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血痛教训]我所听闻的开店骗局!准备开店的一定要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帖
现在许多年轻人来澳读书,毕业后想留下来创业,我想将我听闻的故事中的经验与血痛教训分享出来,以免更多人误入歧途。
我的文笔不是很好,打字也不是很流畅,只是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希望你们能看懂。看到这篇帖子的人一定要吸取其中的惨痛教训,也将我的经验分享给周围的朋友,以免更多人受害!
在购物中心开店,首先要考虑租约的可承受性。在澳洲,购物中心租约一般在5年左右,租金是按每年5%递增的,也就是说你的预算盈利,第一年是10w,第二年将会减去房租增长的5%,再加上电费、人工费等各类费用的增长,逐年递减。如你的租约是5年,到第五年你的盈利可能只剩2w,这取决于你原始租金的大小。
所以很多人在计算盈利时是按照第一年计算的,而忽略了逐年的递减。真正的算法应该是五年的总利润加起来除以5才能计算每年的平均利润。
购物中心大多数要求你对商场进行装修,一般一个200平米的店装修大约在20w以上,外加设计费用与出样费用,可能在25w之间,五年租约期满还需重新在装修。但问题是五年后,你的租约按每年5%增长,比如第一年你的租金是20w一年,第五年你的租金将会是20w*1.05*1.05*1.05*1.05 =243101刀 ,按照这个租金,如果你的商场已经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低,购物中心又不会降低租金,你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
1、退出商场,购物中心将会要求你支付原店拆建费用。2、开店之初你投入的25w装修费用可能已经大于你五年的盈利,也就是说你五年赚的钱都无法将装修费用全部捞回。
现在很多购物中心所给的位置都是在整个购物中心中极其差的,这种位置一般的正规商店根本不屑一顾。
而很多华人皮条客(兜售租约者)却借此而盈利,将这种根本不值钱的铺面通过各种包装高价租给新来的澳洲华人,让许多华人受害匪浅,而他们却大发横利。
由于全球经济萧条,澳洲经济下跌厉害,很多实体商店已经成为一种夕阳产业,购物中心现在铺面很难往外出租,所以购物中心只要有人租,对店面使用的种类很难有所限制,比如两元店。一个购物中心可以有7、8、9家而根本无所限制,而后面签约的租金永远低于前面租约的租金,造成了一个新开店杀掉老店的现象。
而今天的新店将成为明年的老店,再次成为他人杀戮的对象。循环往复,那些开店的只能成为购物中心的贡献者,而自己所获利润是相当低的,只有那些皮条客才赚的体贪饱满,而你只是个垫背的。
以两元店为例,一个200平米的店,租金是20w+GST,装修费加设计费大约25w,营业额一年大约在75w左右,利润是40w左右,费用开销是
(1)租金20w+GST
(2)人工是6w(自己的人工不算其中,而且这个工资是低于澳洲法定工资标准,还将面临被劳工部罚款的风险)
(3)电费、银行扣费、偷窃、损耗、修理在3w左右。第一年的利润大概是是9w,第二年7.5w,第三年6w,第四年4.5w,第五年3w。
五年总利润是30w。这时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将租约再维持下去的问题,如果指望与购物中心洽谈降低租金,那只能是与虎谋皮。
如果退出商铺,当初装修的25w将分文不归,而且还面临5w的拆建费,总计30w。
刚开始时,购物中心给10w的装修费。现在看来,这10w可能是这五年唯一可能赚的人工工资,等同于每年净赚2w,如果按每周67h计算,一年的总时间是3484h,平均小时费是5.74刀/小时(还没包括工资税与公司税),这还没包括初期所投入的费用!!!
写到这里都不需再多说什么,大家在投资时应该小心再小心。我不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重蹈他们的覆辙,悔不当初,为时已晚。
从帖子发表至今,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反应,其实我只是一个高中学生,由于家庭经营着这一类的商场,所以平时偶尔略有所闻。在家庭的朋友与亲戚之中,都有很多由于开店、买店而上当受骗的。很多人把一生的积蓄都投入其中而分文无归。看着这样一群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只是想把我所听与所见的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取一点经验。
其实本文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你开店、买店时,在利润的核算上是不能用第一年的利润来进行核算的,近年来经济非常不景气,各类生意都有下降的趋势,而租金与人工却呈普遍上涨的趋势。这种反向型的走势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该引以警惕的。
所有的生意,无论开店与买店,他都存在一个成本的投入,有些是可以回收的,有些是沉没成本,比如:商场的装修,除了第一次的大笔投入外,每五年还要额外一次,这些都是沉没成本,在你计算这些盈利时应该去扣除这些沉没成本。
商场经营者的长时间工作投入,远非一般普通的工人所能比的,比如:购物中心一对夫妻的投入,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会达到130多个小时,外加许多paper work。如果除去这部分的正常工资,你的利润还剩多少?
现在很多商场雇佣工人所支付的工资都不到法定的规定,其实在澳洲这是不合法的。可能经验者有各种不得已的苦衷,但是那些打工的工人,尤其是那些新来澳洲的年轻学生与新移民,他们可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但这并不能成为你非法经营的借口。所以,在成本核算时,应该考虑到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工资。然后再去计算一下你的合法利润。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对这些初涉商场的人能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的关注
Sherry。
网友:
怎么说,房东和房客都是互相拉锯的关系。
大牌子的房客就有谈判力:比如WW,coles这些。他的品牌就是谈判力。
小的确实不行。
西方人的规则留给华人的路子就是窄:要不拿中国赚的钱被澳洲老赚,要不在澳洲华人内部自己骗自己。
很要命的是到你租约到期后,商场肯续约你的话,哪怕投入了钱装修,5年算是不赚了,起码多少能卖点钱。
我那个时候商场直接不给我续约了,隔壁银行要吃了我的店,血本无归。
所以商场是很可恨的,我现在在商场里面工作,很多很多的店其实都在亏损,而且华人老板基本都是被忽悠的。
真的十分感谢lz的好文章,教训有时候十分有益,对自己,对比人。谢谢。
申明:以上所有文字内容,均由网友提供。
欢迎订阅亿忆墨尔本微信
■ 投稿微信:e2news
■ 广告合作微信:e2service
■ 广告合作Email:[email protected]
■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
■ 搜索“ melyeeyi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