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GoGo姐送出去美国留学的小留学生们有很多,在小留学生们抵美后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中美文化的教育差异,而引起的种种不习惯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小留学生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在美国读高中二年级的小留学生的故事吧,他就读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圣保罗中学学校(Saint Paul School,SPS),他讲述了自己在SPS的生活,虽然考虑的事情很多,但是作为回馈,生活也赋予了他很多。年纪不大,但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GoGo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故事:
这已是我高中的第二年。
把学校生活当成家 过日子真的不容易
去年的此时,我第一次放假回国。那时我的初中同学还在上初三,我可以兴冲冲地回到以前的班集体。今年却不一样了,同学们都已上了高中,原来的班集体不复存在,我也就没地方可回了。以前,初中班主任常说:“这个班永远是我们的家!”。那时不太理解这句话,也没感觉到家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但在SPS生活了一年后,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记得九年级结束时清空宿舍,同年级的朋友都只用三四个小箱子便把宿舍内所有东西装好了,而我却足足用了八个大纸箱。他们都无奈了,不知道我那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其实表面上我们住一起没什么区别,但本质上说,我一直致力于把在SPS的生活当成在家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上学。既然是生活,那东西就当然多了去——家具、海报、书籍、食物、饮料……甚至家里应该常备的药品和工具。
或许因为是国际生,我对自己在这所学校里的生活品质很是关心。每过两三个周末我就跑到镇上像家庭主妇一样购置一堆吃的;这些吃的不是零食,而是水果、鸡蛋、牛排等原材料。时不时给自己做顿饭,使我感受到一丝生活的活力。
在SPS的日子,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最起码回到宿舍后,可以享受一丝在家的感觉。我慢慢地意识到,在美国,尽量还是要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开心快乐了,反而更有动力去过好每一天。
在亲身践行“把学校生活当家”后,我的另一个收获,便是突然意识到了“过日子”的不易与繁杂——今天去超市买点牛奶鸡蛋,明天到学校小卖部买个牙膏牙刷,后天又上网买两本书。这些都是日常必需品,谈不上奢侈,但一周就已经开销了几十美金。很多时候我问自己,这钱是怎么花出去的?这是我一个人在学校包吃包住前提下的花费,不知道我成家立业后的花费又会是个什么数目。这么看,在高中时就感受一下如何管理一个家,还是挺宝贵的。
当学校真的成为Community 所有的苦恼都迎刃而解
对“家”的认识,其实并不止于此。寄宿学校一年的生活,使我对学校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因为所有人都住在这里,所以,原来“上学-回家”那种两点一线的感觉已经被完全颠覆。试想,500多名学生每天一起上课、运动、吃饭、睡觉,这个感觉怎么可能和走读学校一样呢?老师取代了父母的角色、宿舍取代了家、同宿舍的同学,就像是住在同一小区的朋友。现在,整个学校的学生,还没有我原来学校一个年级的人多,人们彼此熟悉而亲密。这种环境的变化,使我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步转变——我需要认识更多的人、拉近同学间的距离、把老师真正当成朋友、学会与他人更好地沟通和分享。因为,是他们每天从早到晚陪伴我,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家和学校泾渭分明。这就是为什么我身边的美国老师和同学很少把学校称为school,而是称之为community(社区)。
或许一直以来,我就对学校这个词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它只不过是个读书的地方。一个读书的地方只能给人书本里的知识;而一个“家”却能够赋予人生活的动力。当我把SPS当成自己家时,很多颓废和苦恼便迎刃而解了。
回想当年写高申文书,几乎每个学校都问到了关于“community”的问题:你现在的community?你理想中的community?你认为自己对community能做出什么贡献?你对community的理解?当时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的理解,回答得绞尽脑汁,而现在看,这些问题并非没有目的,如果让我再回答一遍,将会是完全不同的体会和认识。
可以说,community是寄宿中学的基本生态,它的概念并不同于中国人心目中的“社区”,不同于居委会和街道办公室的“社区”,在这里,community是寄宿学校的生命之本。我们来寄宿学校不只是学习,还有生活。生活告诉我的,肯定要比书本真实和丰富。
文化筑起了孤独的高墙 让自己忙起来会活得更充实
出国,听起来高大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是背井离乡。读到一些关于留学生活之苦的文章,十几岁的孩子为此挣扎难过,真的是再可以理解不过的。
但很多时候我想,在美国上学并不痛苦——每天出门是没有雾霾的蓝天白云;老师同学都很友善,对什么感兴趣都可以找到人聊;想吃食堂就吃食堂,不想吃了可以自己做饭;只要好好努力,就肯定能拿好成绩,不像中国的奥数怎么学都学不会……或许不同学校情况不同,但美国的大环境已保证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此外,不管留美的中国学生背负着多大的学术压力,最起码,在美国比在中国要自由很多、机会很多、环境也相对单纯、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当然,留学生的孤独问题是永远的话题,我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要让一个人在学校里100%没有一个朋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不管脾气秉性怎样,每人都会有那么几个好朋友。退一万步讲,对中国学生来说,我们还有自己的中国同学。
其次,孤独并不仅限于中国学生。“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绝不只在中国适用,而是放之四海皆有。一个人要想找到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知己,哪儿那么容易?我就不信美国人没这问题。只不过相比中国孩子,美国人更看得开一些——几个人聚在一起,玩玩闹闹、开心开心,之后各忙各的事儿,需要帮忙的时候肯定帮,这就足够了。如果我们在美国学习生活,每天非要有几个懂自己的知己陪伴左右,未免有些苛求人生了。
最后,如果细细分析一下我们“痛苦”、“孤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我们学的课难,一般不和同年级学生一起上课;我们的体育不突出,涉及项目少,和美国学生一起运动的机会少;我们不可能花大把时间去分享美国学生所看、所听、所玩、所享;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观念也很多不同……诸多客观因素决定了我们和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不同。这种不同没什么不好,美国人也不会不尊重这种文化差异,但确实使得我们有时难免心生孤独。
我有时想,中国学生忙、累、课业压力大,这也是好事儿。对于我们这样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如果每天不忙一点,反而会闲出毛病。记得上学期最后一周,很多课没有期末考试,于是睡眠占据了我大把的空余时间。讽刺的是,大补了两天觉后,我的腰就因为躺时间长了而受不了了,于是反而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来。当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运动、社交占据得满满时,反而没有时间去想自己“背井离乡的心酸”。
也许我有些没心没肺,我觉得中国孩子在外面大多都活得挺好,不太可能有什么撕心裂肺的痛楚。一个孩子如果抱怨“过得不如意”、“生活太痛苦”,那恐怕有些矫情,有些“为赋新辞强说愁”了。因为在中国,有很多人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还有很多人还在为温饱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