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er,这一帮助无数拥有梦想的艺术家或是开发者向公众融资的众筹网站在过去的融资总额刚刚达到了10亿美元。Kickstarter 的运作模式是:如果你希望开发一款产品或是拍摄一部电影甚至是其它更疯狂的项目,就可以在该网站上发起一个融资项目并写明目的和希望达到的金额。当用户在浏览Kickstarter网站时看到并对你的项目感兴趣时,就可以捐出一些钱,或者提前购买你的产品,帮你实现目标。你已经可以看到像 Pebble 和 3Doodler 这样取得巨大融资成功并引起广泛关注的项目,还有一个名叫《Inocente》的电影短片项目曾经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
众筹改变世界的故事刚刚开始。现在,众筹模式已经被应用在了更“疯狂”的领域——它将改变从前由政府掌管的公共服务和更多。
想要更多资讯?!尽在美国华仁国际!!!
在哥伦比亚,世界上第一座由普通民众出钱建立的大厦诞生了。由于这一概念还无法在美国实现,这家叫做Prodigy Network的来自纽约的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利用哥伦比亚的一种叫“derecho fiducario”的金融工具完成了哥伦比亚第一高楼建造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的募集——全部 2.39 亿美元费用中有 1.71 亿来自于小额投资者。众筹,这一走进大众视野不久的模式,把城市地标的所有权赋予人民,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城市和国家的主人。
而在美国,不少细分领域的众筹机构真正将触角伸向了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 Neighbor.ly 是一家来自堪萨斯城的初创公司,在该平台上你找不到那些新奇酷的硬件,因为这家公司致力于为公共项目实施众筹。你已经可以在 Neighbor.ly 上看到不少成功项目,比如融资总额为 16855 美元的道路修复项目,以及价值 4701 美元的公园长椅等。接下来,他们计划为即将新建的篮球场进行融资,这样的项目你还会看到更多。
CitizInvestor 是另一家专注于社区建设的众筹网站,但这个平台的玩法不同于其他网站——在它上面最活跃的是政府自己。Hillsborough 地区委员会主席 Mark Sharpe 评价它为“美国最创新、最有意义的平台之一”。政府官员把他们正在考虑的项目发布在 CitizInvestor 上并向公众发起众筹,同时,市民也可以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发起请愿。至于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Jordan Taynor 说:“我们在挑选项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选择,因为市政建设项目和几个小伙子在自己地下室里研究硬件还不太一样,人们可能会把这个事情想得过于简单,觉得每个人拿出100块钱后说‘我们在家门口建个公园吧!’就行了,但事实上公园不是这样建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的项目都是那些已经在相关政府部门计划内的项目。”
但我并不认为众筹是公民介入公共服务的最佳途径。因为首先,众筹很难平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其次,就像 CitizInvestor 创始人 Jordan Taynor 说的那样——公园不是这样建的。目前的公共服务众筹项目更像是一种野蛮的生长,缺乏整体规划的项目有时反而并不明智。所以,CitizInvestor 的政府与民众共同决策的模式算是公共服务这一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了。但无论如何,众筹已经走出了撼动政府,推动变革的第一步。
相对于众筹这种创新的模式,技术对变革的推动也许更加猛烈。
像中情局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找到恐怖分子这样的事已经不再新鲜,因为早在 4 年前,Google 就已经利用搜索数据帮助美国政府监测全国 H1N1 流感疫情。但时至今日,政府的形态仍未改变。不过,作为互联网先驱的 Tim O‘Reilly 已经发出了技术撼动政府的最强音:“Government as a platform”。
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Code for America 们”正在让政府变成平台服务商,而非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也是Tim O’Reilly所言的根本原因。
Open Data Program 是奥巴马内阁在 2009 年提出的一项计划。作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旧金山在 2009 年就开始启动“开放数据”。这项计划诣在让每个市民都能充分接触到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机密数据,并从中能够得到好处。为此,旧金山政府还任命了CDO(首席数据官),负责政府数据的开放与透明。在政府为此搭建的门户平台上,市民与开发者能接触到所有被开放出来的数据,并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利于公共服务的服务与应用——政府正在变成平台,至于具体的解决方案就交给开发者吧。
旧金山并不孤独。芝加哥市已经把自己开源了。该市已经把包括街道路线和建筑面积在内的5个数据集发布在了 Github这一全球最大代码托管平台和软件工程师社交网络上。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市政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数据的利用效率被极大提升。旧金山市还鼓励开发者利用市政数据开发产品,让他们用政府数据创业,带来商业,同时创造就业。政府经常被作为臃肿、守旧的代名词。像 Uber 这样革命性的创业公司都曾受到政府的干扰,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这也让很多有追求的人才始终保持与政府的距离,而现在,走在开放透明前列的政府机构正在吸引无数拥有创新头脑的开发者们“无偿”为其工作。
Code for America 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同时也是孵化器。与其他创业孵化器不同的是,它倡导开发者们为社会服务,也就是鼓励人们利用技术手段帮助政府优化公共服务、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甚至利用政府数据开发全新的服务。“Code for America is about giving governmentthe tools to make itselfbetter ”,这个组织的创始人 Jen Pahlka 曾经这样说道。提出了“Government as a platform”的互联网先驱 Tim O’Reilly 也是“Code for America”的导师。在开放的政府和致力于孵化“公民企业(CivicStartup)”的孵化器的合力推动下,旧金山已经诞生上百家这样的公司。尽管这些公司的质量良莠不齐,但是用技术撼动政府的浪潮已经来袭。
Kicker Stdio 利用开放的公交路线和停车场资料等数据开发了一个创新的公交系统,帮助用户摆脱那“从来就不对”的时间表,并利用整个城市的数据流得到最新的公共交通信息。这样的公司你还能在 Code for Amarica 网站或其他孵化器上找到更多。同时,Code for America 还拥有 GitHub 平台的账号。仅在今年一月,就有 921 份代码被无偿贡献给了 Code for America。
我突然又想到了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那句“软件正在吃掉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是的,无论是众筹平台,还是大数据,或是利用政府数据搭建的创新型服务,它们都毫无疑问的属于软件。我甚至偏激的认为政府和像 Google、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公司的形式最终会走向融合——开发者在其平台上搭建帮助解决问题的服务,这些机构负责运营平台,而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是非盈利性的。
现在,你毫无疑问地能感觉到软件吃掉世界和技术撼动政府的浪潮已经来了。到底是以全新的形态站在浪潮之巅,还是继续守旧被浪潮吞噬;到底是让全体市民分享这块叫做“政府”的还未被开发过的巨大蛋糕,还是利用权力维护浪潮下那些陈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到底是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无法阻挡的时代,还是继续限制民众与这个越发平坦的世界相连。我已经找到了对应前后者的不同参照物。
我相信最后站在浪潮之巅的,是旧金山们,是芝加哥们,其余的,让时代去做出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