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 the Gap | 欧美大学流行的Gap Year究竟是什么?

2017年04月24日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西方学生在上大学前空出一年做别的事情,这一年叫做“Gap Year (间隔年)”。间隔年的概念在近几年很热,英美主流媒体都曾报道过这一趋势,他们认为间隔年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激动人心的旅行和社会服务,还有研究显示用好间隔年可以提高学校平均分数,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中国,间隔年似乎没有成长的土壤,人们往往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就要做这一阶段该做的事情——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工作、结婚、生子,一步都不能错,最好能寻到捷径。停下学业去过一个间隔年,这样脱轨的规划恐怕会令人不解,倍感焦虑。

 

其实在西方,让学生和家长都同意从高中毕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下来,也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美国只有1-2%的高中毕业生会在进入大学前选择间隔一年,做出这一选择的学生总是得给家人、朋友甚至指导老师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不想上大学?难道不担心自己再也上不了学了?

 


什么是间隔年? 



间隔年的概念早在17世纪就已经形成,当时英国精英阶层的孩子会在教育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毕业旅行,参观和体验只在书上看到过的欧洲博物馆、建筑和时尚。到了196070年代,间隔年在英国变得更加普遍,旅行公司会向这些学生提供旅行和志愿工作的机会。

  

在新西兰,海外经历已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个人简历中的重要一笔。传统上学生会在大学毕业后外出游历,但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学毕业后就过间隔年。

 

在美国,间隔年的概念是在十多年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专门帮助美国学生计划间隔年的Interim Programs主席布尔表示,虽然间隔年还不是主流,但在美国的流行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如今很多美国大学不仅允许学生晚一年入学,还鼓励学生这么做。

 

哈佛招生官员曾集体撰写过一篇名为下一代人应该暂停休息还是累倒下的文章,他们在文章中建议中学应届毕业生应该给自己放一年假,来缓解因为中学学习和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压力。这篇刊登在哈佛招生页面上的文章估计,每年哈佛有80-110名(5%)的新生选择在入学前休息一年。间隔年是一个退一步反思自己,形成对个人价值和目标的看法,或者在一个与自己所熟悉的压力和预期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积累所需人生经历的机会。奥巴马的大女儿马丽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去年五月考入哈佛之后宣布休学一年,2017年再进入哈佛求学。

  


为什么选择间隔年? 



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和家长们不走寻常路,选择间隔年呢?调研显示,最常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精疲力尽,想要在上大学前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学生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感到自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而学习,他们的学习过程重在完成目标而不是学习本身。这一问题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都存在。

 

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应该为能精进所选专业而感到兴奋,因为他们身边有精通各方面的专家、优良的设备、无穷的学习机会,他们自己也拥有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切的时间和灵活度。但如今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却往往按照别人说的行事:好好上课才能找一份好工作。可以说他们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热情、兴趣和价值观而学习。

 

间隔年正好处于青少年社交和认知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因此能激发青少年们学习和成长的潜能。

 

间隔年有计划地加以规划能帮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学生通过在现实世界中探索不同的兴趣领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进而释放自身潜能。

  


如何用好间隔年? 



间隔年的好处很明显,不仅能探索世界上的不同地方,还能塑造出一些非常宝贵的优秀个人品质。

 

西方多数大学都欢迎有间隔年经验的学生能将成熟、有学习动力和额外经验带入到之后的学习中去。有近3/4的雇主则认为过间隔年的毕业生更自信(72%)、有创造力(70%)、有灵活性(65%)和更积极(61%)。 

 

如果考虑间隔年,大体来说有三个选择:

 

  • 和其他人同时申请,但申请推迟入学,这样你申请的是下一年的入学资格

  • 可以在下一轮提交申请,这样你就可以在收到考试成绩后,对自己的成绩和想要就读的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后再提交申请

  • 在收到入学通知书后要求推迟入学

  


间隔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了间隔年就意味着要比同年龄学生晚上一年学,因此需要充分地利用这段时间。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度过间隔年,你想要申请的学校都希望在个人陈述中看到间隔年计划和你希望能从中获得什么,比如获得相关经验(对某些学位课程来说这甚至是必须的,社会工作、医学和兽医就是很好的例子),维持或改善技能,攒点学费,或者花些时间去探索自我 因此,毕业之后究竟是否选择间隔年,如何度过间隔年,只要做了决定,希望你都能认真对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