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今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快播案“刷屏。
好巧,美国人最近也在举国讨论一个案件。
它来自一部纪录片。
《制造杀人犯》Making a Murderer
烂番茄新鲜度97%。
IMDb9.3。
看这部片,会上瘾。
《制造杀人犯》看得我冷汗涔涔又欲罢不能!——《洛杉矶时报》
网飞新剧《制造杀人犯》,明星们为它着了魔——《Page Six》
片中主人公艾弗瑞(Avery)的遭遇,甚至引发推特,烂番茄上网友向白宫联合请愿。
从超高口碑到公众请愿,《制造杀人犯》,堪称现象级。
一部纪录片,到底厉害在哪?
《大西洋月刊》:
《制造杀人犯》才是现实中的“美国恐怖故事”。
影片纪录了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年轻人艾弗瑞身上,离奇的故事。
艾弗瑞智商只有70。
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做判断,管理自己的情绪。
十几岁开始就有案底。
抢劫,虐待动物,三次入狱。
一次,经不住对他有敌意的表亲桑蒂的挑衅。
艾弗瑞用猎枪对准了她。
而——
桑蒂与当地县执法部门私交甚笃。
果然,情况一边倒,艾弗瑞被判危害生命安全罪,重罪犯持有机械罪。
虽然最后躲过牢狱之灾。
但他留下了这张为日后埋下祸根的入狱照。
1985年的一天,22岁的艾弗瑞,突然被指控强奸一位家世优良的白人妇女。
迅速被捕。
然而,整个定罪过程,疑点重重。
比如——
艾弗瑞的相貌与受害人对凶手的描述,严重不符。
但警方却用艾弗瑞之前的入狱照,描绘出了疑犯像。
并有意引导受害人进行指认。
同时,至少有22个目击证人,证明艾弗瑞不在场。
但警方充耳不闻。
法庭判艾弗瑞入狱32年。
更讽刺的是——真正的凶手继续在外作恶。
直到18年后,因为一次意外,警方重新找到与当年案发现场吻合的DNA证据。
才证明凶手不是艾弗瑞。
他终于沉冤得雪。
但——
艾弗瑞的故事远没结束。
出狱后,他准备状告当地执法部门,要求索赔3800万美元。
可官司还没打完,他再次锒铛入狱。
罪名是,谋杀了一位女摄影师。
这时离他刚从监狱出来,不到两年。
这次的定罪过程,比上一次更荒唐。
当年涉案的警员违令参与调查。
红笔圈出的,是违规进入犯罪现场的警察。
每次在他进入现场后,都会有新的证据被“意外发现”。
荒诞至此,艾弗瑞的一级谋杀罪,仍被判成立。
当人性之恶钻进司法体系的漏洞,肆意捉弄弱势群体。
现实,充当了最牛逼的编剧。
《制造杀人犯》按网飞(Netflix)的播放方式,一口气公开一整季。
美国人的观后感:
IMDb:我看完《制作杀人犯》已经一周了,它在我心里依旧挥之不去。
Bustle网站:十六位明星看此剧也停不下来。
好莱坞男星克尔顿·海恩斯(曾出演《少狼》)公开致敬主创人员。
认为《制造杀人犯》是他所见过的最佳纪录片。
必须感谢两位不放弃的导演。
所述案件时间轴横跨三十年,情节曲折,疑点重重。
其中还涉及大量对司法部门的报道。
绝非易事。
《制造杀人犯》的创作,花了十年。
两位导演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
两位女导演分别是Laura Ricciardi(左) 和 Moira Demos(右)
2005年,《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曾遭冤狱18年的艾弗瑞,再次被控奸杀罪的新闻。
当时还是电影系学生的她们,敏感地意识到这个案子的重大疑点——
要求巨额赔偿的艾弗瑞,和县执法部门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显而易见。
在了解到威斯康星州允许媒体工作者,在庭审室接触并观看案件录像资料后。
两位主创去当地工作生活了两年。
在大量的采访、调查、实录和卷宗资料中,一路跟进。
开始了十年创作期。
正式拍摄刚开始,她们就遇到了难题:
由于案件主角艾弗瑞已经入狱,这部关于艾弗瑞的纪录片,根本无法对他进行实拍。
她们只能通过整理几千小时的新旧电话录音、录像资料,还原真相。
因此我们看到的记录片中,艾弗瑞真人从未入镜,却以声音贯穿始终。
创作期间,她们的经费也严重不足。
赞助是一点一点续起来。
但最困难的,不是这些。
在接受《Buzzfeed》访问时,她们透露,拍摄过程中,当地政府曾试图破坏拍摄。
当地政府的确做出过过分举动,曾试图破坏她们的纪录片。2006年秋,政府试图传审她们的录像资料。
剧组不得不请来律师。
这件事让导演意识到,尽管威斯康星州对媒体工作者非常宽松。
但执法者和掌权人,却并不友好。
她们没有被吓退。
依然实打实地,通过展示电话录音。
法律文件、新闻报道。
犯罪现场照片。
一对一访谈,偶尔会有对艾弗瑞家废车场的航拍。
力图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艾弗瑞案。
并把它层层推进,悬念迭起。
神作。仅仅靠剪辑已有的实录素材就能做到层层推进悬念迭起,导演的才能值得肯定。
然而——
影片刚拍完,仍被主流传媒嫌弃。
所有的电视台,包括HBO,都拒绝放映。
幸而最终落户网飞。
一鸣惊人。
Youtube显示,第一集的观看人数超过67万,相关视频搜索结果约14万条。
Twitter上引爆话题。
CNN报道,《制造杀人犯》有36万粉丝在网上为艾弗瑞请愿请求赦免。
社交网站上主流媒体也全部出动,跟踪并报道白宫方面对请愿书的回应。
《华盛顿时报》、《时代周刊》、雅虎、ABC,都对此进行跟踪报道
如今,艾弗瑞已经在监狱里度过了又一个十年。
无辜与否,我们无法得到定论。
事实上,纪录片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命题——
《制造杀人犯》。
艾弗瑞究竟是不公正的体制改造出的杀人犯,还是当年的利益相关者捏造出的杀人犯?
对艾弗瑞案的所有人证物证了如指掌的两位主创,没有也无意回答这个问题。
从一开始,她们就不带任何观点,公正客观地展示所有正反两方面的证据。
包括艾弗瑞年轻时的几次犯罪记录。
但从片中,我们能确认的一点是——
司法部门的执法不当和裁决不公。
这毫无疑问。
片中当地警察对艾弗瑞智商只有69的侄子的诱导逼供,触目惊心。
侄子:我不知道,因为我什么都没做。
旁边的警察却一直说:你在说谎。
随后侄子被迫写出供词。
警察一直提醒:你有没有写漏什么?Teresa(受害者)在不在里面?
直到侄子终于(在警察的要求下),画出受害者“现场图”。
警察才罢休,打电话给上司:他招了。
关于拍摄本片的目的,两位主创回答是:
要揭露这样的事实,即有漏洞的司法体系不仅无法保护无辜的人,反而会为权贵所用,沦落为他们挥舞在手中的武器。
如今,白宫方面虽然已正式代表奥巴马政府,驳回了民众对赦免艾弗瑞的请愿——
因为“总统只能赦免联邦罪犯,不能赦免州内罪犯”。
但,《制造杀人犯》的使命已经完成。
通过镜头探触到的疑问、利益冲突和人为恶意,让美国网友对自己国家的司法公正,深深质疑。
“先不论Avery是否真的犯罪,这部剧有力的揭露与挑战了国家暴力机关和司法体系···”
而我们看完后的感想是——“呼格案”。
美版呼格案。
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某厂年仅18岁的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的凶手。
案发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
立即执行。
呼格吉勒图
案件同样疑点重重。
犯罪现场的凶手精液神秘失踪。
用于最终定罪的笔供,前后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初审和复审中,法院仍判定呼格就是杀人凶手。
直到事情过去18年。
2014年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终于沉冤得雪,却与真相阴阳两隔。
然而,面对这样的大事。
我们只是在几个法治新闻频道,看见过相关报道。
在走向司法公正的过程中。
不管哪个国家都可能制造过艾弗瑞案,呼格案。
有的国家出现了《制造杀人者》这样振聋发聩的纪录片。
有的,还一片沉寂。
美国移民投资微信公众号
美国移民投资微信号:mgymusa(长按可复制)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一键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