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今天(9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副总理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共同主持了这次对话。
白宫、国务院
星期四中午,川普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中国副总理刘延东一行。据悉,刘延东向川普介绍了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的成果,并表示,这次对话是为未来50年中美两国互相理解、共生共享、和推动务实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而今天一早,蒂勒森在国务院为刘延东举行了早餐会,中美双方官员出席。
蒂勒森欢迎刘延东到访国务院,教育部长德沃斯(右)也出席。
中美双方官员出席早餐会。
国务院发言人稍后简要介绍了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的成果:“国务卿蒂勒森与中国副总理刘延东今天在国务院共同主持了对话。对话着重讨论了在七个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双方承诺保护全球医疗保障水平,支持教育交流,尤其是富布赖特项目。”
发言人还介绍,蒂勒森很快将前往中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委员杨洁篪、外交部长王毅会面。而商讨内容除了川普11月对华国事访问的行程,还将包括朝核、贸易投资等重要议题。
会面前,蒂勒森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欢迎刘延东副总理来到国务院。蒂勒森还说,教育部长德沃斯今天参加会谈的原因,是她将深度参与两国代表团之间的社会与民间对话。
随后刘延东与蒂勒森进行了会晤。
刘延东与蒂勒森进行会晤。
刘延东与蒂勒森进行交流。
乔治华盛顿大学
随后,刘延东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出席了活动。刘延东、中国科技部长万钢、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和教育部长德沃斯分别致辞。
刘延东在致辞中回顾了早上与川普和蒂勒森的会面,她表示,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将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更加深入。
刘延东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活动上讲话。
“刚才,川普总统在白宫会见了我。今天上午我与国务卿蒂勒森共同主持了首轮中美社会与人文对话,对话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围绕着中美关系未来五十年相互理解、共生、共享这样一个主题,就两国关系和人文交流深入交换看法,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对话的成功举办将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更加深入,更加有力地推动双方社会和人文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
刘延东还表示,当今中美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今天,中美在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青年、妇女、社会组织、环保、地方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正在为两国的民众搭建起体验多样文化、相互深化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交流合作中来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互利共赢。”
赵小兰聆听刘延东的发言。
刘延东还寄语青年们说,如今人们的距离因为先进的技术缩短了,全球化又使青年的舞台变得更大了,希望青年朋友们具有超越前人的智慧和勇气,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更深远的抱负,更强烈的担当为推进两国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贡献力量。
“希望青年朋友们系牢情感的纽带,要增进理解,加深友谊。友谊的种子最容易在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青年应该成为中美友好的传承者、守护者和开拓者,让中美友好不断地发扬光大。”
刘延东指出, 为了促进中美青年交流,中方将实施优秀美国青年学生短期留学中国计划,在未来四年中为美国青年提供一万个奖学金名额,继续办好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和青年科学家学生交流等活动,为青年朋友们提供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和人生出彩的舞台。
星期一,刘延东在纽约出席中美创客峰会时与青年创客们交谈,图为她在试用纽约大学一个创客团队的机械手发明。
既是主持,也做了主题发言的华裔交通部长赵小兰则表示,本次对话是川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共同创立的对话中的重要一环,包含8个交流领域,加强两国的文化和社会关系。而今天的对话是搭建沟通理解的桥梁。
赵小兰在对话活动中发言。
赵小兰提到,自从上世纪70年代起,打开中美关系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就是企业家精神。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给中美青年企业家新项目:美中青年论坛——聚焦企业、创新和经济活动(the US-China Youth Forum on entreprenorship,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ies),将于12月5号到8号在广州举办。这个论坛将集结100名中美企业家,给年轻创造者们提供很好的机会,分享看法,加强两国间私营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希望这反映出两国才华的多样性。”
赵小兰还说,自己11月初将前往中国出席第九届美中交通论坛,这个多边会议让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坐在一起,寻求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也是互利共赢的另一个例子。
赵小兰还提到自己从小跟随家人移民来美的故事。她说,那个时候美国远不如现在多样化,现在亚裔人口大大增长,而华裔是最大的群体,占亚裔的24%。华裔也在美国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诺贝尔获奖者、艺术家、建筑师、企业家等等,至今三任美国总统的内阁里,也都有华裔的身影。
在刘延东副总理和赵小兰部长等要员发言完毕后,对话的第二部分正式开始,杨澜、郎朗和姚明等座谈嘉宾的出现瞬间炒热了全场气氛。
第二部分对话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的Bruce Dickson教授和杨澜共同主持,并有中美各界精英、中国赴美留学生、美国学生共同参与。杨澜开场讲述了卡特总统开放中国学者赴美名额的趣事,奠定了整个对话轻松的基调。她表示:“年轻一代是将塑造世界、塑造我们两国关系的人,他们是今天下午对话的中心。”
杨澜
姚明发言时首先回忆了初来美国遇到的挫折。他笑称,比起初入NBA的种种困难,自己经历的文化差异似乎不值得一提。“2002年第一次来休斯敦的时候,我很紧张,需要自己找到住的地方,自己去考驾照。”很快他如愿拿到了驾照,也买了车,然而紧接着车就出了事故,因为这样他也学会了如何给车买保险。姚明说,“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不仅仅是在学校学习,在我们的事业中也要学习。在你的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在你的学校同学、同事、搭档、教练里,在每一个和你讲话的人里,你都可以从中学习。”
姚明
星期一刘延东在纽约出席观看中美中学生男篮友谊赛,在场边与姚明交谈。
郎朗在美国读高中时也遇到过囧事,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嘿,你会功夫吗?”这让郎朗哭笑不得。“与我的偶像姚明不同,他来美国之后直接开始了比赛,而我花了很久去适应美国文化。”
郎朗认为,最重要的是将音乐分享给大家,所以他2008年在纽约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想要帮助在中国和美国的高中生群体里,对音乐有热情的年轻人,希望用音乐在中西方搭起一座桥梁。
郎朗
跨越半个地球,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不仅是中国人会遇到的问题。几乎每个人看到在中国交换学习的美国留学生Mycal Ford时,都会惊呼:“你长得太像科比了!”学生们更是“以貌取人”,请Mycal一起打篮球的邀约从未间断。Mycal还兴致勃勃地询问姚明:“我真的像科比吗?”引得全场阵阵笑声。
美国留华学生Mycal Ford
中国驻美大使馆
而在前一天晚上(27日),中国驻美国使馆举行国庆68周年暨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招待会,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主持。
刘延东与台下来宾共同举杯。
刘延东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之一,要互相尊重、管控分歧。“我们要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刘延东还说,新形势下,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继续大力推进人文交流事业,筑牢中美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双方应以特朗普总统年内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共识,积累务实合作成果,切实发挥好社会与人文对话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刘延东发表致辞。
刘延东的致辞赢得台下约800人的掌声,其中包括身为总统顾问和白宫高级顾问的川普长女伊万卡及女婿库什纳、美国国务院代助理国务卿董云裳等政界要员,也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莫特、“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等智库学者、工商界和民间友好人士。
台下各界人士聆听刘延东的致辞。
伊万卡在与刘延东交流时说,她非常期待11月的访华之旅。而库什纳则笑着说,应该带女儿去中国学一学中文。此前,他们的女儿阿拉贝拉用中文向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演唱《新年好》,令人印象深刻。
刘延东与伊万卡、库什纳交谈。
而在听到董云裳一口流利的中文时,刘延东说:“我经常在简报里看到你的名字。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让我们拥抱一下吧。”
刘延东与董云裳(Susan Thornton)
在场官员和各界人士也都对美中之间的人文交流充满赞赏。众院“美中工作小组”主席认为,人文交流将为打造长远、积极的美中关系奠定重要的基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莫特则说,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工程师、科学家乃至大学之间的交流,是美中关系的坚实基础。
“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也出席了招待会。
华盛顿智库
昨天刘延东还在华盛顿出席了多场活动。在布鲁金斯学会出席中美创新驱动发展主题研讨会时,她表示,中美两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对于引领世界创新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刘延东在布鲁金斯学会。
刘延东说,中美双方要加强政策沟通与战略对接,促进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双方还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促进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刘延东在布鲁金斯学会。
刘延东与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联合主席约翰·桑顿握手交谈。
此外,刘延东还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出席了中美卫生合作研讨会,并见证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和美国卫生部长普莱斯签署《中美卫生高级别官员年度对话机制的合作意向书》。
刘延东此次在美国的行程涉及科技、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的活动,而不管是哪国人,各界人士都对美中之间的人文交流十分看重,也非常重视两国从高层到民间在人文方面的沟通。就如刘延东此前所说,人文是美中两国分歧最少、共识最多的领域。人文交流发挥的正能量,对两国关系发展大有推动作用。
美国中文网驻华盛顿实习记者沈智虹、丁琳亦参与撰写此文。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