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出汗的状况反映着着我们体内脏腑状态和气血水平。虽然不能仅凭出汗来辨别疾病,但结合出汗时人的其他症状来综合判断,对我们的健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1、额头出汗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甲亢会导致额头出汗。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也可以试试每天喝点儿养肝的枸杞茶。
2、 鼻子出汗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西医认为与免疫力低下有关,中医认为鼻子爱出汗可能是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可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 颈部出汗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颈部出汗大多与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除了去医院接受身体激素水平的检查,平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保证休息,避免经常熬夜和过度疲劳;尤其是要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我们的内分泌系统。
4、胸口出汗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建议这类人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保持心态的平和;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可坚持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
5、背部出汗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背部常爱出汗大多说明身体表虚里亏,气血不足。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性尤其应该多吃些海鲜,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逐步调理就能好转。
6、 手脚心出汗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在中医属于心神不安,心火妄动。手心附近有一个穴位叫劳宫穴,而劳宫就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重要穴位,通过按压劳宫穴能改善心包经的气血,达到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按压劳宫穴的方法:用两手拇指互相对按,或两掌顶在桌角上按,长期坚持效果更佳。脚心爱出汗,可以采用温化寒湿浊痰的方法,如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食疗可以用薏米、红豆熬粥。
哪种出汗,你要当心?
不健康地出汗往往伴随身体的不适:如多汗、自汗、盗汗、身体某部位大量出汗、出汗有异味有粘性等等,都会有心慌、烦躁、早醒等不适的感觉出现。
1、多汗:
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脚也总是湿乎乎的,或即便坐着不动,也会出汗。多汗和自汗的人,往往预示着气弱气虚。行走在人体表面的气叫卫气,保卫的卫,负责固摄人体的津液。而人多汗或自汗,说明卫气太弱,失去防守,使得体内阴液易外泄。对于自汗和多汗,一般采用补气的方法来固摄精气,可以多喝黄芪山药粥。
2、自汗:
不热、不运动就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时常感到心慌,特别怕风怕冷,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
3、盗汗:
入睡后汗出,醒来就汗止,常伴有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大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阴津外泄而为汗,这是人体虚弱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比自汗要严重,一般已伤及人的阴血和肾精。针对这种情况,用补漏洞加滋养肾精的方式,例如用中药的地黄、地骨皮,或者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避免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
4、黏汗和黄汗:
汗出黏腻,发稠发热,通常是一种病汗。可能是患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身体仍有湿热不清之症;如果汗色变黄,似黄表纸色,可能是因大汗后凉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或因寒湿郁遏所致,也与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湿热有关。经常食用桂枝加黄芪汤能起到改善作用。
出汗,适度才健康。
养生专家认为:出汗的健康尺度把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出多少汗才健康应以主观感受为主,无论是主动出汗还是被动出汗,只要不心慌、不难受,没有虚脱的感觉就好。但身体出汗后要记得防风吹,即便在夏季也一样如此。
出汗后应该如何补充能量?
科学分析发现: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钠。在寒冷季节和静止休息时人们通常出汗很少,但在气温升高的季节及运动时人会大量出汗,此时汗液中钠的含量比前一种情况要多出20%左右。因此,出汗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补充点儿淡盐水,以防身体出现钾钠失衡。
汗液什么颜色、什么味道才健康?
汗液中除了水分,还有一部分脂肪酸和蛋白质,因此夏季出汗后衣服上会出现淡黄色的“汗渍”。其实,汗水本身并没有任何气味,但在空气中开始分解并遭到细菌攻击时,就会散发出酸性的气味。
智诚澳洲生活馆西安店地址:
1.高新区唐延路旺座国际城D座33楼
联系电话:029—88868262
2.华侨城108坊32栋106(大唐芙蓉园东门)
联系电话:18991122259
3.南大街粉巷古道茶城(老市委东临)A11
联系电话:18909211117
智诚澳洲生活馆定边店地址:
定边县新区自强路27号(皇佳一号楼下)
联系电话:0912—809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