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结束,offer季到来。如果你的申请的学校全都放榜,那么无论你是已经拿到满意的offer,还是结果不尽如人意,除去那些被拒绝的学校,我们都该要想想去哪间学校了;如果你还有在等待的学校,希望你能收藏这篇,之后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多多少少给你提供下帮助。
官微君曾经走访美国一些名校,对美国的大学感触很深的一点是,觉得每个大学都有它本身根深蒂固的性格,从你进入校园就能感觉到,不同的校园文化,还有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那种性格就像是一种胎记,让你走近它时,可以听见它的宣告“你现在的看到的,就是我的风格。”
就广义而言,所有的留美中国学生,因为人的不同,所以4年里实质上收到的教育与收获都是千差万别的。官微君认为,选校的重要性远远不是看个排名或是道听途说下某某学校的哪个专业更好,就草草决定“那么就选这家吧”!
正确的选校往往要比多收几个offer来的重要,根据官微君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必要提出来,作为近期同学们考虑的因素。提前了解情况,避免很多同学自认为选了一所正确的学校,却上过很长时间的课才发现,“哦原来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当然人的想法会随着进入大学的时间和经历不断变化,但选offer时做做功课可以降低你未来不满意的风险。顾问们能提供给你的,只能是学校的优势和劣势,而你与学校的磁场到底合不合,只能靠你自己去探索。
首先要考虑的,是校园文化。
之所以把校园文化放到第一位来讲是因为,这个因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在入学前是最不care的,但实际到了大学你可能发现这将是你今后能否过的快乐,能否在学校更好的学习及与人交往的重要因素。
如前面所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性格,如果你能很好的找到与你的个性兴趣思想相符合的学校,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真的是很幸运的一件事,而这些东西都是很多排名及粗略的学校介绍所不能提供给你的。美国学生有一个习惯,在申请季的时候家人会抽出时间来开车带着孩子去不同的学校参观,或者参加overnight program,(也就是在学校跟那里的学长一起生活一天,试听一两节课)。在TTL也是有很多学生有过这样的动作,比如JH,在申请当年的暑期,和母亲走访了很多美国的大U,LAC,也看到了许多,你在任何排名和学校介绍里了解不到的信息,所以,在暑假期间,如果人在美国读高中或者有条件的学生一定要抽出时间去一些你感兴趣的学校看看,体验一下,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跟那里的学生有所交流,才是你了解学校的真正开始。
在官微君和从前的学生聊天的时候了解到,美国学生对很多中国学生在新生报到的那一天才是第一次到学校的行为感到很诧异,并且说”真是很难想象你没来过这学校就直接上学了”。当然,大多数中国学生远隔太平洋,很难说服他们仅仅为了Campus visit而花费机票办签证什么的,因为很多学员都是嫌麻烦。可是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渠道去了解这所学校了。
如果退而求其次,实在没有办法飞到大洋彼岸了解校园的话,在CUUS 论坛(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 The United)会有一些老学生的精华帖,但可能会比较片面。相比较而言,College Confidential上的评价较为中肯,它的信息来源广,除了各国的国际生,还有美国本土的学生,有很多关于学校的学生群体信息和Student type(学生类别)。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尽可能地咨询你所感兴趣学校的学长或学姐,官微君曾经试着问过一些学校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很友好的回复你。总之,尽力了解你所想去的学校。个人认为,要尽可能多渠道地去了解学校,才会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因为很多中国学生为了“保护自己学校名声”,在对新生介绍学校时总是讲学校的优势而对劣势避而不谈,对这些说辞大家应该有自己清醒的认识,要有自己清晰的判断。
第二.Student Type(学生类型)
大学里面有两件事很重要,读什么样的书,接触什么样的人。要看这个学校是否适合你,根本上来讲就是你跟学校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跟同学是不是一路人。比如把一个朱丽叶音乐学院的学生放到Georgetown University跟未来的政界精英一起,这四年必然将会相当煎熬。关于student type这一点,很多公立大学没有私立学校明显。美国的学生在申请学校时会申请certain type of school,就是也许排名看似跨度大,但实际这些学校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属于一类学校,这点上,可能中国学生会把常春藤申请个遍,但殊不知Cornell跟Brown, Princeton跟Harvard是完全不同的学校。
第三. 中国学生群体
这一点,对于中国学生少的学校基本没什么影响,但中国学生多的学校确实是个问题。官微君认为,和同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交朋友是件不错的事情,但应该有一个度,因为官微君也确实遇到过,去美国念了两年大学,口语还是老样子的学生。当你全部的课余时间的交际是跟着中国人说中文时,这其实说明你本身是有社交和语言障碍存在的,在美国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的中国留学生群,每天接触的是大量的中文,而非英文;选课尽量选没有含金量,但是很容易pass的课,那些自己有兴趣但又怕降低GPA的课程不敢选;学了一个看似容易找工作但并不喜欢的专业;最终的确是有一个学位出来,但失去了当初要留学的意义,没有语言的交流,没有文化的碰撞,新思想的吸收更是少的可怜。这样的情况是一种走样的留学状态,当初所说的留学的目的都没达到。而回国后,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又不是很明白,看着似乎像学贯中西,但最后连基本的自我好像都迷失了。当然,厉害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不在少数,他们是现今留学生的榜样,官微君所说的,是部分留学生真实的状态,对于即将要飞去大洋彼岸求学的你们,引以为戒。
第四.地理位置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是都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中国的好大学也基本在城市与市郊。美国的情况是,由于美国城乡差距小,也有很多乡村的收入条件比纽约要高,所以美国很多学生已经适应了乡村生活。学生Vera告诉我,大学中真正从纽约,波士顿大城市来的学生比例其实很小,你常会发现周围美国同学来自康州某小镇,佛罗里达的某个小城,或是芝加哥近郊。她觉得,大学坐落于乡村是件不错的事,安安静静学习,全身心融入学校生活,毕竟很多纽约这样的大城市的学校,没有住宿生活,后期就是外面租房子,去学校上课像上班一样的生活。
本科阶段,融入大学群体进入大学生活应当是青春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有很多学校所在的市郊,靠近大城市,比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DC,又或者是LA,那么这些城市应该会成为你以后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某一个城市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话,那么地理位置也应当是选校的重要参考。我们马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例子,因为我们总部离加州的硅谷很近,他认识一个学生,非常明确自己以后要去硅谷工作,所以直接在选校的时候就选择了硅谷附近的大学,哪怕他手上还握着其它优秀理工大学的offer。
区域上来讲,西海岸,东海岸,从民风文化上来讲都是有巨大差异,总之,美国是一个太大的概念,中国亦是如此,西北大漠是中国,江南水乡也是中国,最近闹得很厉害的那个摩登小岛还是中国,千差万别,要选对地方。
官微君能谈的,大致也就这么多,若大家有什么补充的,官微君可以整理好造福大众。欢迎同学有问题随时在后台留言,官微君也是有问必答。反正就是希望大家进入适合自己的学校,快乐且有所收获地度过大学时光。
温馨提示:
TTL将会在公众号上推出“问答环节”,专门为想要留学美国的学生以及家长提供很多的疑难问题解答,若您有任何的问题,请在公众号留言给官微君,官微君每周会选择5个问题解答,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