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骄傲,很重华夏和蛮夷之分,蛮夷有好东西拿来吃喝,也要特别给个称谓。古代中国人图俭省,习惯这么起名字:西域来的,都给个前缀,叫“胡什么”,如果是海外来的呢,就叫“洋什么”比如说胡瓜、胡豆、胡萝卜、洋葱、洋芹菜。而后的译名越来越衬得起一个雅字。
但总是这么那胡洋给人安插,也不是很雅驯。中国古人既风雅,又是礼仪之邦,入乡随俗吧。意大利人Matteo RIcci来中国,也不强逼着中国人咬意大利语,自定了汉名叫利玛窦。中国人也客气,清朝就管英国叫英吉利,管美国叫美利坚。
还有比如说,鼻烟这东西,英文叫Snuff,清末就给起了个译名叫“士那夫”。烟草Tobacco,在菲律宾种的甚好,中国士大夫听了,就翻译成淡巴菰。乍看字眼听读音,以为是种清新淡雅、适合煲汤的菌类。。
还有万恶的鸦片是Opium的音译,而且它还有另一个中文名叫阿芙蓉,乍听之下还以为是哪个烟鬼给鸦片定的美名呢,其实这是鸦片在阿拉伯语里的读音--Afyum。鸦片可恨不假,但这音译后中文名的雅韵,不下于把希腊首都Athens译作雅典。
阿拉伯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咖啡这个词。咖啡英语为Coffee,读音更似“柯菲”。有种传说,最初咖啡产在埃塞俄比亚咖法省,而后被羊吃了,才被人发现云云。但这更像是事后补上的,不能当正史。
咖啡里头的拿铁,意大利语写作Latte,而法语写作Aulait,读作“欧蕾”其实都是牛奶的意思,这种咖啡说白了大可叫做牛奶咖啡,但稍微一想,叫做拿铁听起来就十足的范儿~。如果你嚷一句“伙计来杯牛奶咖啡”就没了那范儿了,像是来哄小孩喝的。同样意大利语Macchiato 译为“玛奇朵”,异域风情就出来了,尤其是这个玛字,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哪个漂亮姑娘的姓氏。
意大利有个典故:Ordine dei frati minori cappuccini,意思是“嘉布虔小兄弟会”,一个基督教支派。这派人喜欢穿咖啡色的袍子。后来意大利人发明了一种用奶泡打的咖啡,颜色特殊,就像嘉布虔派的袍子,于是就借用了cCappuccini起名为Cappuccino--卡布奇诺。你看着字眼选的也有讲究,一杯奶泡咖啡叫卡布奇诺听着就俏皮,如果叫做嘉布虔会怎样?“兄弟,我请你喝杯嘉布虔兄弟会咖啡!”简直就是煮鹤焚琴,毫无韵味啊。
广东和西洋交易历史已久,衍生出了许多漂亮的译名。粤语译名都是按照粤语发音,不拘形式。比如David Beckham,大陆译为贝克汉姆,广东人译作碧咸。风马牛不相及。又比如奇异果译成奇异果,真是神来之笔,意音都极为贴近。Milk shake 翻译为奶昔,前半意译,后半音译。Salmon 翻译成三文鱼,Sandwich 翻译成三文治,这也容易让人疑惑:它们有远亲关系吗?还有就是香港人口中的士多啤梨这种水果,是什么呢? 不知道的以为很神秘,再一看原来是Strawberry 草莓直接音译过来啦!
葡萄牙人拿来当早餐的煎蛋Omelette,粤语里叫做奄列。Egg tart译为蛋挞也是粤语的创意。在茶餐厅,吃到班戟不要纳闷,这是Pancake 薄饼的音译。可见广东人音译用字,又险又奇!实际上因为粤语读音引入甚早,所以类似于布丁、奶昔、曲奇、芝士这类词汇习以为常了。甚至日语うどん,被翻译成乌冬面也是粤语的功劳。
不只是粤语,清末的上海也急起直追,比如 Russian soup 俄罗斯汤,被上海话一翻变成了罗宋汤,面包Toast,广东人叫多士,上海人叫吐司。
有一个传闻,当年泰戈尔来华,徐志摩负责接待。两位文人在一起抽Cigar,吞云吐雾。末了泰戈尔问徐志摩,这玩意可有中文译名?徐志摩才思泉涌,答曰:Cigar燃灰白如雪,Cigar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其实1905年的官场现形记里就已有雪茄这名词了。雪茄两字用普通话念却不如用吴语念来的严丝合缝。所以雪茄一词更有可能是出自清末苏、沪某地译者的手笔。
面包夹香肠,英语叫Hot dog,中文倒是没有直接音译,而是老实意译成热狗。Cold stone 冰淇淋照例说应该叫冷石,和热狗多搭对,可是官方却偏偏译为酷圣石,这不免让人替热狗鸣不平:干把热狗改为炽热狗,听着也威武霸气。
其实,唐朝的《酉阳杂俎》里头已经提到过冰与奶混一起的玩意,叫做酪饮。宋朝时也叫做冰酪。但是Ice cream 传入我国就已经意音参半的呗翻译过来了--冰淇淋,为啥不直接叫“冰奶油”呢?或者古典一点叫做冰酪?可能还是大家觉得冰淇淋更好听些吧。同理,Dairy Queen 直译应该叫做奶品皇后,这一听一种保姆范儿扑面而来。当官方译名为“冰雪皇后”时,是不是立刻冷艳清新起来了呢?
19世纪,有福建华人给英国首相厄尔格雷二世伯爵献茶。后来这茶(说穿了就是红茶加柠檬香油)借着格雷首相的名讳成名了。英国都知道这东方的厄尔格雷茶,但是中国却不知道厄尔格雷是谁。还是伯爵茶好,又雍容,又尊贵。
法国有名的香槟酒取产区香槟,原词是Champagne。这次本身没有啥深奥含义。法语里Champ是田地的意思,乡下人就是Champagne。17世纪有位法国宫廷画师叫做Jean Baptiste de Champaigne,音译为让.巴普蒂斯.徳.尚佩涅。那么Champagne就该翻译成尚巴涅酒。但是翻译成了香槟,立刻有味道起来,完美营销,比之可口可乐、雪碧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天妇罗一词来自葡萄牙,葡萄牙人爱吃鱼又信天主教,每逢大斋期,不让吃肉,就来吃鱼,那面糊裹了水果海鲜炸了吃,又好吃又不破戒,两全其美。这种吃法就叫做“ad tempora quadragesima"意思是--守大斋期。16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去了日本,日本人看上了tempora就管着叫天妇罗了。之后天妇罗被日本人带到了台湾,台湾人称之为甜不辣,又经过台湾口味本土化的洗礼,做的越来越像日本关西的萨摩扬,变成了一个新的食品。到最后你说甜不辣是天妇罗,想必也没有人敢信,甜不辣听着就是汉语,可谁曾想它的起源原来是葡萄牙。
给外来食物起名字,最常见的就是起的特别洋气,这样可以抬高价格--比如牛奶咖啡,一听就卖不出个大价,改成拿铁或者欧蕾,忽然就白领起来。还有更狡猾的就是让你丝毫感觉不到突兀潜伏到你生活的每一天,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什么!这玩意是国外来的?”比如土豆,又叫洋芋或者番薯。洋者洋人也,番者番邦也。
以后也可以和别人说:“我给你备俩外国菜,一烤地瓜,一胡萝卜土豆丝,怎样~?”小心被揍就是了。
---------------------------
欢迎关注新西兰UMS传媒旗下品牌“孙小社”,我们将为您提供:新西兰冷百科知识、新西兰百科答疑等服务。
您将得到新西兰最冷的百科资讯!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关注我们的微博:@孙小社NZ冷百科 @孙小社CN冷百科。
关注我们的微信:微信二维码扫描下面的图像,或搜索“xiaoshesun"。
当然,如果您现在就想知道更多新西兰的冷百科知识,
请戳下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