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就是前阵子特别火的《Dunkirk》(《敦刻尔克》)。
为了能写好这部电影,我买了两次电影票, 外加一本书。
买两次票,是因为第一次看的粗浅,而且是朝着战争片的路子预期的,也看的囫囵吞枣,心不在焉。当时最大的感觉,是强行注入配乐,看完以后我和朋友讲,我说去掉配乐,这就是另外一部电影。
但我想起来,我在第一次看《少年派》的时候,出影院就和朋友说觉得失望,但后来坐飞机又看了一遍,漫溢的赞叹和感动囿于小小的飞机屏幕。
所以这次,我想我也要再看一遍,也是因为硬写我真是什么都写不出来,于是我逼着自己去影院二刷。还买回来剧本研读。
二刷拉片过后,我想法确实变了,将其改为:如果去掉配乐,本片是不完整的,因为配乐确实是电影的一部分,而且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乍一听不明所以,仔细一品却内有乾坤。配乐部分还是来自于诺兰的御用配乐大师:Hans Zimmer. 汉斯-季默 (请问,汉斯到底有多寂寞...)
我想我是(地中)海.....
回顾《盗梦空间Inception》,《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包括《黑暗骑士三部曲dark knight》,都能感受到一种低沉但壮阔的配乐风格,随着剧情的推动,背景乐会做相应的延展和烘托。
除此以外他还做过以下电影配乐,比如 《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狮子王lion king》,《角斗士 Gladiator》…基本上都是些潇洒的“大”电影,粗线条的背景空间,或者充斥着紧张的情节。
但和《Dunkirk》比起来,这些电影的配乐仅仅是配乐,是为电影服务的副产品。而在本片中,Hans的配乐无疑部分取代了台词的作用,连同着shepard tone的效果,第一次从幕后走到幕前。
大多数人都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音效体验,我还看到有人说自己女朋友被震得受不了提前离场的。
现在真的是什么震都很厉害啊。
诺兰想要尝试的事情之一,就是让配乐变成电影语言的一部分,连同行使制造高潮和串联所有情节的作用。所有令人紧张的坐卧不安的画面,配乐无疑推波助澜。
它贯穿电影始终,你会发现,风声的效果都来自于乐器。数次,音乐声大过了台词声,我发现,诺兰可能不愿意在影片中出现太多台词(之前他也曾话唠过)... 这个稍后我们再说。
从《致命魔术》开始,包括蝙蝠侠系列,诺兰都延续使用了一种叫做:Shepard Tone的特别曲调。特征就是通过使用:
会使音调持续不断的上升,随着情节发展,有时曲调会越发急促,但永不会戛然而止,为影片的空间与时间感方面做润色。例如:体验那种紧张急促,如鲠在喉的感觉。(a sound for the music that is continually rising in pitch, but never gets anywhere. )
非传统战争片
在电影完整剧本中,首先收录了诺兰和自己弟弟Jonathan Nolan的对话访谈。 一开始,他就强调,他的初衷,不想要拍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有关于生存的电影(survival movie)
优秀的战争片已经很多,从最近的血战钢锯岭,到细细红线,老版敦刻尔克,西线无战事,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钢琴家,包括比较另类的库神的全金属外壳.........嗯甚至集结号,百团大战,建国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国庆佳节,举国同庆!
这些大部分是通过远景的画面和夸张的冲突进行展开,让人产生直观的战阵恐惧感。而观众似乎对于战争中个体的感受从无体验和感受。主流战争片一贯强调的是:如何一致对外, 400个人如何万众一心,其利断金。
400个绿sai小飞蝶想回家
呕嘿呦吖么嘿呦,船夫的号子吹起来,度过这眼前的(英吉利)海峡。(flow你随便配)
而诺兰想要探讨的,
是关于战争如何把人变成动物,进一步变得麻木冷血;
是关于一场战争中,400个人的内部发生了哪些不能明说的龃龉,以及人性在面临险境时的不同嘴脸
这两点,在李安的今年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导演也试图从独特的角度去描画。
与战争片相比,本片更像一部克制的故事片,这400个留守儿童如何安全回家,显然是我们和诺兰都更加关注的问题。
另外,没有了drama和漫天血肉,没关系,我们还有令人窒息的水下场景和密闭船舱,机舱
除了片头“从尸体脚上脱靴的镜头”是在致敬《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之外,
本片确实是一部纯纯的实验类电影。
试着弱化一切肢体和戏剧冲突,台词不仅少,我还听不清(对不起我英语还是太烂)。与以往戏剧化的情节不同,这次转而走非常隐忍和克制的表演路线,大部分通过表情特写(close-up)来刻画内心戏。
以上看来,本片搭建了绝对不同以往的视听体验。
说本片不好看,很正常;
但是说本片不好,就不对了。
当然,好片不一定好看:我第二遍拉片时大部分时间也是痛苦的。就算诺兰是一个听到就要下跪的名字,但也没必要为了站队而强行装逼说“我觉得ok”,对吧,哈哈。
我们一直在讨论主观视角,或者说比较接近的上帝视角。
本片的主观视角,主要制造两个效果:一个是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另一种,就要另起一段了….
另一个效果,就是要通过主观视角,作者试图让观众体会这样一层意思:
作为士兵个体,他经历了一切,你从中可以客观的得出某些结论,比如,战争中暴露的人性的自私面等,但经历这种种的士兵在回顾往事时,并不愿多说,而你,作为观众,已经看到了这一切 (很绕口,请自行体会三遍)
我不是个稻草人,不做梦不还手,别用泪水逼我放手...逼我杀人
话说墨菲对于这种阴暗或者受创的角色拿捏的真好啊...
再来就是以下这种非常直观的主观视角:
boom boom boom 好似落在身边的炸弹
还有从脚腕子处和男主视线平行的拍摄
和星际穿越一样,诺兰并未有意撰写剧本,只是片段式记录灵感,完整的故事就一直拖….借口是等着派拉蒙和华纳去签合约….到了拍电影时,他就想撸袖子直接上,不想出剧本,但制片人Emma把他按住了,于是诺兰非常快速的刷刷刷出了这个76页的简短剧本,但讲真的,分镜本画的很工整,要比姜文的分镜本齐整多了….
制片人艾玛和诺兰
诺兰的分镜图:这一段是我在影片中觉得比较感动的其中一段,而汤姆扮演的Peter ,这个身穿红毛衣的男孩,算是影片中希望的象征
看到朋友的死,没有很夸张的表情,但细微处传递的东西,足以打动观众
再来看看姜文的脚本图
没事哈,电影拍的好就行了。
诺兰说,自己之前拍电影,主人公都会各种嘚吧嘚的说,还会讲些高大全的道理。如果你去看蝙蝠侠三部曲,你会发现确实如此,不论是政客管家还是初恋情人,每个人都拥有正确的政治思路和三观,可以分分钟开讲堂。
因为剧本都是事先写好的,你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导演的想法。
你是在被灌输,被情绪
敦刻尔克中,每个人的台词都很少,唯一的两段密集对话我也基本听不懂(诺兰:怪我咯?)…. 剧中人物基本都比较欠缺一种最基本的表达能力,但仅靠细微表情和眼神就可以传词达意。
这和之前他电影中每个人都是政治老师的做法完全不同。
在我看来,管家就是蝙蝠侠的思想政治老师(in a good way )
这次,我们成了影片中的一部分,这也符合近些年交互设计的潮流吧…哈哈,我又开始扯淡了,严肃地说,就是:
通过这种不强行灌入而是客观描绘的手法,如何去感受和总结影片,每个人都将会有不同的想法和体验
其实不论是写实的镜头风格(主观视角,各种手摇的晃动…),还是配乐的设计,都是诺兰对于情节控制和紧张感的精密计算。就算没有大量的对白和按部就班的人物命运,影片还有相当多的东西需要控制。
整场战役在历史上笔墨并不多,但放大看每一点都会汇聚成线,影响时间走向,这让故事有了以下两个特征:
1. 按照三条线来拍的原因,使命运平行和交织发生的形态淋漓体现
2. 不仅放大了人物表演表情细节,更放大了客观物体的细节,比如飞行员全程被困在机舱,在这个有限空间里,你会通过镜头注意到 燃油指示器,海图,射击瞄准具以及引擎等等,你会分析得到之后要发生什么,但你也并不会预料到之后飞机会没油….
小船船长是纯粹的平民英雄,个人意志和信仰的体现,没有这些东西,西方文化怎么能玩得转
完全看似随机的一种情节推动(借东风)。但在此之前,还是需要导演的周全考量(万事俱备)
诺兰对于电影语言和叙述的功夫绝对过硬,同时在理性分析方面又下足功夫。
他拍这样一部片子,难道有一丁点迎合大众的口味吗?我感觉没有,方方面面都看得出他只是在探索新东西,自己玩的很高兴罢了。
但现在看来,网红诺兰似乎有过气er的趋势,新版《银翼杀手》的导演Denis Villeneuve最近饱受赞誉即将成为新一代网红啊。下周五我就去看!
最后一个困惑,我是真的脸盲以下三个鲜肉,虽然他们在剧中演得都很好。
哈哈~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