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真实案例分享,为保护客户隐私,隐藏姓名,分享给还在犹豫的大家。
来到美国已经小一年了,作为一个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在和当地人交往中,难免会碰到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或者因为文化的不同带来的"不理解"。
我刚到美国时, 也遇到过这方面的困难。有一次,到商店买手机,售货员小姐要了我的社会安全号和驾驶证,在电脑上操作了一阵后对我说,你没有"Credit",要交200 美元的押金才能买 T-mobile的手机计划。"Credit"在英文里是"信用"的意思,我以为她说的是信用卡,连忙掏出中国建设银行的信用卡给她看。 她摇了摇头,我告诉她中国的信用卡在美国也是可以用的。
见我还是不明白,她便让我等等,然后拨打电话。过了一会儿,她把电话给我,只听见里面居然有位男士 对我说普通话:"您好,先生,我是翻译公司的,现在受T-mobile公司的委托为您担任翻译,您有什么需要帮忙吗?"我把"Credit"的困惑和这位翻译说了,他转告我售货员小姐的意思:在美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记录,你刚到美国,信用记录为零,所以买手机需要交押金。多亏这位翻译先生及时"露面",才使我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后来,我知道,看病预约医生时,也可以同时要求安排翻译陪诊。我的口语在美国生活还凑合,但像描述病情这种一点都含糊不得的事,我还是得让医院请个翻译,这是医院提供的一项免费服务。
美国是个移民社会,语言多样,文化多元,一些大的商业机构往往会聘请不同族裔的人来担任客户服务代表,便于和不同种族的人沟通。我在打一些大公司的客户 服务电话时,首先会问你们有没有人会说汉语的。除了英语之外,许多公司通常只提供西班牙语或日语服务,能够提供汉语服务的还不多。如果你强烈要求对方提供汉语翻译,有的公司会通过三方通话的方式,请翻译公司的人员介入帮忙。
美国大学生不是人人都有手机,但笔记本电脑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不论是在图书馆还是教学楼,甚至是走在校园里,你用带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都可以免费上网。在教室里,常见的情形是学生一边听课,一边用电脑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这种随时随地可以无线上网的便利,在美国的一些公共场合也都提供。比如,机场候机厅、宾馆大堂等,都可以用自带的笔记本电脑上网,便于商务客人及时查阅信息,处理邮件。不过无线上网服务在这些公共场合一般是不免费的,需要用信用卡在网上付费。
美国人外出,多半是自己开车,有时找车位泊车挺费时的。一些商业机构便" 发明"了不用泊车照样办事的简易程序。比如,到麦当劳餐厅买快餐,你开着车绕餐厅外一圈,先看图片对着麦克风点餐,然后前移到另一个窗口探出头来把信用卡或现金交给服务员付费,再到最后的窗口取快餐,前后只要两分钟时间,而你根本就用不着下车。在有的银行取款也是这么方便--开车经过ATM机前停下,直接从驾驶室伸手把银行卡插入,做相应操作后取款。
到加油站给汽车加油,也是自助的。只要把信用卡插入,然后选择燃油的型号即可。加完油后,显示屏会提示你"是否要打印发票",如果需要,按"是"发票就出来了。
美国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出口很多(有时一两英里就有一个出口),休息区也多。有一回,我们到克林顿的老家小石头城游玩后连夜赶回700公里外的居住地 哥伦比亚。太太虽然也有驾驶证,但她视力不好,晚上不敢让她开车。我一个人连续开夜车3个多小时,困得实在不行,只好拐进休息区放松放松。和中国休息区不同的是,这里不仅能买到咖啡、饮料,还提供淋浴服务。我付了两美元后,拿到一条干净的浴巾,进入浴室用温水冲了10多分钟,再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喝了点咖啡,终于缓过劲了。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车程就轻松多了。
和国内相比,在美国租车简直就是小事一桩。出国前,我们全家从福建飞到上海旅游,想在当地租辆车自己开到苏州,可上海的租车手续真够复杂的:要有当地户口的人担保,还要交10万元押金,结果自然就没能租成。而在美国,租车只要 出示驾驶证和信用卡就行,而且在甲地租的车可以在乙地还,如果路上车子坏了,出租车公司马上给你换个好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