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娛樂9月1日報導(rigo/文)對於動作捕捉表演來說,上一次具有飛躍性進展的是2011年的《猩球崛起》,從《指環王》的咕嚕、《金剛》的金剛,一路擔任幕後表演功臣的動作捕捉表演第一人安迪·瑟金斯在《猩球崛起》中扮演的猩猩凱撒細膩到眼神都有戲,技術部門數字動畫做出來的猩猩形像以假亂真,同時攝製組還實現了“戶外實景多人同時捕捉技術”,這一切都是《猩球崛起》之前很多電影不敢想的。
3年後的《猩球崛起2》嚴格來說沒有突破性技術飛躍,但在《猩球崛起》中處理幾十隻猩猩,與在《猩球崛起2》中要處理2000只猩猩,工作難度強度不一樣;在《猩球崛起》中拍攝一部分外景,與在《猩球崛起2》中85%的場景都需要外景拍攝,工作難度強度不一樣;在《猩球崛起》中讓一隻猩猩凱撒變成演技派,與在《猩球崛起2》中讓凱撒、寇巴等一批猩猩都演出表演藝術家的水平,工作難度強度不一樣!同樣是業界標兵維塔公司負責所有特效工作,同樣由丹·雷蒙擔任現場及整體視效總監、喬·雷特里、艾里克·魏奎斯特擔任高級視效總監,《猩球崛起2》在上一部的基礎上升級了各個技術手段,最終這讓這群“明猩”演出猶如《哈姆雷特》劇般的質感。
新的捕捉服通過視頻處理技術辨別出這些標記點,處理成動作表演數據。
85%動作捕捉表演外景拍攝之難
開發新的捕捉服對抗“光污染”
《猩球崛起2》的故事發生在《猩球崛起》故事的10年後,也就是第一集結尾展示的猩猩病毒傳遍世界的10年後,地球上的人類大量死亡,包括第一集中凱撒的養父、詹姆斯·弗蘭科扮演的科學家也早已去世,整個世界呈現出末世的感覺。凱撒早已成為猩猩部落的領袖,已結婚生子的他帶著自己的舊部下以及一幫猩猩群居在森林裡。附近的人類社區由於停電多時,為了修理好水利發電廠前往猩猩居住地和它們交涉,在一堆矛盾與陰謀之中,最終演變成猩猩人類的大戰。
這樣的故事決定了《猩球崛起2》有比第一部多更多的外景戲,丹·雷蒙透露該片在戶外完成的動作捕捉表演戲份佔了85%,猩猩部落所在的森林部分戲碼在加拿大溫哥華拍攝,而充滿末世頹敗感美國舊金山人類社區則在美國新奧爾良拍攝,因為拍攝時當地還沒從卡特琳娜颶風的摧殘中復原,天然充滿末世感。
對於動作捕捉表演來說,室內拍攝和戶外拍攝,難度為什麼會相差很大呢?這要從這種特殊表演拍攝的性質說起,這種表演需要演員穿上特製的服裝和頭套,全身許多部位黏上能發射信號的捕捉點,演員的一舉一動轉化成信號由特質的攝影鏡頭捕捉,最終傳到電腦終端。數字動畫模型師做出猩猩3D模型,再將演員表演的表情動作移植到3D猩猩模型身上,猩猩就活了。接著,“修圖師”要把原來拍攝到的畫面中,把衣著古怪的人類演員“P掉”,換上已經做好的活靈活現的猩猩,最終合成我們看到的電影畫面。
室內拍攝的優勢很明顯了,首先是現場光線和景都完全可控,沒有“光污染”,演員的表演轉化成的信號能被精準捕捉,在綠幕前表演,後期“修圖師”的工作好做很多。其次是攝影機機位想怎麼擺就怎麼擺,不用擔心攝影機電線架設問題。這些好處,都是在溫哥華森林裡拍攝的《猩球崛起2》攝製組無法享受到的,攝製組一方面要和忽強忽弱的陽光斗爭,一方面又要和下雨、冰雹、霧氣搏鬥,火燒猩猩營的場面,還得對付火光。
在上一集中成功拍出最後金門橋大戰的攝製組在對抗“光污染”方面的技術改進就是把原本黏在演員身上的反光材料升級為能發射紅外線的LED串,這些LED每個的發射頻率不同,所以工作人員能準確知道哪個數據來自哪個確定的點,而這些光線與紅外過濾器以及相機上的快門時間合起來,而且LED的紅外線在攝製組用的攝影機中無法顯示,所以也不會引起“光污染”。
另外,《猩球崛起》時為了拍攝金門大橋大戰那一幕,原本只適合在室內使用的大型攝影設備也被改造成靈活便攜又能快速拆裝的設備。如今為了拍《猩球崛起2》,攝製組再度升級攝影機,開發出靠WI-FI連接電腦終端的無線攝影機,同時攝影機非常小巧,所以攝製組在拍森林戲時有時甚至在林內佈置50個攝影機,全方位拍攝動作捕捉演員(一次性拍攝最多只能同時捕捉到13個演員的動作),攝製組有時把小巧的攝影機藏得太好,有時拍完還要想想究竟藏在哪裡,以免把攝影機弄丟。
不過,有些外景地實在是難架設紅外線攝像頭,或者外景的干擾光實在太多,《猩球崛起2》的攝製組又開發出一種新的捕捉服,也就是在森林場景中動作捕捉演員穿的灰色服裝,上面粘著黑白標記點的那種。這種捕捉服其實原理跟《猩球崛起》時使用的捕捉服差不多,都是LED燈發射標誌,但不是紅外線,所以拍這些鏡頭也不用捕捉紅外線的攝像頭,而是通過視頻攝像機捕捉,然後通過視頻處理技術辨別出這些標記點,處理成動作表演數據。這種服裝更適用於外景拍攝。而在黑暗環境下拍攝的戲碼,視頻攝像機拍起來有難度,所以演員又得換回《猩球崛起》時穿的捕捉服,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
演員所戴的頭戴式面部表情捕捉頭套也有改進,除了升級軟件使其捕捉效果更好之外,頭套還變得更輕盈堅固,瑟金斯說拍《猩球崛起》時所戴的頭套有很多在表演的時候都撞爛了,這次所戴的頭套像岩石一樣堅固,所以在他們演員在森林裡摸爬滾打盡情演繹猩猩都沒問題。
《猩球崛起2》所用的新型矽膠材料可以直接用到演員臉上,完全保留演員臉上的紋理。
數字猩猩形象製作之難
2000只工作強度大毛髮紋理足夠細緻
在第一集中擔任紋理總監兼創意總監的吉諾·阿瑟維多繼續為《猩球崛起2》的數字猩猩製作做出貢獻。這個由惠靈頓動物園介紹給維塔公司的猩猩紋理專家在第一集中就已經證明他有能力把凱撒、莫里斯等數字猩猩做得跟真的一樣,這次他在《猩球崛起2》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處理“濕毛猩猩”,片中有大量被雨淋濕的猩猩,當年皮克斯拍攝《怪物電力公司》時處理毛怪蘇利文那一身藍毛的效果都相當不容易,更別說如今被淋濕甚至打結的猩猩毛。
曾在惠靈頓動物園特地用噴霧器把一隻接受牙醫治療時被全身麻醉的猩猩的皮毛打濕研究的吉諾為維塔公司提供了大量有用素材,攝製組開發出新版的能處理猩猩乾濕兩種狀態皮毛的軟件Barbershop,這一軟件能將每隻猩猩的毛皮梳理一遍,當中包含95個單獨使用的毛皮梳理文件,54個用於處理主角猩猩,41個用於處理“臨演”猩猩。軟件在著色方面也有改進,無論是光線下還是戰鬥時灰塵泥垢滿身的狀態都能做到很逼真。
至於毛髮打結狀態的呈現,維塔公司則繼續用一款名為RenderMan的渲染軟件。同時維塔還開發出新路徑追踪渲染器Manuku,這一首次使用的軟件用於處理凱撒領著眾多猩猩到人類社區門口示威的場面,Manuka能同時處理這樣有大量猩猩的鏡頭,這樣2000只猩猩的處理也就省事多了。
至於猩猩皮膚紋理處理方面,劇組繼續沿用《猩球崛起》時採用的矽膠材料來給演員面部鑄模。數字猩猩的充實過程需要演員本身塑像的掃描數據,根據數據維塔的建模部門才能讓數字猩猩在紋理上能接近演員本人,這樣安迪·瑟金斯等人甚至眼周細紋的輕微動作都能完美嫁接到數字猩猩臉上,實現演員到數字猩猩演技零損耗。以往為演員面部鑄模的材料是牙醫給病人製作牙齒模的那種藻酸鹽,做出來的石膏模型再澆上聚氨酯,然後再剝離,但是石膏易碎,聚氨酯剝離過程很容易殘留石膏堵塞細節, 《猩球崛起2》所用的新型矽膠材料則省去石膏鑄模的環節,可以直接用到演員臉上,剝離後再在矽膠模型上倒聚氨酯,完全保留演員臉上的紋理。
演員演繹猩猩走路需要套上延長支架才能完成,這一姿勢都需要進行特訓。
人類演員扮演猩猩之難
前期演員揣摩後期技術修整
雖然技術很高級,但凱撒、寇巴等猩猩的演技,還是得靠演員來展現。人類演猩猩,體態之類完全不同,表情之類的細膩演技先不說,光是詮釋猩猩的行為舉止,都有很大難度。
《猩球崛起2》中有10幾個動作捕捉演員,“臨演”猩猩交由動畫製作部門處理,“好戲”猩猩包括凱撒、藍眼、寇巴、莫里斯、科妮莉亞、灰燼、洛奇。瑟金斯演的凱撒早就聲名在外,這集中新崛起的演技派“明猩”還有托比·科貝爾扮演的寇巴以及尼克·瑟斯頓扮演的藍眼。寇巴的成名戲是在兩個人類面前耍心機裝傻然後發狠槍殺人類的那場,托比自己設想了這個跟劇本不太相同的橋段,這也為他贏得“在《猩球崛起2 》中光芒超越瑟金斯演的凱撒”的美譽。藍眼的演技爆發點則是它走進房間探望受傷的父親凱撒的那場戲,眼神從迷惑到堅定的轉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內心戲的演繹對這些動作捕捉演員來說難度不大,瑟金斯說過動作捕捉演員表演的過程,除了穿戴特製裝備之外,跟正常演戲沒什麼不同,再加上如今設備越來越好,演員演起來更加沒發現跟演平常的戲有什麼區別。再加上,動作捕捉表演的演員,其實很多都是職業演員,瑟金斯在曾為“動作捕捉表演第一人”之前,就是在英國小有名氣的演技派。如今托比、尼克、扮演莫里斯的女演員卡琳·科諾瓦也都是職業演員,而扮演凱撒妻子科妮莉亞的女星朱迪·格雷爾,更是影視劇的熟臉,在《發展受阻》、《豪斯醫生》、《愛情與靈藥》、《好漢兩個半》等熱門影視作品都有出現過,這是她首次擔任動作捕捉表演演員。
演員扮猩猩,首先必須了解猩猩的習性和行動姿勢。片中睿智的紅毛猩猩莫里斯原型來自惠靈頓動物園的猩猩托萬,扮演莫里斯的女演員卡琳·科諾瓦花了很長時間在動物園研究托萬的行為舉止,做了很多筆記,最終才將這一偏沉穩的角色演繹傳神。而其他大多數猩猩動作很多,當中走路的姿勢就需要演員學習。猩猩的手臂比人長很多,走路時四肢行動的姿態,人類演員需要在手上套上延長的支架才能完成,同時還要彎著腰翹著屁股走路,這一行動姿勢都需要進行特訓,攝製組之前還特地請來太陽馬戲團專門訓練猩猩的團員來教導演員們模仿猩猩。 《猩球崛起2》幕後花絮曝光後,演員們彎腰扮猩猩在森林裡穿行的片場照片,光是看照片都能感受到演員有多累。
當然,畢竟物種不同,演員扮猩猩動作再像,嫁接到數字猩猩身上都很難完全自動匹配。這就需要後期人工細細修整。該片高級視效總監喬·雷特里說拍攝《猩球崛起2》時技術團隊已經將第一部中應用的面部解算器軟件Slover改進,頭部支架的數據被分析並用面部解算器解算,以產生一組混合形狀和麵部肌肉運動的設置。捕獲數據被進一步穩定化,再由人臉轉換為猿的面部,同時生成系統,讓動畫師調整唇形同步,修正表達,還原到猩猩臉上。
原本這一系統可以直接將人臉的表情自動替換到猩猩臉上,但出來的效果還是不太理想,畢竟人臉的五官和猩猩的差別太大。改進版的Slover則能把演員的面部表情轉換成另一種格式,然後經過過濾、驗證,再由後期人員手動調整匹配和增強效果,最終才能實現演員表演完全移植到猩猩臉上的過程。
另外,演員即使模仿猩猩走路,也不可能完全變成猩猩。後期人員需要把動作捕捉而來的數據增強匹配到猩猩身上,譬如根據每種猩猩的不同,調高調低猩猩臀部、手部等等,相當費時費力。
一個“P圖師”要幾個月時間才能把實景拍攝的畫面中把演員“P”得乾乾淨淨。
人類換成猩猩融入場景之難
大量猩猩騎馬純靠辛勤努力
完成演員替換為猩猩的過程結束後還有一項繁重的工作,那就是在實景拍攝的畫面中把演員“P掉”,替換成猩猩。比起在室內綠幕前拍攝,最後再把綠幕摳掉換成電腦製作的場景,外景拍攝當然會讓動作捕捉演員彼此間的對戲互動更加真實,但最後帶來的困難之一就是到後期如何不露痕跡地完成這一過程。在拍《猩球崛起》時,維塔公司已經部克服了這一內容,如今要做完一個有CG角色與人類演戲的場面,可以分為以下步驟:表演捕捉演員穿著特製衣服與單純演人類的角色一起演,這時系統會實時收集表演數據,通過監視屏可以看個大概的CG成品與演員演對手戲的情況,以便導演決定需不需要再演一遍。然後再拍一次沒有演員(或者只有人類演員)的場面,用於合成時候使用,因為在將CG角色替換掉之前表演捕捉演員的時候,由於體型之類的不同,很難保證能把表演捕捉演員完全P掉,這時候就需要從“空場景”中取材,用於填補“露餡”的地方了。
艾里克·魏奎斯特說《猩球崛起2》“PS”更難的地方除了電影是3D拍攝的之外,還有大量猩猩騎馬的戲。人的身形和猩猩不同,當畫面中人被替換成猩猩後,馬鞍、索具等以及背後的森林背景比例方面都要考慮。動畫師和動作編輯師在拿到動作捕捉數據後,還要手動調整猩猩不用馬鞍坐在馬上的畫面。一個“P圖師”要幾個月時間才能把人類騎手“P”得乾乾淨淨,這時動畫師才能把猩猩P上去,同時製作匹配立體環境的影像。這份工作裡,3D只能在某些鏡頭使用,大部分還是靠辛勤努力,二維跟踪和立體置換完成的。遮罩總監昆汀·荷馬和他的團隊負責去除演員的痕跡,在立體環境生成乾淨的影像。喬·雷特里讚美說昆汀·荷馬和他的“P圖”團隊是《猩球崛起2》的一大幕後功臣。
看完一定要帮忙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