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东西新报"↑免费订阅本刊
德国的选举制度,可能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复杂的投票机制,甚至连大部分德国人也不能完全明白。
每名选民一人两票,共299个选区,数字上理应为598席,不过因为有一种叫「超额席位」的东西,于是令联邦议会(bundestag)的议席总数成为谜一样的数字。
弄得如此复杂难解,德国人并不是想故弄玄虚。严谨的他们这样做,背后自有一番苦心。
源自历史教训的5%门槛
德国选举制度是单议席单票制和比例代表制的混合体:全德国分为299个选区,每名选民手上有两票,一票投给心仪的当区候选议员,区内得到最高票数者胜(即单议席单票制),亦确保每一选区的声音也可进入议会;另一票投给心仪政党,按各党得票比例分配选票(即比例代表制),但只有得票率达5%或以上或在三个选区或以上获胜的政党才可进入联邦议会,而且第二张选票会按州份人口多寡定出议员数目,人口较多州份会得到较多议席。
这个5%门槛的设定,来自纳粹主义的惨痛历史教训,目的是慎防一些极端政党,例如宣扬极右民族主义的国家民主党(NPD)进入议会。德国联邦议会历届选举以来,5%门槛一直守护着议会,然而今届选举或成为首次突破点:2013年大选中取得4.7%选票的右翼民粹政党另类选择党(AfD),凭狙击默克尔政府的难民议题,选前走势凌厉,今届得票可望突破5%,首次取得议席,为德国议会和政坛带来全新冲击。
参考2013年大选选票(见上图),选票左方属于最高票数者自动当选的「地方直选议席」,右方则是投票予政党的比例代表制议席。
原则上,「地方直选议席」和「政党比例议席」各占一半,即299个选区x 2 = 598个议席。
然而除非所有选民在第二票均投票予同一政党,否则当个别政党在「地方直选议席」得票较「政党比例议席」为高的时候,便会出现令人模不着头脑的「超额席位」 (overhang seats)。
解开「超额席位」之谜
选民所投的第二票,即「政党比例议席」选举结果,会决定各党在整个国会议席的比例。可是一旦有个别政党赢得的地方直选议席(即选民投的第一票),较「政党比例议席」应可获得分配的议席为多,这些多出来的议席可以得到保留,是为「超额席位」 。
为公平起见,其他政党亦可按比例得到额外议席,于是乎联邦议会议席会高于598席的基本数目,以现届议会为例,议席数目因此增至630席。外界估计,今届选举议席数量有机会接近700席。理论上,「超额席位」最多可令议席增加到800席。
德国总理默克尔再度连任呼声极高,选举制度理论上可以让她一直连任下去。(路透社)
总理如何选出来?
选民即使一人手执两票,也不能直接选出总理。总理是由新一届联邦议会议员投票选出,并需要有过半票数才可当选。由于一人两票制度下,票源较为分散,较难出现一党独大的情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政党需要与较小政党结盟,组成执政联盟,确保取得绝对多数选票成为总理。
若跟小政党谈不拢,也有机会像2013年那次选举般,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CDU)和姐妹政党基社盟(CSU),与另一大党社民党(SPD)组成执政大联盟。总理任期基本上随议会周期四年一任,没有设定连任上限。历任德国总理之中,以横跨西德和两德统一后出任总理共16年之久的科尔任期最长,然而若默克尔能顺利连任并完成新一届任期,将有望追平科尔的纪录。
精选
THEBEST
我们最懂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