷。科学和科技上的进步让世界上留下的“秘密”越来越少。全球化趋势让全世界产生了这样一个误区,即:现有的科技已经是人类智慧的顶点了,因为如果地球上其他部分的人们还没有发现或者发明一个东西,那么我也不可能做到。

但Thiel却不这么看,他对于电脑,网络,移动互联网,以及这一切所带来的信息革命的潜力十分看好。就目前全球范围内创新性的来源来说,Thiel谈到了两个方面,他说,

首先全球化浪潮提供给了世界各个角落模仿先进国家科技,生产力和商业的机会,这种“复制式的”创新是所谓的横向创新。而垂直式的创新则是从无到有的创新,是纯粹的创新。


从19时期开始,科技浪潮滚滚而来。而全球化在经历了战后一段时期的紧缩期后又重新在1970年兴起,并且在21世纪与科技革命形成了很好地结合。50-60年代,我们习惯于把世界分割成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而现在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之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势必会利用全球化优势在科技商业领域继续追赶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不应该停留在所谓的“发达国家”的状态下,现在是时候去考虑“后发达国家(post-developed country)”的事情了,

Thiel最后补充道。


加入【英国创业与投资】,这里有用心为你带来的英国最新商业资讯,投资攻略,创业项目,房产信息......还是那句话,有问题,请不要犹豫联系我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