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小咪带你看世界|大熊猫已不再濒危,但庆祝还为时尚早!

2016年09月06日 慧谷移民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当地时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命运。但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IUCN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简•斯玛特说。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在夏威夷正在举行的IUCN大会上,红色物种名录专家委员会宣布更新这份名录,名录的上一次评估要追溯到2008年。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如今包括82954个种,是全球最大的受威胁物种名录。其中受威胁的种共23928种,占被评估的29%。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2015年2月发布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这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

IUCN红色名录哺乳动物评估专家卡罗•罗迪尼尼说,考虑到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在缓慢地恢复,IUCN决定将它在名录中“降级”。罗迪尼尼认为,保护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对偷猎的打击和栖息地的恢复。但是有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将会使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减少35%,这将可能它们的种群再次下降。另外,它们还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等威胁。



趋势向好,现状仍不乐观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日前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是否意味着大熊猫不需要再进行重点保护了?

9月5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发表回应声明,认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降至易危不代表建议其保护等级降低,中国还应加大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熊猫项目负责人万慧也强调,此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的“降级”不会影响到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

国家林业局5日下午的声明称,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万慧说,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栖息地的破碎化是大熊猫种群面临的最重要的威胁之一,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大熊猫保护的障碍。

国家林业局此前的声明则表示,如果降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