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招生官积蓄10年思考告诫学生:非凡成就一定要配合自己独有的节奏

2016年08月23日 美国留学妈妈圈





原文题目:Time Out or Burn Ou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作者:

William Fitzsimmons

Dean of Admissions and Financial Aid, Harvard College

哈佛学院招生和助学办公室主任威廉•菲兹西蒙斯(WilliamFitzsimmons)


Marlyn E. McGrath

Director of Admissions, Harvard College

哈佛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林•E•麦克格拉斯(MarlynE. McGrath)

Charles Ducey


Adjunct Lecturer in Psychology,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Education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特邀讲师查尔斯•杜西(CharlesDucey)


译者|常梦秋

 

大学招生办公室的招生官们,尤其是受理过当今这代学生的父母们的入学申请的招生官们,更能以独到的视角真切地观察到这两代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


当今这代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比他们父母那代要大得多,为此很多人都表示过担忧。被大学录取等同于通过得到“对”的大学的文凭,来获取成功的机会,这一想法在当今的学生群体间日益盛行。“名校”被认为是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作为哈佛学院招生官们的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助招收上来的学生最充分地利用机会,避免出现被频繁爆出的“累垮”现象,因为那将阻碍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当然,驱使当今许多学生不断向前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追求上名牌大学只是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千万富翁,运动员和流行歌手们的天价薪酬,首席执行官们令人震惊的巨额报酬福利等,都刺激着人们疯狂地追寻上述吸金职位或成功机会。当今的学生(还有他们的父母)都在拼命向这些终极人生赢家和这些人不合理的报酬看齐,比以往任何一代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都来得狂热。


压力从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

赢得人生大奖的战斗从孩子很小时就已经打响了,近期公布的一些报告甚至听上去都令人难以置信。比如说,让婴儿沉浸在古典音乐中以提高他们的智力,用电脑和“益智”玩具将路还走不稳的小孩团团包围,一些“砖家”还向父母们灌输如果不遵照成堆制定好的策略教育孩子的话,家里的娃到三四岁后就会逐渐落后于同龄人而且无药可救了。


家长们花大价钱聘请顾问帮自己家路还走不稳的小孩备战,决定孩子是否能被“对”的学前班、幼儿园或小学录取的“决定性”面试以及对小孩子玩耍时的观察,而只有进对了学前班、幼儿园和小学才能确保孩子能进“对”的初高中、大学、研究生院,乃至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这些顾问会教小孩如何在面试过程中和面试官保持眼神上的交流,之后在面试官观察自己玩耍时,如何在展现出领导才能的同时不忘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进入学前班、幼儿园和文法学校的竞争可谓超乎想象的激烈,数据表明录取率甚至低于哈佛大学的录取率。


而一旦进入了“对”的学校,学生会被学校老师、校外家教老师推着往前走。如果学业上出现困难,家长还会请来学习专家教他们如何用最高效的方法学习。制定好的学习时间表和大量操练让学生不光白天要在学校学习,回到家还要学到深夜。即使父母的初衷再好,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严酷的压力。其实,大多数父母都是为自己家孩子好,担心他们会被其他表现更优异的同龄人比下去。


过去,体育、音乐、舞蹈和其他消遣活动都是大受孩子们欢迎的休闲方式,是用来放松和解压的时间。但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训练孩子从事前述活动都是为了争取大学奖学金或专业合约。因此,孩子必须从小就开始训练,甚至一上小学就得开始。请专业老师辅导、参加相关主题夏令营,参加每周训练和比赛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几乎是他们全部的休息时间。甚至连“玩耍时段”也常常会被事先规划好,就只能和“志趣相投”的有益玩伴一起参加指定好的某些“具教育意义”的活动。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知道暑假为何物了。每天的快节奏已经不允许现在的孩子们简简单单无忧无虑地“只做个孩子”了,甚至给这些孩子长成大人的时间也少得可怜。


初高中的快速轨道

上了高中,压力骤增。学生开始专注于参加某一项活动,甚至会为此而干脆放弃对其他所有项目的追求。学生开始用自己选择的领域来定义自己,例如运动员、舞者、音乐家等等,他们的目标是要将自己新发现的天赋发挥得更加完美。


美国儿科学会曾发出警告,指出让孩子过早地专修某项体育运动可能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每诞生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背后其实都有不计其数的失败案例和惨痛教训。一些学生花在专修项目上的时间竟然与花在学业上的时间一样多。他们所在的运动队几乎每天都要参加比赛或练习,整个周末还都要用来参加客场比赛,整个暑假和其他假期还要用来参加其他全国性或国际性赛程。那些真的想成为职业运动员或音乐家或舞者的学生,甚至可能因某校专修项目较强而不惜离家千里转校就读,即使这所校的学术水平较低。


此外,学生面对的学业要求也十分严格。初中一开始就必须接受家教老师的训练,还要开始备战SAT考试(俗称“美国高考”)。到了高中阶段,备战SAT考试俨然已经变成了一部分学生的生活方式,他们拼命苦学,夜晚和周末都不眠不休。一位“对”的能辅导出成绩的SAT老师一个小时的收费可能就高达几百美金,还能在暑假期间住在被辅导学生的沙滩别墅里或住在附近。专门在暑假期间开办的SAT“补习学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而一些顶级的预科学校和大学也会开办的暑期学校或夏季课程给学生补习SAT,甚至连有些初中也开始开办这类课程。




追寻“对”的大学

专业的大学申请顾问(不管是独立顾问还是学校聘请的顾问)都会在很早时就出现在学生身边,甚至早到初中时就会介入,开始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和课外活动以便他们能进入“对”的大学。最好的结果就是,这些顾问给出的建议能帮助学生评估自身才能、目标,还能帮助他们做出一些真的能改变命运的“中期修正”。


然而,如果抱着怀疑的视角看,这些建议只是在操控学生,让他们参加海外旅游,社区服务或其他活动,只为给大学申请论文或在大学申请面试增色。这类服务的要价可能高达上万美元。这些协助学生准备大学申请的服务有的还合情合理,但有的简直就是粗制滥造或抄袭模仿。一些所谓套餐服务会拿录制好的大学申请模拟面试或带领学员参观各个大学作为宣传噱头。


从九年级(“不收取额外费用从七年级或八年级”)开始的一系列服务的要价竟超过了3万美元。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更具体的服务项目,例如提供包括“头脑风暴和必要修正”服务的论文评述服务等。这些咨询服务加重而非减轻了来自学校、社区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而这些咨询服务的“产品”,如一些过于流畅的论文,甚至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录取率,因为这种论文在大学招生环节中很容易就能被看出来。


人们通常认为竞争名校录取名额是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压力的元凶,但在我们这些从事大学招生工作的人看来,大学只是众多想要快速成功的人想实现的目标之一。“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压力,同时也增大了风险。进入所谓“对”的大学之后,“对”的研究生院以及找到“对”的工作则相继成为人们追求的下一个目标。许多人认为在进入“对”的研究生院,找到“对”的工作后便更有可能让他们居住在“对”的社区,之后就能开始养育他们的下一代了,而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使命,他们很可能需要跨越过更多障碍。


负面影响

面对当今快节奏的成长步伐,一些学生明显被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继而开始酗酒或开始做其他一些自我毁灭行为。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初高中和大学中的咨询服务也越开越多。如今,就连那些最成功的学生,那些斩获各类大奖的“好学生”也会退一步反思一路走来的种种,怀疑自己付出的这一切是否值得。那些三四十岁的专业人士,例如医生、律师、学者、商人等有时会觉得自己好像稀里糊涂地赢了这场令人困惑的人生训练营。


有人说他们之所以从事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完全是出于满足其他人对他们的期望,还有人表示他们糊里糊涂地就从事了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职业,从来没停下脚步思考过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份工作。这些人通常会说他们错过了自己整个青春年华,也从没能活在当下,而是永远在追求未来某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而已。


一些早期补救措施

为了改善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幸运的是,这代快节奏成长的年轻人们自己就给出了减压和避免累垮的主意。从大学申请论文、大学申请面试,和目前正在上大学的学生交谈和咨询中,以及和老校友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现在许多学生都已经意识到了“喘息”的重要。


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喘息”方式,而“喘息”的时间可以很短也可以长达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喘息”可以是事先计划和安排好的,也可以是完全没有计划的。可以选择利用这段“喘息”时间为自己的事业、学业做准备,或者可以选择做自己想做的某些事情。最最重要的是,要从长期的压力和期望中抽离出来,利用这段“喘息”时间退一步认真反思,重新认识个人价值和个人目标,或者获得一些必要的人生经验。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们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假期、周末、工作日进餐时间或是在任何其他休息时间里,家庭中应允许孩子的一“喘息”。家庭生活构架已因父母压力日增的工作而摇摇欲坠了。其中一些自己也正好赶上过第一波“快轨”童年的父母,现在却经常因为自己能分给孩子的时间太少而苦恼。


此外,要把暑假找回来。暑假不一定非得被严格计划好的各种活动完全消耗掉,比如暑期学校、旅行项目、体育夏令营等等。虽然上述活动能从很多方面带给你很多东西,但参与这些活动也会让你因模仿、追赶那些“超级优秀的同龄人们”而感到压力倍增,而那些“非人类”往往把标准设定得也很“非人类”。


相比之下,依照自己适合的节奏开展活动会让你感到更加愉快,也会对你更加有益。过去大家都会在暑假里打打短工,这不仅能让学生们获得跟在学校里不同的体验,也能让他们接触到背景、年龄、生活阅历不同的人,这段经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心理暂停期,让他们暂时忘却紧张的学校生活,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创造诸多可能。此外,学生们需要利用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反思、去再塑造(在不受逼迫自己前行的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对自我的“再塑造”),去为了即将开始的学年积蓄力量。


选择上哪所高中(或哪所大学)不单单要看这所学校是否是所谓的“名校”或者它是否有名,而是要考虑这所学校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些节奏较慢或有不同学术氛围或课外重点不同的学校可能更适合某些学生。


利用好高三

高三这一年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同时也会充满许多特殊的机遇。美国教育部高年级委员会将高三这一年称为一个“我们需要找回曾经失去的机会”。一些高三学生选择在这一年里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会觉得这一年是他们有生之年中压力最大的一年,因为不仅难懂的课程越来越多,在课外活动中也要承担起领导的角色,还要努力申请大学,还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必须参加的大学入学考试。


选择“对”的大学并被“对”的大学录取通常会给人很大压力。学生和他们的家人会以不同方式应对这种特殊的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这熬人的大学招生过程早点结束。


虽然提前招生项目或许适合一些学生,但许多观察者都已经开始质疑是不是有太多学生都过早地开始申请大学呢。他们怀疑这些学生是否花了足够长的时间认真选择好了最能和他们的学业兴趣、职业目标以及个人理想最匹配的大学或学院。一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用“着魔”这个词去形容那些看到同学都纷纷开始申请大学,就也想把自己早点推销出去的学生,这些人并没有考虑过哪几所大学对他们来说最合适。因为怕被落下,一些学生会认为尽早开始大学申请至关重要,完全不考虑自己当下的实际情况。


我们同意这些观察家的想法,即提前招生项目并不总对学生们有益。此外,鉴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咨询辅导和其他资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提前招生项目。近些年,我校已经取消了提前招生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鼓励我们的学生以尽可能最有效的方式度过他们的高中生涯。我们希望他们能将注意力放在利用高中阶段能获得的机会上,而不是专注于“早一点儿”申请大学。


此外,这样一来,学生还能避免接触大学申请热中的那些最阴暗、给他们巨大压力的方面。但为满足那些选择走这条路的学生和家长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我校已经恢复了提前招生,我们已做出改变,鼓励家庭不是那么富裕的学生提前申请大学。我们希望所有学生都能理性对待提前招生这个选择,只有在自己真正需要时再开始行动。


一些高中会通过稍稍减少一些课业量来帮助在校的高三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此外,还会辅以社区服务、研究项目、实习等活动来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职业领域。


而大学可以通过对外宣布(并真的这么做)它们在高三结束时不会仅凭一名学生选修过多少门大学先修课程或拿到了多少先修学分,来判断是否录取这名学生来帮助它们自己,同时,也帮助他们将来要招收的高中生。例如,一些特别擅长学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学生,通常会认为大学希望他们修读微积分,但实际上修读代数或统计学或另外一门语言可能更合适他们。不论将来他们选择在哪条道路上发展,那些能够找到途径减压,并擅用高三这一年的学生,往往能更好地为在进入大学后好好利用大一时光做足准备。


入大学前或在上大学期间休息一年

或许推迟一年进入大学是最佳的“喘息”方式。近四十年来,哈佛大学一直都在推荐自己的学生考虑这一选择,事实上,哈佛大学会把这条建议白纸黑字地印到录取通知书上。通常情况下,哈佛大学每年都会有约80110名新生会选择推迟一年入学。


推迟入学收到的效果甚佳。哈佛学生在学生日报《绯红色》(2000519日那期)中写道,那些推迟一年入学的学生们觉得这段经历“太宝贵了,以至于他们建议所有哈佛学子都考虑推迟一年入学。”哈佛大学高达98%的总毕业率居全美高校首位,如此傲人的成绩可能部分归功于很多学生懂得花时间“喘息”吧。一名女学生在注意到自己大部分朋友都是一口气在哈佛连续上完了八个学期后表示十分惊讶,她感慨道,“我想他们都没时间喘口气吧。”


刚刚提到的那名女学生在她用来“喘息”的那年里跟随一家滑冰公司游历了南美洲,之后还去了一趟俄罗斯。另一个被采访的学生则表示,那年他首先在一个快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公司(就在那一年间这家公司的员工人数就由10人激增到了100人)工作,之后他花了6个月时间背着背包在欧洲各地旅行。




 “间隔年”中的多样选择

近期,哈佛一个班的学生们在“间隔年”中参与的活动涉及以下领域,包含戏曲、花样滑冰、医疗保健、考古探测、农场集居生活、语言学习、矿物学研究、传教工作、音乐、非盈利组织、儿童福利项目、政治竞选、重建学校、为残障等特殊人群提供服务、体育、打鼓、讲故事、摇摆舞蹈、大学课程及写作等。当然,此处并没有列全,只是随机选了一些写上了。而这些学生在“间隔年”间的足迹遍布以下国家和地区:伯利兹城、巴西、中国、哥斯达黎加、丹麦、厄瓜多尔、法国、德国、瓜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度、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蒙古、尼泊尔、菲律宾、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苏格兰、西班牙、瑞士、台湾、泰国、乌拉圭、美国和津巴布韦等等。


许多学生将他们的“间隔年”划分成了几个主题,包括工作、旅行或学习。不是所有学生都有钱去旅行或参与充满异域风情的各项活动的。其中一些选择在军队中服役或其他国家服务项目中贡献力量。一些选择呆在家里,工作,上上零散课程,实实习,有多出来的时间读读之前没时间读的书或开始写一部很棒的美国小说。另一些学生选择和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处,拉近忙碌的高三生活给彼此造成的疏离感。


对“间隔年”的各种反应

哈佛学生选择推迟一年入学,就如同英国学生也有所谓的“间断年”(gapyear)一样,而其他一些国家则有年数不等的兵役制。不管学生为何暂缓学习,也无论他们在这段时间中做了些什么,有过这种体验的学生都给予这段时间极高的评价。有些人说,这一年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更多的人则认为,这一年带给他们人生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许多好处都将在未来不断显现。这一年的观察和思考让许多学生在大学生活真正开始时对自己的学术计划、课余兴趣、想通过上大学获得何种无形价值以及未来可能做什么职业等问题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坚定地认为,若再让他们选择一次,他们还是会选择推迟一年入学。


然而,学习过程中暂缓一年可能让许多学生和父母感到担心。学生通常都想跟随朋友的脚步,走更安全和更熟悉的道路。父母则担心自己的儿女会因为这个决定而脱离轨道,也许就再也不会回校园学习了。学生和父母都担心“喘息”可能导致学生落后,或彻底丧失学习技能。不过这些担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高中辅导员、大学行政人员和其他协助学生推迟入学的人都保证,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将多过风险。


时不时也会有学生会因在“间隔年”中取得了某些不寻常的成就而被哈佛大学或其他大学录取,但任何人都不应为了被某所大学录取而推迟入学,这一年的时光不太会把学生变成不太合格的新生,也不太会导致他们对开始大学生活准备不足。


寻求平衡

虽然本文的焦点在于如何为当今优秀的一代舒缓压力,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够很好地应对压力的,甚至能在高压的环境下快速成长。这个非凡的时代提供的机会,是上一代(以及当今许多其他国家学生)所无法想象的。例如大学通过相关招生项目主动招收经济状况各异的优秀人才。财政援助让一大批之前由于钱的问题而无法进入高等学府的优秀学子圆了大学梦。美国顶尖大学和学院的毕业率仍保持在极高水平,学生们也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感到满意。


当今世界范围内还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才能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记住这一事实很重要。那些足够幸运能享受这项特权的人有责任利用他们的才能为子孙们创造更多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哈佛年轻的校友们已经成功面对了自从他们上大学以来就恐于面对的挑战。但他们也在不断提醒着我们,这个新世界的经济体制和格局下激烈的竞争对每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会(我们也不会)告诉当今的学生去“偷懒”或少做一些。相反,最近几批毕业生劝告那些如今还在读高中和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在学业和情绪两方面都要做足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非凡成就绝非基于对他人成就的模仿,而是基于-

1.配合自己独有的节奏

2.偶然地,或许在自己都没意识到时以新颖、独到的方式做了某件抓住时代精神的事相混合,而这类混合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


成功人士的父母通常会想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为公众产出急需的产品或观念,或碰巧抓住了时代的热潮,或(最好)两样都占。


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就成为其他人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其他人显然是无法复制那些人的成功的,因为他们的成功本身就是无法复制的。所以这个问题常会误导那些想要将自家孩子塑造成他们想要他/她取得的那种成功的父母。而这些父母的孩子,因为小,还没有自己作主的能力,加上因为小尚可塑造,通常都会听从父母的安排,走父母认定的路目。但矛盾的地方就在于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做更真实的做自己,跟从自己的内心,在自己决定追寻的领域里获得成功。


压力可能会对许多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延迟孩子找寻自我、以自己的方式实现成功的步伐。我们都有权利去钦佩马友友在音乐领域里取得的成就,但同时也应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以更适合我们的方式取得一些没那么伟大的成就:比如说,发现原始人类的骨头从而改变人们对古生物学的想法,或作出流畅的爵士乐旋律,或追踪罗马氏族的兴衰,等等。如果能将成功重新定义成实现学生自己的目标的话,父母和学生都能受益,这里说的目标甚至包括那些还没发现的目标。


累垮是努力迎合他人目标的必然结果。而“喘息”能够帮助一个人发现自己激情的真正所在。


与之前几代人相比,在当今时代里成长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这点毋庸置疑。一些学生和他们的家人都在这种疯狂的节奏中备受煎熬,另一些学生和他们的家人们则都在努力应对着,但并没有那么享受生活。即便是那些在当今竞争格外激烈的环境下还做得超棒的“快乐武士们”,在他们努力迎合那些越来越不切实际的期待时也面临着进化成“非人类”的危险。


可喜的是,学生们自己就提供出了如何最佳应对挑战的建议。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些孩子在年纪还小时就已经面对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变得身经百战了,这代人已经显得比他们的上一代要成熟、懂事、并能以最佳的姿态更有准备的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种种要求和挑战了。


他们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该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该如何应对大人和同龄人们对他们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可怕的要求。话说回来,许多学生能从这种压力巨大的生活中停下来而获益。我们希望有更多努力成为一代楷模的学生在累垮前能“喘息”一段时间。


2000年——于2011年修改








妈妈圈周末“微信群课堂

讲座主题:这样准备,你家娃新SAT也能考1500!

讲座时间:8月26日(星期五)晚8点

主讲人高娃,娃与娃教育创始人

参与方法:加妈妈圈助手(个人微信号:mamaquanzhushou)为好友,注明孩子年级、所在城市、助手将您拉到相关讲座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