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2014年07月25日 新西兰教育




思考力对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想的明白,就活的明白,能够活出自我。国内传统的中学教育也要求学生动脑,但侧重培养的是解题方法、考试能力。但我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有尊严地生活,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意味着不迷信,不盲从,懂得什么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能够在强大面前不卑不亢,在弱小面前保持谦卑。


帮助孩子培养和提高思考力是父母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要尽早,二要尽力。


要尽早,是指尽早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因为思考力的养成像任何习惯一样,需要时间来不断实践和提高。新西兰的教育从中学甚至更早就开始培养学生们的思考力,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不断实践和提高,到了大学比较容易适应自主学习,更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好的基础。


要尽力,是指父母要尽自己所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环境。培养思考力需要一定的环境。家庭是小环境,父母可以做主。学校、社会是大环境,但父母对其影响力就有限了。在一个提倡独立思考的环境里,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什么叫做独立思考,也有更多机会学习如何培养思考力。


我们家由于各种机缘选择了移居新西兰。现在看来,和国内相比,这里的中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师素质所构建的环境对培养孩子的思考力确实更有帮助。


从课程的考核设计,我们就能感受到学校很重视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所有课程在学期结束时都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的水平要作为科目评分的一部分。这就好像是把我们国内学期的自我评定部分也作为打分的内容,这样大家就对自我反思这部分更加重视,这有助于孩子们养成反思的习惯,而自我反思是思考力的重要体现。


别的课程不提,就拿在国内常常被当作副科的体育课来做例子。


体育课能培养思考力吗?我们以前认为,体育课不就是锻炼一下体能吗?跑步要够快,投掷要够远,体能能达标就行了。可是女儿学校的体育课设计得让我们大开眼界体育课竟然也可以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机会。

第一学期的体育课,内容单一,就是跑步。可是考核的要求不仅是跑得更快,体能更强,还有思考。学生要设定目标和训练策略,并且详细记录整个学期的训练记录,包括速度和心率。在学期末的考评表中,学生要通过自我评估及思考,书面回答下面的问题,作为考评成绩的重要部分:


  1. 在跑步过程中你身体上(physically)、情绪上(emotionally)和社交上(socially)都分别有什么样的感觉?

  2. 什么因素会影响你的成绩?从条件,自己和环境三方面分别考虑。

  3. 你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了吗?

  4. 你如何确定你已经完成目标?

  5. 你先前设定的策略里,哪些帮助你实现了目标?

  6. 哪些先前制定的策略没有帮助你实现目标?为什么它们没有帮上忙?

  7. 如果下次再做,你会有什么改变能够让你更容易实现目标?


上面是女儿的体育课期末考评的截图,是总共十页的考评作业中的一页。黑体字是老师出的思考题,答案是女儿自己思考的结果。体育课在国内中学算是“副科”吧,有时可能还要给“主科”腾时间。但在这里没有主、副科之说,体育课和其它课程一样都可以给学生创造培养思考力以及其他的综合能力的机会。难怪孩子说在这里上学一点也不轻松,但是,这种不轻松换来的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其实课程设计关注思考力培养是一方面,老师教给学生们培养思考力的方法是另一方面。这一点,新西兰的老师们有方法和技巧可以做到,孩子的人文课就是一个好例子。


上学期的人文课,孩子们要做《思考我们的时代》为题的研究报告。研究对象可以选择渔场、矿物燃料和棕榈油三者之一,然后分组进行数据材料的搜集、分析和整理。在一开始,老师先在全班范围内让孩子们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对自己的课题提出几个问题。同学们都按照各自的理解,踊跃提出了问题。比如矿物质能源有哪些?渔场的作用是什么?老师表扬大家提问题的积极性后,进而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本身给全班同学讲解了问题的特性,以及在着手研究之前提出恰当的问题,对后面的研究会起到多么重大的引导作用。


老师把问题分为三类,分别比喻起名叫爸爸问题(Daddy Question),妈妈问题(Mammy Question)和孩子问题(Baby Question)。老师告诉孩子们,爸爸问题是指那些特别宏大的问题。问题包括很多方面,要回答或者去寻找答案往往无从下手。比如,“地球的可持续性究竟怎样?”妈妈问题是那些比较容易找到方向,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找答案的问题。比如,“矿物质燃料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Baby问题那种比较简单,可以用yes或no回答,或者通过不太多的努力就找到答案的。比如,“棕榈油能喝吗?”在不同的情形下,需要提出不同种类的问题。在目前的研究课题中,要尽量提出妈妈问题,然后去寻找答案。

我很高兴孩子的老师们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提问,并且让孩子们了解:提出的问题很重要。问题不同,找寻答案的方向就不同,可以引发不同的行动,进而影响结果。


女儿说起,在国内上学时,课上也有类似的讨论活动,但是老师对问题的引导不够,造成大家在走过场,分组讨论常常变成了闲聊。而在这里,因为老师的正确引导,同学们经过培训大都了解如何积极思考,大家积极探讨,所以感觉成效比较高,对自己的帮助也比较大。


你可能心想,“新西兰是不错,可是我们没打算出国定居”或者“我倒是想去,但条件不具备”。没关系,就算不出国或暂时不送孩子出国,作为父母,也有办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更好的环境来帮助孩子培养思考能力。


  • 改善小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建议父母自身加强学习,提高对思考重要性的认识。经常用身边发生的事情,跟孩子一起分析思考。这样久而久之,慢慢帮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思考的能力。


  • 优化中环境:审视一下在家庭之外孩子接触的环境,进行有意识的筛选,让孩子能够接触一些有独立见解和思考的人,或者寻找一些不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思考能力培训班,对培养提高孩子的思考力也会有帮助。


  • 选择大环境:父母要思考,评估自身情况,对比校与校,区与区,国与国。如果想换个大环境,尽早着手计划和准备。


影响和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我们做父母的职责,同时也是我们自身成长的一个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起反思,一起寻找答案,这就是培养孩子的乐趣所在吧。



题图来源:http://store.metmuseum.org/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