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对话里点缀上各种绘文字(emoji)小表情,这已经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些小黄脸表情图标早已传遍了整个网络,甚至被人们用来写诗、写小说。
不过,表情图标并不是总能让交流变得更融洽——比如说,来自老妈的消息里可能会加上在她眼中显得温柔可爱的“微笑”表情图,但在你眼中,同一个表情却早已是“呵呵”、“慢走不送”的代名词了……
早已不再代表“微笑”的一个表情……
更糟糕的是,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中,同一个代号的emoji长相还差别很大,发送者和接受者看到的emoji可能根本就是两个样,这样还会进一步增加误读。emoji一个用不对,友谊的小船搞不好说翻就翻,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啊!
作为一种“图形文字”,emoji图标和文字符号一样有自己的Unicode编码,以及对应的文字描述。比如说这个符号,它对应的编码是U+1F60D,文字描述是“心形眼睛的笑脸”(Smiling Face with Heart-Shaped Eyes)。
按理说,有了这套编码和“官方描述”,emoji的意思就会固定下来,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Unicode编码只用文字描述了emoji,但却没有规定它到底要长什么样。很多平台都会把通用编码对应到自己设计的表情图片上,同样的一条消息,可能换个地方一看表情图的长相就完全不同了。
这些表情图标编码都一样,长相却相差很多。
研究者们从感情色彩和语义两方面调查了人们对emoji的理解分歧。他们招募来304位受试者,让它们对随机抽选的常见表情图片进行解释,并对它的情绪色彩进行打分(-5分为最负面,+5分为最正面)。对22个常见emoji(每个选取了5种不同的版本)的调查显示,人们对同一个表情图的解读分歧就很常见,如果再算上版本差异,分歧就更加严重了。不少受访者甚至认为,苹果版的露齿笑图片表达的是偏负面的情绪。
换个平台,情绪就变了。
甚至就在同一部手机上,同一条信息都能被显示成截然不同的样子……
再看看这些:
1、坚持
苹果:我在努力!
谷歌:啊啊啊啊,我受不了啦!
三星:呃呃呃,牙齿不错!
2、嘘
苹果:天哪真的吗!
谷歌:我的嘴老严了!
三星:嘤嘤嘤!
3、疲惫
苹果:啊啊啊!
谷歌:我。。。尽力了!
三星:已累si!
4、尖叫
苹果:不——!
谷歌:天啊啊啊啊!
三星:灵魂已出窍!
5、生气
苹果:什么鬼,老兄?
谷歌:我去。我不喜欢。
三星:真心不爽!(不哭,不哭...)
6、满眼爱心
苹果:色色的
谷歌:好喜欢
三星:哇哦...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