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家阳台上的那个栏杆被誉为“永不没落的贵族”吗?

2015年10月18日 今日头条


文章选自头条号“朱军营

洋气的西式小别墅,秀色的欧洲小排屋,乃至如今各地风风火火的城市新规划、旧村改造,我们总能在阳台或者楼梯扶手上看到一个个类似“葫芦”和“花瓶”来充当竖直组件的栏杆。最普遍的是廉价的水泥和不锈钢,甚至是各种废品纸类冲压而的;高档一点的便是陶瓷,虽然陶瓷的易碎且不耐用,但其上釉的光泽必定是水泥制品喷漆所不能比拟的;如果你在某户人家看到的是大理石或者红木雕刻,那是不必多说的非富即贵。

这种普通民众称之为葫芦的栏杆,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舶来品,此刻却正如一股旋风一样席卷着整个中国大地,甚至到了你抬头便可看到某个新式村落或者小区整排统一的阳台栏杆风格。它同时被业内人士誉为“永不没落的贵族”,由此可见其在老百姓之间的地位。

也许它现在就树立在你家的阳台上(此刻它也树立在我家阳台上),但是你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么?

这个类似葫芦的东西,按照俗语以形命名的一贯作风,它还真的就叫水泥葫芦(因为性价比最高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便是水泥制品),其中间又因花瓶状突出的小肚腩,也被称之为欧式花瓶,但是它真正的名字其实是罗马柱。

一说到罗马柱,想必很多人就恍然大悟了。以粗壮雄伟著称,象征着男性的陶立克式、纤秀美丽,起源于前6世纪中叶,又被称为女性柱的爱奥尼克式、比爱奥尼克式还更加纤巧华丽,追求极致美观的科林斯式、以及后希腊时代,被罗马人在科林斯式的头上套着爱奥尼克女性柱头的新型罗马复合柱,他们把它命名为塔斯干柱式。这些耳熟能详且代表着罗马和希腊骄傲的古典石雕柱,以其雄伟的风姿、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花纹、以及神庙、宫殿、陵墓、公共建筑的大量应用,迅速变成了高贵的代名词。当然这和以当时的技术制造一根罗马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应用差异,这些动则高达十米上下罗马柱开始缩小至80公分上下,并且因选择不同,保留着粗大,葫芦肚更加突出的“新陶立克式”和相对纤细,弧度平顺,秀美的“新爱奥尼克式”。为了便于平民化,繁杂的花纹被摒弃,只是遗留了简单的花瓶样式和便于安装浇筑的柱头和柱脚。但是其代表的希腊和罗马文明,代表的高贵和典雅却丝毫没有削减,最恰当的比喻莫过于我国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那句著名的“旧事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时便在民间风靡。

在欧洲尚且如此,更别说传入中国以后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便残留着那场大火下道尽历史屈辱的罗马柱。至清末被打开国门以来,大量西式教堂和洋楼的建立,从国人最初的只是因为觉得这东西的高贵、典雅、美观而去效仿到最后发现其经久耐用,经济实惠,且制作简单,取材容易,并且全完接受。

当然了,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目共睹的。单调的葫芦式圆柱体上,每至拐角,都会用一根花纹复杂,雕龙刻凤的四方立柱来承接,瞬间便提升了整体的豪华程度,不少住户更加是在栏杆顶面安置了底座等宽的小狮子,简直就是中西建筑结合的完美典范。

起初或许有一部分的崇洋心里,但是能到如今从政府部门到酒店公司,从高档别墅到农村百姓,从性价比角度讲,其美观却又实用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长按二维码,勾搭头条君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丨今日头条

↓点击查看“朱军营”头条号更多精彩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