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风情--沉淀在时光中的蒙特利尔

2016年01月11日 加拿大的这些事




最早的城市史在地下

Pointe--Callire以前应该只是一个在历史学家论着中才提及的地方。在Jacques Cartier 于1535年到访并命名皇家山后,探险家香蒲兰在1611年又来到蒙特利尔岛,砍树平整了南岸一块地作为临时居住地,称之Place Royale皇家广场。不过,蒙城第一个永久居民点的建立却要到1642年5月17日。这天,Sieur de Maisonneuve和Jeanne Mance这两位重要历史人物,把刚刚上岸的第一批法国移民聚集在皇家广场参加弥撒仪式,以庆祝新大陆生活的开始。这天就是蒙城的诞生日,该处就是城市的发源地,Maisonneuve就是第一任市长。不过,最初叫Ville-Marie,25年后才改为蒙特利尔,并成为军事和贸易中心。此地之所以称为Pointe--Callire,是因为蒙城第三任市长De Callire曾经于1688年在此建造私家住宅。1701年,30个土着部落首领和新法兰西总督也是在此签约Great Peace of Montral,结束了战争。

在玛丽村时期,Pointe--Callire位于圣劳伦斯河和Little Saint-Pierre River的交汇处。后来随着人类活动和地理变迁,圣劳伦斯河岸前移了,Little Saint-Pierre掩埋了,Callire的住宅消失了,城市早期史悄悄地藏了起来。直到1980年代,田野发掘和考古才得以让城市早期实物重见天光:发现了玛丽堡垒,St. Anne's Market 和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Province of Canada等遗址。1992年,在蒙城狂热庆祝自己350周岁时,Pointe--Callire以博物馆的形式,作为庆典的纪念标志而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Montral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History。


主楼peron是一栋熨斗大楼,似航行着的轮船,尖端有塔楼可眺望圣劳伦斯河。设有接待大厅,多媒体剧场和Where Montral Was Born蒙城历史永久陈列馆。当走入地下室,似乎闯入考古发掘现场迷宫,一个个遗迹再现了几百年前的历史,见证着蒙特利尔的过去。地下遗迹有皇家广场、军事堡垒、第一个白人天主教墓地和古代下水道等。在考古堆积泥中还发现14世纪印第安人的工艺品和捕鱼工具遗存。博物馆还拥有附近的几栋遗产建筑:Ancienne-Douane 楼,国家银行和Youville泵站等。博物馆馆长曾对此颇为自豪地解释道:“蒙特利尔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它在北美众多大城市中脱颖而出。它的历史,就埋藏在城区的地下,地下的老城就是蒙特利尔的瑰宝。”可以讲,这里是老城游最合适的起点。


马厩里的餐馆


博物馆西侧的长长街心花园Place D'Youville,其身下就是Little Saint-Pierre 河。河 在1832年被埋,河道用作大型地下废水道,地面则建为St. Anne's Market。Province of Canada的议会大楼曾于1844年设在这里,但最后在1849 年被一伙愤怒的暴徒烧毁。现在只有高高的Pioneers' Obelisk开拓者纪念碑矗立花园中央。公园一端是Centre d'histoire de Montral,设在建于1904的前消防站,为安妮女皇时代风格,通过声像,照片和文字介绍了蒙城历史。

街心公园南侧有一排带有拱形门的两层石砌建筑,为蒙城着名餐馆Gibbys所在地。被称为Youville Stables,是因为200多年前院子中央曾经有马厩。走进拱门,会发现别有洞天,一圈都是同样风格的长条石屋,犹如古堡。石屋建于1740年,1967年成为老城第一个修复的古建筑。这组称为马厩的古堡是一个叫The Grey Nuns'General Hospital建筑群的小部分。这是蒙城第一家公立医院,最早部分结构可追溯到1693年,现存大部分建筑建于1765至1850,是老城第二古老建筑。整个建筑群属于Grey Nuns,其创立人Marguerite d'Youville于1982年被封圣,是加拿大出生公民中第一个。Grey Nuns至今还继续使用这些建筑。不过,医院所属教堂的东墙因扩路而拆掉,西部墙还在,并在1990年代建成小公园。公园看上去不错,树有铭牌,颇有废墟古意。废墟旁的Marguerite博物馆,正是她平日接纳穷人和最后去世的房间。老城,乃至整个蒙城最老的建筑,当属Saint-Sulpice Seminary,这座神学院建于1684-1687年间,如今还在授道 。镶嵌在门楼上的巨型时钟,于1701年制造,是北美最古老的公共时钟。神学院的邻居就是蒙城最大的旅游景点:圣母院。

席林迪翁的结婚教堂


到蒙城飞看不可的Basilique Notre-Dame-de-Montreal圣母大教堂,和修道院毗邻,像华丽的交响乐让人赏心悦目。这是北美最大最为重要的教堂之一,为新哥特式建筑杰作,建于1824至1829年间,可容纳大约5000人。教堂的整体设计为四方型,外表宏伟壮观,庄严肃穆,有巴黎圣母院的影子。双塔高60公尺,西边的塔上挂有北美最大最古老的巨大时钟。

教堂内部装饰,富丽堂皇,精美绝伦,但又不失庄严肃穆。步入期间,先是给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印象,随之即来的则是心灵的震撼。穹顶,不同于一般教堂的淡蓝色,而是让人迷恋的深蓝色,并配有紫色、红色、银色和金黄色的色调搭配,还镶嵌着以纯金打造的星星,泛出神秘的色彩,宛如星空般美丽。自玻璃窗射入的自然光,恍如浮动的几百支烛光,钴蓝色柔和灯光,使人仿佛置身于浩瀚苍穹,让人有经历天路后到达永恒终点的宁静,神秘,圆满和慵懒,给人以无穷的内心力量。教堂内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谓是完美的艺术品,让人赞叹不已,比如:彩绘玻璃、玫瑰窗、壁画、胡桃木雕、盘旋蜿蜒而上的楼梯,烛台,考究的祷告椅等。这儿的彩绘玻璃,有别于一般教堂里单纯的圣经故事,还描绘了350多年的教区历史。教堂内的管风琴则由5,772根管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席琳迪翁的婚礼和特鲁多总理的葬礼均在这里。

教堂后部有一处小礼拜堂Sacre-Coeur Chapel圣心室,为现代设计,也是美轮美奂,金碧辉煌,是当地人举行婚礼的首选地,昵称其为结婚礼堂。附设的宗教博物馆展示了宗教艺术之美,以精美的银器和祭服等为特色。

蒙特利尔Basilique Notre-Dame-de-Montreal圣母大教堂前的空地是Place d'Armes兵器广场,由石板铺就。最醒目的是广场正中的青铜立像,1895年树立,主人就是蒙特利尔奠基人和首任市长Sieur de Maisonneuve,为戎装上阵,带领法国军队打败易洛魁人进攻并取得胜利的形象,脚下是城市建设的功臣和战斗对手印第安人。旧时,这里就是他率领法军和土着战斗的地方。

蒙城最神圣的地方

Place d'Armes兵器广场经过300多年的演化,才呈现出如今的样子。1693年初建时,被称为皮草广场,因为这里进行蒙城最主要的贸易皮草生意;1721年改名为兵器广场,是因为兵器交易占多数;从1781到1813年间,这里又成了一个干草和木材的交易市场;直到1836年,市政府将其改建成一个维多利亚式花园;直到1960年才定型为如今的样子。可以讲,作为老城曾经的心脏,面积虽小,却见证了昔日蒙城的发展和繁荣,自然也成了蒙城人最神圣的地方之一。广场周边均为历史地标,除了圣母院,值得欣赏的有BMO蒙特利尔银行大楼。这是于1847年仿照意大利罗马万神庙式样而建,有立柱穹顶,内部奢华,设有货币博物馆。

圣母院北侧的Saint Sulpice街上有许多店面和橱窗设计得非常漂亮的礼品店和餐馆,比如圣诞礼品店Noel Eternel就常吸引游人合影。往东行不远有一条步行道Le Royer街,蒙城的首批居民之一 Jeanne Mance曾在此开设了加拿大历史上第一家医院,联邦政府有铭牌纪念。步行道上满是花坛,此间陈列着各种雕塑。两侧均是石砌多层楼房,建造于1860-70年代,非常结实精美,曾是仓储和商店,现在是办公和居住。拐出一小段路,就到了蒙城法院楼群,共有三栋。 155号老法院建于1856年,下半部是新古典主义,上层和穹顶是后加的;100号大楼建于1925年,又回到了古典主义的简单,值得赏析一下立柱。法院背后的大型公共绿地Champ de Mars,是蒙城唯一可见旧日城堡遗迹的地方。

戴高乐曾在阳台振臂高呼

有一栋五层石砌大屋和法院相邻,绿色青铜顶,象法国绅士一样优雅庄重,这就是Hotel De Ville市政厅。大楼始建于1872年,为拿破仑三世建筑风格,是法国当时的流行式样。不过,1922年一场大火将大楼几乎烧成废墟,只留下部分外墙。受命重建的建筑师,以法国图尔市市政厅为原型设计,不过屋顶采用装饰艺术风格。大楼有定时导览,自助只能参观大厅和一楼议会堂。 不过受游客瞩目的是正面大门上方的阳台。1967年的6月2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在这里向楼下的法裔振臂高喊出那句非常敏感的话:“Vive le Quebec libre魁北克自由万岁!”。从而掀起魁北克人心中的独立狂澜。戴高乐也没有预计到,自己的一时激情会使蒙城从此走入动荡时期,经济渐入低迷,把加拿大第一大城的名头拱手让给了多伦多。

和市政厅隔路相望的是Chateau Ramezay Museum。这栋长条平房为时任蒙城市长Claude de Ramezay于1705年建造的私邸。1775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为美国革命大事曾来此住过。业主和用途经常变动,直到1895年转成了博物馆才稳定至今。其丰富的藏品有手稿、书籍、画作、家居、民俗物件等,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土着史前到现在的蒙特利尔,甚至魁北克历史。拥有的小花园,欧式风格,布局精巧。

在同一条路不远处,就是Sir George-tienne Cartier的故居。这位Cartier是加拿大联邦之父,19世纪重要政治家。如果没有他的努力,魁北克不可能成为1867年第一批加入联邦的省份。这栋新古典主义建筑,落成于1837年,由两个单元楼相连,中间拱门马车道合用,是蒙城众多维多利亚时代优美建筑遗产之一,现为联邦文物单位。Cartier家族在1848-71年间在东西两楼都住过。西侧故居的内饰美轮美奂,包括装潢和家居等,参观其一间间房,可以感受到1860年代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形态和习惯。自然也少不了这位联邦元勋的生平陈列。

杰克卡帝尔广场的玫瑰人生

该回到法院和市政厅间的Place Jacques Cartier了。不过这位蒙城发现者的卡帝尔和联邦之父的卡帝尔是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广场是老城的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像欧洲小城镇的中央集市广场一样,充满生活和休闲双重性格。这广场其实就是脱胎自历史悠久的露天集市。最初,这里有一座建于1720年代的时任总督私邸Chteau Vaudreuil,可惜毁于1804年的一场大火。于是一帮商人买下了土地,并免费拿出一长条坡地给政府,条件是只能做公共集市,于是New Market便形成。1809年蒙城市民在集市中央树立了19米高的Nelson纪念柱。Admiral Horatio Nelson是英国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的着名海军将领及军事家,曾在多场重大战役里胜出,在指挥的最后一场胜局Trafalgar战役中带领英军打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但是自己也中弹阵亡。立柱底座四面分别刻有三个浮雕和一段献词。浮雕的场景就是他获得大胜的几场战役。Nelson柱屹立至今,一直是广场的标志,不过在法裔聚集区树立战胜自己母国的英军将领纪念碑,还是有许多杂音的。或许正是如此,广场在1847年用法国探险家的名字重新命名。

历史总是乏味沉重,现实才是轻松多彩。看看广场的实景就可以明白。长条形广场的两侧是店铺,有客栈、餐馆、酒吧、画廊、礼品店、露台卡座,少不了醒目别致的招牌。这些店铺房都是1850至60年代的建筑,和周边街区的房子一样都是受集市建立影响而建造的商铺,如今的侧墙上还依稀可辨昔日商号的大写字迹,比如“Hotel Nelson”。天气暖和晴好之时,广场中间犹如花市,会有许多艺术家摆的摊位,画脸谱,画漫画。赢得大声喝彩声的都是杂耍,滑稽演员、街头表演艺人,非常精彩专业,其实太阳马戏也就是如此走出来的。石板路上还有观光马车,在欧式旧街灯的映衬下法兰西氛围浓厚。横档里有一段很短很窄的街,叫Rue Saint-Amable,不过大家都叫它Rue des Artistes,街边是一熘接连不断的画摊。画家被挂着的画包围,有的坐着给游客画画,有的静坐读书。当“La vie en Rose”在手风琴声中弥漫而来时,谁会说这不就是玫瑰人生。

广场的地势呈缓缓倾斜,市政厅这头是制高点,视野低处的尽头是圣劳伦斯河。广场北端位于法院和市政厅间部分叫Vauquelin Place,树有英法七年战争期间法军着名将领Jean Vauquelin全身立像,和英军将领Nelson的雕像四目相望 。其实,这正是持异议的法裔居民对Nelson纪念柱的回应和回敬,看来有点小鸡肚肠。广场东侧的Place De La Dauversiere,为现代设计的微型花园,在市政厅路对过,是拆掉1850年代古建筑而成,以蒙城另一奠基人命名。园中树有Jean Dra'peau像。让卓博曾两次当选蒙城市长,尤其是第二次就任后,在位长达26年(1960-1986),对市政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奥运场馆所遗留的巨额债务,也使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老城有许多一块块石块铺就的大小马路,最美的是Saint Paul,位于广场坡底,曾长时间为城市主街,两旁的店铺风格迥异,毫不掩饰地展露着浓浓的欧洲建筑痕迹和风韵。许多建筑均为19世纪的是仓储,现在为服装、酒吧、餐馆、礼品店、艺术家工作室、夜总会、爵士俱乐部,甚至住宅,艺术氛围非常浓厚,游客总是熙熙攘攘。还有马车载着游人哒哒哒走过。圣保罗和圣丹尼斯的路口,有一栋新法兰西最漂亮的城市建筑,叫Pierre Du Calvet House,建于1725年。石墙、烟囱、陡峭的屋顶、红色的门窗框,简朴典雅优美。Du Calvet是加拿大历史名人和美国革命支持者。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华盛顿的使节逗留蒙城时曾到此开过会。

庇护蒙城的水手教堂


小旅馆边的老教堂叫Notre-Dame-de-Bon Secours Chapel。顶部有一座圣母金像,对着圣劳伦斯河张开双臂保佑出行的水手们航海平安,欢迎游子们顺利归家,似乎默默庇护着航海时代的整个蒙城。自然,圣母像也成了水手们的信仰支柱,他们喜爱出海前到此祁求平安,心存感恩的海难幸存者还会带来船模挂在天花板还愿。这就是水手教堂别名的来历。教堂是由蒙城第一位教师Marguerite Bourgeoys发起创建的,1665年先建了木头的,1678年又重建为石砌的,现在是蒙城最老的石头教堂,最有纪念价值的教堂之一。玛格丽特住过的房间现布置为博物馆,陈列着玛格丽特生前摆设和艺术品,解说着教堂历史和主人生平。教堂的彩色玻璃,壁画和雕像非常华丽。沿着螺旋式楼梯到塔顶,可以远眺老城和圣劳伦斯河。

一步之遥是蒙城地标建筑Bonsecours Market,为蒙特利尔盛世的标志,也名列加拿大建筑史上十大最精美建筑遗产。这座古典复兴式建筑,建于1847年,受都柏林海关大楼设计影响,不过也混杂了其它建筑元素,比如门廊就是希腊复兴建筑式样。主体是地面3层,长条形,呈对称,建筑标志是中央那漂亮孤傲得晃眼的银色穹顶塔楼,像圣劳伦斯河岸的灯塔,也犹如老城的卫士。门前的圆柱是在英国用铁浇筑再运来安装的。作为城市中央集市的一百多年里,还是城市文化社会活动中心,Province of Canada议会大楼和蒙城市政厅也一度设在此地。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在集市的维多利亚音乐厅演出过。1964年经过翻修后,集市转型为蒙城当地手工艺品的设计买卖场所,主要经营皮草、服装、珠宝、家具、手工艺品、水晶等,有许多很有魁北克特色的纪念品。

旧港,凤凰再生


老城傍河港而居,是经典的城市发展模式。跨过集市前石板道路de La Commune,就是蒙城Old Port老港。远在最初和土着的皮毛贸易时代,这片河滩就是交换水运的场所。1670年,为了因应贸易的发达和运输,开始正式建造码头。在19和20世纪,蒙特利尔港口就行了多次扩建及设施更新工程。1962年老城指定为历史保护街区和经济结构调整后,港口开始动迁。1977年老港的开发利用工程开始进行,1992年完工。

现在,老港是一个大型公共空间。港口和老城间的铁路拆掉了八股中的两股道轨,建成了长达2.5公里的带状湖滨公园,铺有草坪,筑有花坛,辟有水池,设有步道,安置有雕塑等公共艺术,也常有跳蚤市场和节庆。港区则保留了一些码头和仓储等工业遗产,修复了钟塔等古迹,新建了水景,增设了游轮,小火车等许多游乐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水上冰上娱乐为特色,主要活动有每年一月二月的电声音乐舞蹈节Igloofest 和每年6月科技节Eureka Festival。


Clocktower Quay是因白色钟塔得名。建于1922年的钟塔,是为纪念一战中的阵亡水手而筑,是老港最著名的景点,是远眺圣劳伦斯河大桥和圣海伦岛的好望角。站在塔顶可以一览辽阔的大河和城市天际线。钟塔为水泥结构,有大小两座,为装饰艺术风格。码头上有一座看似破旧的金属搭建的仓库,是保护的工业遗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仓库里的The Shed 16 Labyrinth,是一座男女老少皆爱的巨大室内迷宫。走迷宫要爬障碍物,滑梯梯,钻洞穴。黑黑巷道里,神秘,惊奇,还有海盗气氛。要注意的是,迷宫的线路每周会变更,可不要犯经验主义。

Jacques-Cartier Pier则是太阳马戏团的表演地,黄蓝相间的帐篷就是见证奇迹之处。两旁均是游轮、喷气游船、沖浪快艇、钓鱼船和私人游艇的码头。其和钟塔码头间的水域是Bonsecours Basin,一个水上公园,有漂亮的凉亭,人工沙滩,椰树似的遮阳伞,夏天有脚踏船,冬天可以熘冰和冰上滑Canoe。

老港最热闹的地方是King Edward Quay,因为设有蒙特利尔科学中心和8层楼高的Imax电影院,以及长长的食摊和店铺。码头高高的,向大河深处延伸。两侧是游人最喜欢小憩的地方,坐着,夏天可以乘凉,秋天可以赏枫。就是光坐着,也是心旷神怡。西望,不远处就是老城游第一站Pointe--Callire,会让人有一种现实和历史奇遇的虚拟错觉,也让老城游的圆环完美闭合。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