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可以向圣诞节学什么?

2014年12月24日 Ausinvest澳洲房产


圣诞节为何能在全世界流行?因为它背后饱含着人类共同情感和现代价值观因素。


在英国,某房产商应小孩要求扩大烟囱迎圣诞老人,只因小孩担心烟囱太窄、圣诞老人爬不进来(圣诞老人的确太胖了)。在美国,某邻居因向小孩说了句“圣诞老人是人假扮的”即遭小孩家长起诉。


通常认为,西方的儿童从9岁开始才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真实性。想想在中国过春节的孩子们,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节后忙着攀比压岁钱,真是成熟(势利)得可以。孩子是社会最好的镜子。


从社会功能上讲,虽然圣诞与春节都是农闲时节的节日,都是凝聚亲友,都是承载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与祝福,但圣诞注重敬神,强调在神面前人人平等,春节注重祭祖,在祖宗面前尊卑有序。遗憾的是,如今圣诞基本维持了神圣性,而春节越来越社会化甚至流俗,人们一直在抱怨年味寡淡。


圣诞和春节都有商业化的一面,只是圣诞在世界的时兴,不能单纯归为商业的炒作。商业的归商业,基督的归基督,西方人对于圣诞的那份敬畏、那份童心、那份简单的快乐还是保存了下来,并为其他人所效仿。


从基督徒最盛大的节日,到全球最盛大的节日——不只是因为全球1/3人口信奉基督教,也是因为基督教关于爱的教义取得了地球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借助神话、故事、书籍、音乐、表演以及电影演绎,圣诞的内容和内涵不断地沿着人们内心的需求被创新——难怪有人在微博上感慨,和尚都过平安夜了,这世界还有救吗?


的确,当大街小巷都被圣诞的符号装饰,随处可见的圣诞树闪烁着星星点点,Silent Night歌声唱响,每一颗坚心都会被软化。每个人都期盼且应该拥有一个童心,一份礼物和祝福,一个创造爱的机会,一个社会和解的机会。这样的节日本应属于东西方共有。


再看看中国人如何过圣诞,便可对春节的问题可见一斑。商家“大胆”地将圣诞中国化,趁机大搞饥饿营销,上海恒隆广场里的火锅圣诞大餐,“没有预订的话,排队可能需要两个小时,要有心理准备”,圣诞树上挂着的不是小礼物,而是一个个红包。首先没有了神圣性,接着没有了仪式感,只剩下消费和交易,这样的节日怎能让人动情?


为何西方的节日能在全世界流行?因为它们饱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比如感恩节,本是为了感谢上帝赐予丰收,举行3天的狂欢。到了现代,在美国这个流动社会,人们会在这一天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嚼火鸡,畅谈往事,让人倍感亲切温暖。中国今天也是个流动社会,且流动人口八成是80后、90后,这或许正是感恩节人们狂发问候短信的由头。它在冷漠的社会触发了中国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节日需要与现代生活相匹配,正如传统文化是与农耕文明匹配的。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除了春运、逼婚、红包经济之外,更主要的是与家乡人没了共同语言。不想回家过年的大都是80后、90后,他们在心理上感觉回不去,又不得不回去,回去了也百般别扭,其实都是价值观上的冲突。除了春晚、吃喝、玩牌,就没什么可聊的——出门已久,价值观已然不同。


抽空了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我们的节日正沦为商家的食品节、吃喝节。于是,那些富于人情味的洋节,如父亲节、母亲节、万圣节等便顺理成章地钻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你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正在转型。西方节日能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压抑太久的情绪,更受年轻世代青睐的原因是背后宣扬的现代情感和价值观因素。这是个空间的世界,已非时间的世界,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歌中唱的在洋装下依然跳动一颗“中国心”,这心已然变化。




西方人把节日过得纯粹而富人情味


刘雪枫
音乐评论家、专栏作家


在西方,大大小小的节日虽然很多,但并不妨碍他们把每个节日都过得有滋有味,尤其是在一些小城镇。有一年,我去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出差,早晨醒来发现整个酒店的人都在忙活,出门一看所有人都朝市政府广场的方向涌去,广场上停着许多消防车,车边站着消防队员,穿的却是几百年前的那种消防服,手里拿着古代的消防器具,一打听,原来是在为消防队的守护神过节,家里如果供着它就不会发生火灾。当时,几乎整个城市的人都在过节,到处都是化装游行的队伍,新鲜的啤酒摆在一块儿,路过的人拿起来就能喝。


西方人把节日过得纯粹并且富有人情味,还反映在集市上。西方的集市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你每逢周二、周四、周日去一些欧洲国家的集市,都能看见他们在祭拜不同的圣徒,商店里都是相应节日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的购物热情不是靠商业宣传煽动起来的,而是每个人对节日的自觉反应,买什么样的蜡烛、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挂饰,集市上的分工都很细致,配套都很齐全,东西也很精致。


这种对原始传统的保留很惊人,也可以理解为乡土性。在任何国家,很多传统节日都根植于农村和土地,这种乡土性一旦断裂,想要从城市发展节日文化就很困难了。但在西方,传统节日里表现出的城乡差别并不大,农村人可以像城里人一样过节,而城市里越是过节的时候越不像城里人。


这或许是因为西方在文化传承上没有遭遇过重大破坏,几次动荡虽然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影响,但在文化观念上的冲击并不大。在我看来这跟教育大有关系,西方的教育程度不能说普遍较高,但是他们教育得法,它并不是说教你识多少字,算多少数,而是教给你生活态度、人生观以及做人的底线。


在西方,过节不是为了大吃大喝,不是为了购物狂欢,也不是为了回家探亲,是为了过节而过节。节日首先是个文化,人们通过纪念日来强化族群概念和文化属性。所以,西方人很重视节日的习俗和特性,该吃什么、喝什么、干什么都很讲究,他们很难想象感恩节没有火鸡,圣诞节不送礼物,圣马丁节不吃烧鹅。另一方面,西方人不会对节日寄予过多期望,节日不过反映了他们一贯的生活态度,全民浮躁的国家很难享受闲散,也就很难享受节日。


西方节日的核心是回归家庭


王耀辉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


多年前的一个父亲节,在美国读小学的女儿,出乎意料地给我写了一篇《如何做一个好父亲》的小文章,里面对我提了“十条戒律”和“十项标准”,那是一个女儿对一个好父亲的期待,充满了爱意。儿子喜欢打篮球,整天球不离手,就送了我一个按着他手印的盘子。这些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很让人感动。西方社会很善于利用节假日,鼓励小孩子去表达对父母的爱,培养他们的创意。亲情教育在节日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西方节日的核心即“回归家庭”。骆家辉从中国辞职,对外宣称的原因就是“想花更多的时间陪在家人身边”。小米团队规定,周末不能开会,也是为了尊重海归的生活习惯。在家庭化、个人化的西方节日里,通常没有大吃大喝,没有国家形式的大晚会,人们远离电视——平时热播的电视剧都会停播——去教堂祈祷,去户外运动或者散心,很自然地拉近了亲人间的距离,也可以静下来自我反思,做好下一步的打算,比如戒烟、减肥、找工作……这些是对生命的思考,也是人性的回归。


另一个有趣的特点是,西方的节日展现了一年之间有张有弛的节奏。夏天很热,工作效率低,节日就很多;秋天效率最高,基本不放假;到了冬天,从感恩节到圣诞节,整个节奏又慢下来了,是为了下一年做好准备。——多么符合自然规律。


在西方过节就是休息和放松


陶短房
《纵横周刊》非洲问题研究员
专栏作家,旅居加拿大


在非洲,即便是像阿尔及利亚这样的穆斯林国家,也会过西方的圣诞节,形式跟欧美差不多。但到了宰羊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宗教色彩就会变得非常浓,清真寺里黑压压的都是人。这时,传统文化、殖民色彩和现代观念便统统交织在一起。


许多在非洲淘金的华人都是单身汉。过节时,他们有的聚在一起,饱餐一顿;有的去当地人家里做客;还有的则去赌场玩一个通宵。这里的社交的重要特色之一即用摇滚方式来表达,奔放热烈,连歌带舞,往往会让初来乍到的人吓一跳。


2006年,我们一家四口移民加拿大,此后家庭本身就成了过节最大的意义,这也是西方一贯最为注重的。对于移民来说,国庆节是非常重要和兴奋的节日,因为每年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大的移民入籍仪式。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节日是劳工节,因为临近开学,每年的这个时候家长都会给孩子送玩具送惊喜,见证孩子的成长,感受天伦之乐。


在西方人的概念里,过节就是过节,休息和放松是雷打不动的主题。因此,全国的工会都不会选择在劳工节这一天集会游行,表达诉求,而会将相关活动安排在不是法定假期的5月1日。圣诞节时,几乎只有华人开的商店还在营业。而到了节后,从一大早到大半夜,疯狂的购物潮可以让一天的营业额抵上平时的一个月。


美国的不少节日也成了购物节


郑佳雯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读博士生


圣诞节时,美国的大学已经放假,大家都“各找各妈,各过各节”,我自己已经连续三年在回国的飞机上度过了。美国的许多节日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我只能参与一些跟团聚无关的活动,像假面舞会、游行party、朋友聚餐等。


最热闹的当然是购物了,每到重大节日,商家都会到处发广告,宣传“几点到几点才能买哪种促销商品”,所以,许多人都会通宵排队去买打折品,有些人甚至在前天晚上就拖家带口,搭建帐篷,摆上小煤气罐煮东西吃,一到零点就开始疯狂购物。纽约梅西百货上演的这种热闹场景,几乎都会成为第二天所有报纸的头条。许多节日都被改造成了购物节,这甚至也成为了美国人过节的一个习惯。


每年的5月31日,美国都会纪念历次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在这个“英雄纪念日”里,有大型游行、花车队伍、明星表演,国家总统发表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但它们都不是由国家自上而下来组织的,而是许多社会团体、娱乐公司等民间力量来完成的。这个延续了上百年的古老节日,已经无法像“9·11”纪念日那样,立刻引起一种严肃情感,更多的时候它是用娱乐主义的形式来纪念,这是美国式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特色。


圣诞进化史


由于圣经并未明确记载耶稣生于何时,在长达几个世纪里,各地圣诞节的日期都不相同。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廷拟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最初,圣诞节只是教徒们的节日。那一天,各地的教会都举行特殊的礼拜仪式和盛大的游行。但在17世纪清教徒运动中,所有节日庆典都被视为邪恶的活动。欧洲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英国,教会被关闭,僧侣被解散,圣诞节被取缔,政府规定节日期间商店必须正常营业,于是圣诞节庆典成了人们的地下活动,人们开始在家里和亲友一起过节。


圣诞老人的原型是荷兰的圣尼古拉斯。1822年12月,讲授东方和希腊文学的克莱门特·克拉克·莫尔教授写了一首诗——《圣诞前夜》。他在诗歌中以圣尼古拉斯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新的形象。这个人物集中了许多欧洲文化的元素,比如,他带有毛边的红色衣服来自德国,身材矮小,可以从烟囱进出取自北欧国家,雪橇和会魔法的马受俄国的影响。


就在同一时期,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并嫁给了艾伯特王子。他引进了第一棵圣诞树,普及了圣诞歌。1843年,艺术经销商亨利·科尔发明了圣诞贺卡。第一张圣诞贺卡上有三幅中世纪的圣诞图案。如今,人们习惯于把家庭照片和一封全年家庭大事记书信,伴随一张圣诞卡赶在圣诞节前寄给亲友。


真正挖掘出圣诞节商业价值的机构是可口可乐公司。在1931年的圣诞节,该公司在布告牌、杂志以及柜台上张贴出了带有圣诞老人形象的宣传图案。不过,这个圣诞老人已与过去的形象不尽相同,他更符合美国人的趣味:大块头,强壮,身高1.80米左右,走到哪都会带来暴风雪。此后,这个形象家喻户晓,并风靡了整个西方。


人们乐于把圣诞节看作通过给予表达爱的时刻,因此,每个人都会绞尽脑汁地思考给亲朋好友买些什么礼物。这些礼物往往并不昂贵,但颇为贴心和个性。其结果就是,12月成了西方一年之中最大的购物旺季。

转自网络


澳洲生活


微信公众号:Ausinvest

Wechat ID : Ausinvest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