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揭秘!中国惊天政策的谣言和真相!近八成洋奶粉将从中国消失?澳洲奶粉也不例外!?

2016年04月17日 澳洲鏡報MirrorNews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实施近一周,各种谣言与猜测刷爆“朋友圈”。“全面交税”、“没有免税额”、“所有海淘商品全要涨价”……谣言中不乏混淆概念、模糊范围的说法,也有“代购党”趁机提高价格,以“增税”之名行“涨价”之实的投机做法。记住下面这些真相与常识, 有利于爱“海淘”的你看清谣言,避免掉入陷阱。


谣言一:游客忍痛扔掉商品,也比交税损失少。真相:4月8日,新政推行第一天,一张描述为“浦东机场到处是不愿加税而弃置的商品”的图片在朋友圈疯传。随后,海关方面回应称,这张图片实际为某旅客携带超量化妆品入境被查获时海关清点估价的现场,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并非新政引发,而且相关旅客并未弃置物品。 

 



 

谣言二:“黄渤在机场海关被扣”,过海关必须开箱检查。真相:有网友爆出,4月8日后,多地机场海关严查个人行李,朋友圈里甚至流传一张“黄渤在上海浦东机场海关被扣”的照片。上海海关随后表示,检查并没有因为新政变严格,海关是执行层面,在进出关检查方面和之前并无太大区别。至于“黄渤在海关被扣”的照片也后被证实为其在法国机场被拍照片。 

  

谣言三:“出境购物买一元钱的东西也交税”。真相:新政实施以来,朋友圈盛传“现在不要出境人肉代购了,出境期间购买的所有商品都强制交税。”等说法。事实上,新政明确规定:“在维持居民旅客进境物品5000元人民币免税限额不变基础上,允许其在口岸进境免税店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连同境外免税购物额总计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所以,对于个人出境购物来说,仍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免税交易额上限保持5000元不变。 

  

谣言四:“所有跨境电商商品都要涨价”。真相:新政尚未实施时,就有“史上最严海淘税来了”、“所有海淘商品全线涨价”等说法。事实并非如此。 以化妆品为例,如果你在跨境电商网站购买1000元的化妆品,按以往规定,需缴纳50%即500元的行邮税;而按照新规,化妆品需分别交纳30%消费税和17%增值税,按暂行的70%征收后,最终要交税329元,价格反倒更加便宜了。

  

除了看清这些谣言外,明白下面几条常识,也有利于你看清此次新规到底影响了什么。


常识一:使用不同渠道购买,适用不同税收政策

  

此前,海淘的物品统一征收行邮税。此次出台实施的税收新政则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也就是说, 个人出境购物仍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享受“自用商品总价值5000元及以下免税”等政策;境内居民与海外朋友的个人快件因不属于跨境电商范畴,同样仍执行原来的政策,适用税费50元以下减免政策;个人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则执行新政,包括“限额内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等新规。 

  

常识二:个人自用进境物品超过免税额度按新行邮税征收

  

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按照行邮税税目税率征收。 

  

新政颁布同时,行邮税政策也同步产生调整,由之前的四档税目(对应税率分别为10%、20%、30%、50%)调整为三档(对应税率分别为15%、30%、60%)。在海关总署4月11日公布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到,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商品中,进口奶粉的税率从此前的10%,上调至15%;纸尿裤的税率从此前的10%,上调至30%。进口化妆品中,唇膏、睫毛膏以及粉底等唇用、眼用以及粉状化妆品税率,由50%上调至60%;而洗面奶、面霜和隔离霜等清洁护肤用品等的税率,则由50%下调至30%。 

  

常识三:算法更复杂,海淘商品价格有降有升

  

此次跨境电商税收新政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行邮税征收,而是在购物限值内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税率可以享受七折优惠。单次交易限值为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万元。二是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不再设免征额,即消费者从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商品,不能再享受“50元免征税额”的优惠政策。 

  

税改对不同品类商品影响各有不同。举例来说,对2000元以下且原来行邮税超50元的商品,如中型电器、250元以上服装、高单价化妆品是利好,对原来行邮税低于50元的食品、保健品、奶粉纸尿裤、100元以下个护等商品价格有较大影响。 

  

常识四:新税制只适用于“正面清单”内商品

  

4月7日夜间,财政部在其官网公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并与税收新政同步实施。这意味着,只有清单上的商品,能够按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进口,清单外商品仍执行一般贸易税收政策或行邮税政策。 

  

上述清单共包括1142个8位税号商品,主要是国内有一定消费需求,可满足相关部门监管要求,且是客观上能够以快件、邮件等方式进境的生活消费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


财政部4月13日晚间发文做出说明称,针对此前清单中规定的进口配方奶粉应实施注册制,给予两年政策豁免期。

这也意味着,在2018年之前,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买到的洋奶粉品牌数量几乎不会受到影响。跨境电商平台和妈妈们也由此松了一口气。


进口奶粉两年内无需注册


4月7日,配合即将实施的跨境购税收新政,多部委联合发布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正面清单”,清单共包括1142类8位税号商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

洋码头CEO曾碧波表示:“除了国家明令禁止的商品外,正面清单几乎涵盖了目前跨境电商中所有主流品类,所以对跨境电商的整体影响并不大。”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正面清单”中配方奶粉一栏中备注显示,“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实施注册而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外”,这令不少跨境电商产生疑惑和忧虑。备注中提到的注册是指未来将国产、进口奶粉均纳入注册制的监管范围,届时通过注册的奶粉品牌数量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此,财政部4月13日专门对此进行了说明。目前注册制相关法规还没有实施,目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时,暂不需要获得相关产品的配方注册证书。


财政部表示,从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包括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依法获得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届时,获得产品配方注册证书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名单,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对外公布。


  


化妆品需先取得“许可证”


另外,财政部对化妆品备注中“首次进口的化妆品除外”也做了说明。今后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化妆品,应当是按照相关规定取得许可批件的产品。

也就是说,今后未能拿到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发的化妆品许可批件的化妆品将无缘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

不过财政部称,目前,已获得进口许可批件的化妆品数量达到13.6万多种,具体名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进口化妆品”数据库中对外公布,涵盖了绝大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和主流产品,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可以选购到品牌、品类范围足够丰富的化妆品。

4月8日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新税制,跨境电商告别“免税时代”,使用“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征税方式代替行邮税。与此同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实施清单管理。

多名跨境电商负责人此前表示,非常关注“正面清单”的发布,因为正面清单决定电商的平台还能够销售哪些商品,这对电商平台的影响很大。

 


 “正面清单”规定及最新解释
  品类:配方奶粉
  备注: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实施注册而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外
  最新解释:2018年之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时,暂不需要获得相关产品的配方注册证书
  品类:化妆品
  备注:首次进口的化妆品除外
  最新解释:今后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化妆品,应当是按照相关规定取得许可批件的产品。


  


全品类平台抗风险能力强


宝宝树旗下垂直母婴电商美囤妈妈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财政部这份最新的政策说明,短期内不对进口奶粉进行注册制对于整个行业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

有机构统计,2015年全年,电商平台销售乳制品总计564亿元,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占比达到78%。

“除了继续加强奶粉领域的采购和销售优势外,还将通过申请获取一般贸易奶粉进口的备案许可资质,成为母婴行业的全牌照企业,逐步建立与各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原产地直供合作。”上述人士称,这是未来一个大的方向。

新政一周以来影响如何?京东全球购总经理邱煌表示,中短期消费者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会有比较明显的价格提升。但他强调,价格上涨的空间应该是消费者、电商平台还有品牌商一起来承担。


消费者目前登陆京东平台,会发现母婴品类、食品、化妆品,这些是有不同程度的上涨;100元以下的化妆品,也会有一些上涨;有一些中高端的护肤品还下降了。


关于“正面清单”对商品品类的限制,邱煌称全品类平台会比单一品类的平台抗风险的能力要强很多。“如果政策在品类上面有调整,我们将从一个品类换到另外一个品类。”他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钟表、乳制品这些品类税率比较高,会适当进行一些收缩;在优势品类,比如说中档价位的化妆品、还有一些食品、酒水,就会适当扩大。

  


近八成奶粉品牌将消失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我国的奶粉品牌有1000多个,注册制实施后,预计70%-80%的品牌将会消失。与此同时,线上品牌和线下品牌将同质化,价格差距越来越小,“但跨境电商在利润方面仍比线下具有优势。”


根据中国认监委公布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目前获得认证的共有70家左右。如果按照每个厂商最多保留5个品牌计算,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到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最多只有300多个;如果按照最多保留3个品牌计算,品牌数量将大幅缩减至200多个。


宋亮透露,目前跨境电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存在“二八”现象,即20%的进口品牌,如特福芬、诺优能、牛栏、喜宝等大品牌占80%的销售额;另外来自中国企业海外代工的“假洋品牌”目前多达上百个,占据跨境电商品牌数量的80%,但其销售额占比仅为20%,“注册制及跨境电商清单将使后者品牌数量锐减。”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1月1日并不是奶粉注册制实施的真正时间。


广告咨询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