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各方要求其高管反躬自省
本报记者 刘浚 文/图
在新西兰,即使是像乳业巨头恒天然这样的大公司,也绝没有“铁饭碗”这一说。这不,本周四,恒天然宣布裁员523人,还说这有助於节省每年6000万纽币的工资开支。消息一出,舆论大哗,不少人称这是恒天然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更有人要求恒天然的最高管理层反躬自省。
一些分析人士则认为,这是近期一系列对新西兰经济不利的消息中份量最重的一则。
供过於求 乳价连跌
由於国际市场上供大於求,中国和俄罗斯等“喝奶大户”需求没有那麽旺盛,在周三晚上最新一轮全球乳制品拍卖中,乳制品价格指数比两周前又下跌了10.7%,跌至平均每吨2082美元。占恒天然农场牛奶收购价决定因素75%的全脂奶粉价格下滑了13.1%,跌至每吨1848美元,这是近12个月来的最大跌幅,也创下了6年来的最低水平。
数据要在对比中才能体现意义:回顾2013年4月,全脂奶粉一度达到5245美元一吨的峰值。相比乳制品价格最高的“黄金年代”,恒天然的1.05万奶农股东们今年的收入就要蒸发90亿纽币。
过去半年来,恒天然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赢利为1.83亿纽币,比去年同期少了16%,远低於市场和奶农们的预期。公司近日还将分红从每股25至35分降到了20到30分。在NZX上市的恒天然股东基金为投资者们提供这个合作社的分红流,自2013年5月以来市值已经下降了41%。
奶农难熬 经济受挫
目前恒天然还是把2015/16年度的农场牛奶收购价定在每公斤5.25纽币,仍然高於2014/15年度的4.4纽币,但不断下降的全脂奶粉价格势必对牛奶收购价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奶农们平均需要3.5纽币/公斤的收购价才能持平。
新西兰广播电台已经采访了好几位农场主,其中有几位说到数年前全球金融危机中乳制品价格低迷时他们曾想到过自杀。新一轮的国际乳制品价格走低无疑给农场主们带来了一个更加难熬的严冬。
要知道,新西兰的经济严重依赖於乳制品等初级农产品的出口,而恒天然又在乳制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乳制品拍卖结果一经公布,纽元兑美元汇率应声从66.70美分跌至66.34美分,这可是五年来的最低点。
与此同时,更多不利消息接踵而至:最新公布的通货膨胀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的价格仅上升0.4%;全国最大的基金之一AMP Capital的经理宣布今年全国GDP增速只能达到2.3%,而非三个月前预期的3.2%;Westpac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ominick Stephens则称,央行12月要将官方现金利率调至2%,从下周起就要开始一系列25个基准点的连续降息动作。
每张桌后惴惴不安的人
话题还是回到恒天然裁员上。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施牧德)说,这个消息对被裁减的人员而言不是好消息,但合作社如果要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做出改变。“减少人员数与个人能力无关,这与恒天然改善业绩有关。”
根据去年的财务报告,恒天然有2590名新西兰雇员年薪超过10万纽币,17人年薪超过100万纽币。施牧德本人一年前涨了66万纽币的年薪,达到418万纽币。
施牧德对於这些顶层高管的年薪是否要做调整只字不提,只是说裁员的成本介於1200万至1500万纽币之间,这也是恒天然企业持续审议项目的一部分。审议项目还包括改善恒天然在澳洲分支的盈利以及内部各部门的改革。
施牧德说,被裁减员工将在9月份离职。已通知员工们将於8月5日开始协商新的商业架构。
这次大裁员涉及多个领域的中低层职位:管理丶销售与成份丶客户部丶营销丶研发丶传媒丶健康与安全丶食品安全与质量丶集团韧性与风险丶产业丶采购丶变革管理等——可以说恒天然除了高管办公室外,每张办公桌後都坐着个惴惴不安的员工。
据悉,恒天然的员工们三周前就已得知裁员消息,但他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职位是否会受影响。周四,记者们纷纷到恒天然位於奥克兰Princes St的总部大楼去打探消息,但行色匆匆的员工们没有向媒体透露他们对这一消息的看法。
恒天然的一位发言人打着官腔说,不清楚在这此裁员之後还会不会有新的裁员,也不清楚下一轮协商是否也会如此大的规模。
恒天然集团合作社事务经理Miles Hurrell说,公司高管层的薪酬结构“行之有效”。“我们是一家国际机构,我们要出基准价才能吸引合适的人才。”
又一次“膝跳反射”?
要想听到真心话,还得到别的地方找。
农场主联合会表示,如果未来几年情况仍没有改善,恒天然合作社的最高管理层就应当下台了。言下之意,自从恒天然下重金从欧洲请来施牧德,他又不惜代价从世界各地网络一批高管,如今几年过去,成效如何,自有公断。
农场主联合会的主席Andrew Hoggard说,希望裁员是一个将资源转投新领域的大策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对乳制品价格一降再降的“膝跳反射”。
他毫不客气地说,“恒天然有这种『膝跳反射』的历史,先是裁掉一大批人,两年後再把他们招回来;或者把那些了解这个机构的人赶走,再去招一些毕业生,根本干不了活。”
工党初级产业事务发言人Damien O'Connor说,“这么多人就要失业,那位对此负最终责任的人也应该向自己开刀——那就是施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