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胖友圈,看到了一组KINFOLK的摆拍图。
清新指数:★★★★
文艺指数:★★★★
视觉舒适:★★★
整体美感:★★★
既然都看到了,那么今天就来写一写。我对KINFOLK的直接感受既没有达到过视觉迷恋,也没有跌破至审美疲劳。拿了好几年摄影届奥斯卡的最佳配角奖的它,为文艺青年的白内障照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此处应有掌声。
KINFOLK volume.15
2011年,KINFOLK正式创刊。
第一次见到KINFOLK是在南京某咖啡馆,那是KINFOLK的第一期。集美貌与清新于一身的它成功勾引了我,看起来逼格炸裂。主要还是肤白穿得少,在一众花里胡哨的杂志中脱颖而出。
KINFOLK volume.1
杂志背面写着,这是一本“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主编Nathan Williams生活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他之前没有任何办杂志的经验,最初的想法是想把平日与朋友或家人聚餐的舒服生活方式通过杂志告诉更多人。于是Nathan就和一群通过博客认识的艺术家、设计师一起规划,做出了KINFOLK。
在KINFOLK创刊初期,我只能靠淘宝买到它,绝无盗版。虽然小贵,但看在内容和厚度上,作为季刊的它还算担得起价格。
在墨尔本买就很方便了,满街都是卖KINFOLK的书店。我最常去的是Elizabeth St靠近Flinders Station的那一家,一是方便,二是店子本身很小(潜意识里书店就该那样),三是里面还有其他漂亮的杂志可以选。我还在那家书店买过一只毛线热水袋,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总之它是一家让你购物欲爆棚的书店就对了,以后慢慢写。
Emporium的COS店员也会时不时在店里摆几本,还挺好看。只是有几次和洋蓟放在一起,略微有那么些怪异。
对啊,KINFOLK本来就不仅是一本杂志。周末把相机、手机、钱包、钥匙、口红,还有KINFOLK一股脑塞进帆布包,才能安心出门和朋友吃brunch。
为什么要塞KINFOLK?当然是为了很快端上来的两杯咖啡或者单调的羊角包有个伴,不然照片多无趣呢?
hhh,总之,向摄影届奥斯卡最佳配角获得者KINFOLK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创刊6年,KINFOLK封面风格也在慢慢变化。对这五本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把封面贴出来给你们看一看。最喜欢的是第八期,没有之一的那种喜欢。
KINFOLK volume.4
KINFOLK volume.8
KINFOLK volume.12
KINFOLK volume.17
KINFOLK volume.18
对于非设计专业、几乎没有任何视觉训练的我来说,KINFOLK的内页美感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当然它还是在我审美认知范围内的。虽然我偏爱低饱和度的一切,但KINFOLK并没有在饱和度这件事上让我有任何不开心,即使有图片戳眼睛,也能戳得恰到好处。
最喜欢的第8期几乎每张图都戳到了我的G点,忍不住再来放一张封面。KINFOLK volume.8
摄影师Parker Fitzgerald在日本拍摄了3个主题,这组照片是设计师Rieko Ohashi大桥理惠子,也是杂志的封面。
每一张的色彩、光比,都在自然地说话,不做作的照片真是太迷人了。
传递美好生活理念的KINFOLK在悉尼做过几次线下活动,和Victor去年组织的Instagram Meeting很相似。2013年,Gaby受邀参加了在Glenmore House的那一场,她说,yuanyuan你也知道,我很不擅长social,不过想一想,那次活动完全没有尴尬,反正都是血液里有相似成分的人!
本来还想写一写KINFOLK里面的文字内容,但大多都是鸡汤式的零散片段,可看性不高。如果你把它当作一本“美丽的生活杂志”,我想那是最好的。
时隔两天我居然又来更新了,简直被自己的勤奋惊呆惹!
如果不是KINFOLK先生我们一定只能这周末才能见,所以如果喜欢这一篇,别忘了把它分享给更多人看哟。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以看到我的胖友圈里最KINFOLK的人。
祝你这周可以KINFOLK几个小时,BYE:)
文艺墨尔本
wechat ID | Artmelb
文字、影像、声音
分享在墨尔本所见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