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10%的精英学习成功的职业规划?(启德CEO南安普顿大学讲座完整版曝光)

2017年09月29日 英国留学启德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优势?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9月27日,启德教育集团CEO黄娴 Isa WONG 女士携手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的常务副会长刘凯先生一同走进南安普顿大学,共话未来职业规划之路。下面小编第一时间为你带来讲座干货以及学生最关心的职业规划问答。


主持人:今天留学资深前辈以及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大咖,或许也将是大家未来的雇主会为大家解析国际学生如何向国际人才转变,他们会分享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小Tips。


Q

在中国快速发展阶段学生为什么要留学?英国教育在精英培养中具有哪些优势?为什么选择英国?

学生:

我在银行工作3年,是经理职位。2014年毕业,当时本科毕业是可以直接进入银行的,但是再之后就要求有研究生的学历。我认为我自己工作3年,跟研究生相比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又开始考虑要不要读在职研究生。当时周围人也有在考在职研究生的,或者是大学合作的MBA项目,可以积累一些人脉。后来考虑到自己年龄比较小,还是选择了出国。英国作为老牌留学国家,留学的时间也比较快捷,所以就来到了英国。


Isa: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学生可以来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留学,特别是金融方面。之前我自己也是从事审计工作,留学的经历能让我们站在不一样的维度看待问题,很多时候,留学的经历不一定在你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更多的是在未来职业规划的道路上产生巨大的作用与变化。


我不知道同学们来到英国有什么感受,会不会跟国内不一样?现在回头去看自己,你会发现包容性,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划等,都会有不一样的眼光。海外感受一下,学习和思考的维度都会有收获,加速你的未来发展。而刚刚的这位同学,能在年轻的时候开始想规划将来的路,是值得称赞的。“多思考的人,才会走的更远”。



刘凯:我2000年来英国留学,后来读硕士、博士在英国工作,现在负责中资在海外一个很大的投资项目。多年来,看签证政策的变迁,我觉得中国学生在英国留学更接近留学的本质。2008年保守党上台以后,取消以前留学生最喜欢的PSW签证(Post Study Work),这个签证是每个人毕业后可以自动在英国1-2年。取消后,印度的留学市场面临“雪崩”,很多印度学生来英国不仅是留学,还有打工和挣钱,在毕业后要赚回学费。而中国学生则更多的是来学习和体验,即使很优惠的签证取消后仍然热度依旧。


就像刚刚我们讨论的,留学的这种体验不会让你在工作的1到2年中马上反应在收入上面,但是它会给你一个国际视野。另外现在大部分留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生活上那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事儿,这些小的困难当你去面对的时候,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而在国内可能你的父母和家人会帮你解决。在国外更多的是challenge yourself!


刚刚我们提到了金融这个专业,英国的金融专业是世界领先的,我建议刚刚的同学可以在英国找实习的机会。


总结而言,我觉得留学的本质并不是工资的体现,会在你的人生中未来20到30 年以至于退休后会慢慢显现。我很骄傲我们英国的学生出来留学能回归教育的本质,更好的学习和体验。


Q

中国的未来欢迎什么样的国际精英?

Isa:在启德之前,我也在国际机构,感受很深的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思维、习惯、认知上都有很大的不一样。之前在新加坡我们做过一场两岸五地的华人书展,虽然都是华人,但五个地区的人沟通去办同一场活动,都会有各种冲突和思考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现在的中国的企业,在国家越来越强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的输出,比如公司扩展到了东非,到世界各地,需要这样一批人对于海外文化有深度认识,能在工作中起到桥梁作用。其中语言是很重要的一项,同时能在当地交流和生活也很重要。


确实中国企业不像以前了,有没有留学背景薪酬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企业发展的时候更需要国际人才的注入。现在,不论是帮助学生留学,还是我们有新同事加入的时候,都希望他们能成为国际人才,具备全方位的能力。留学很有可能成为你职业生涯的跳板,在未来职业规划的道路上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刘凯:Isa跟我的想法很一致,就是要有中国智慧和国际视野,这个真的非常重要。像我们在英国工作10多年,现在常常回国,我发现国内的企业越来越国际化,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走出去。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正在带来机会。如果把时间转到100多年前,像严复那个时代,到海外学习如何驾驶船抵抗外来侵略;钱学森那个时代的留学生去学习如果回到中国打造核武器。到我们这代,我们的选择更多,我们需要有自信,中国人现在能做的很多,是外国人做不了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英国目前打算建造高铁2号线,中国中车集团来英国后有一个新闻发布会。负责人进来后只问了英方2个问题,第一个是“when?”,英方回答是“2026”。然后负责人问“why?”回答很复杂,但意思也是在说英国建造高铁2号线需要很长的时间。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是很快的,1到2年就能把1000公里的高铁建好。所以,我个人觉得通晓国际语言,有国际视野,但同时你自己也要有中国的智慧,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很优秀。在这方面大家心理要有清醒的认识,可能未来中国会超越英国,但是我们能来学习一些东西,例如英国的谨慎和认真,以及其他可以仿效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要来留学呢?来英国留学你会发现和在国内上那些在线课程会很不一样,你会感同身受,接触当地人,很多东西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所以留学的经历还是很重要的,留学的过程中,就像Isa讲的,虽然今天来的都是中国学生,我相信在南安普顿大学也会有很多国际学生,你们要走出自己的群体,参加不同的活动。大学不仅是English university还是Global university。



Q

快就业与慢就业适合怎样的留学生?

快和慢很多时候是一种心态上的衡量,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时间轴。10am在北京和在伦敦,在南安普顿对当地人而言都是一样的时间,但是是不一样的时间轴。北京比我们快了7个小时,中国会不会比其他地区发展快了一些?会不会有区别?但是对于当地的人来说没有区别,还是在做10am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心态的调整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节奏和脚步来走好自己的路。


学生:

刚刚我也正好想到了这个问题,有的人会建议你做好规划,有的人则说不要思考太多,静下心来走好眼前最好的路。我个人就经常在这两种情况里摇摆,对此,我想问下启德CEO,您在上学的时候是否就开始做准备了呢?


Isa: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1990年我来到英国读本科,我们留学的时候比现在的你们“”很多。当时的社会没有这么开放,我自己家庭的条件也不是非常好。我记得来英国是我第一次真正坐长途飞机,其实我那时候没有很好的规划。在香港拿到奖学金,在选学校的时候我对于工作和兴趣也不是很清楚。我不知道现在的你们对自己有没有很清晰的了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未来想走哪条路吗?我当时就在想如何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或者什么工作比较牛我就选什么专业。


2年念完本科后,当时想的就是赶紧回去工作。毕马威那时候就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了,当时其实有六大的,我想都没想就投了前三名,而且只投了三个。运气还不错我进入了毕马威,也参与了很好的培训。现在想想看我不知道当时在着急什么,大学其实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精华时段。这个时候其实是你已经比较懂你自己,也能交更多朋友,享受大学生活,看看世界等等。我很惊讶居然放弃了这段时间早早的工作,然后就开始25年来一周80小时的工作,直到现在。


回到刚刚同学说的,我经历了两个阶段,想到什么工作最牛我来了毕马威,接下来还在想什么工作更牛,我又去了投行雷曼兄弟。1997年我又打算进入教育行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才知道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的人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哪个领域。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洗澡….8小时的工作时间,很少有人说一下班我就立刻投入到生活中,可能也要工作到10个小时。所以工作、同事、环境实际上是占据你生命中很大的一个部分。后来我逐渐明白,一份很牛的工作比不上一份你很喜欢的工作,找到喜欢的工作你才愿意投入很多。


刚刚在来的火车上,我也一直在工作,然后我的同事问我:你做了8个小时了还不停一下么?可是对于我喜欢的我就不觉得累。也有很多人问我说,你28岁成为上市公司的CEO,又不是你家族的企业,你还这么累么?愿意投入的时候,你才会投入更多,你的机会也会更多。所以找一份你喜欢的工作,付出你的时间,你的成绩才会突出。



刘凯:我觉得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个人的经历跟Isa可能不太一样。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一年,我想出去读金融硕士然后有很好的上升空间。来到英国后我很喜欢这个国家,读完硕士后就拿到诺丁汉大学的奖学金然后读了博士。后来经过其他考量,留在了英国,因为已经在英国8年再待1年就能获得永居。我觉得生活中会有这样实际的考量,可能跟你职业的选择无关。


此外,最终你真心想做的是什么?哪个行业哪个职业对你有感召力?对我来说,我喜欢教育,但是不喜欢在大学朝九晚五的当老师,所以我现在在教育集团工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英国教育,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我在想,在过去的几十年在英国的企业是出于从属的概念,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在英国有自己的事业,这可能有联系到就业还是创业的问题。


对你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在你最富有创造力的年龄去做成一件事儿证明你自己。也许你们中的很多人未来会在一家单位一直做下去或是也选择创业,但是我相信这种感召力早晚回来呼唤你,不同的职业选择都要顺从内心。来英国留学这段经历会是你将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的一个基础。


Q

 留学压力不仅限于名校 如何用规划缓解压力?

Isa: 其实我留学的时候也有压力,当时来英国我记得刚好下了一场大雪,然后我特别兴奋去打雪仗回去就发高烧,导致我之后考试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只能拿到B和B+,这是我很大的一个遗憾。可能你们现在或是以后工作也都会面临很多压力,现在我学会慢慢缓解压力,但是早年的时候我会用吃更多东西的方式释放压力,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后来我能想明白,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跟昨天的自己比较而不是身边的人。所以,我也会鼓励年轻人,问问自己尽力了没有,因为每个人的才华和潜力是不同的。现在作为CEO,我每天都会有业绩压力,公司的发展压力,我会尽量让自己停下工作的时候暂时关闭脑子里想的东西。假期里面,转换自己的状态,换换思路和心情,有时候反而在这样的环境里能想到解决工作问题的新方式。


刘凯:没有什么是一顿麻辣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儿。我是2000年来留学,Isa是1990年,那时候国外是没有麻辣火锅的,所以你们现在其实已经很幸福了。现在我觉得在学习方面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网络上也可能获得很多东西。另外在国外朋友很重要,我当时和我的朋友在一起学习和备考,其实朋友是可以帮助你缓解压力,起到很大作用的。



Q

未来规划如何从浅层次的职业规划逐步进阶到生涯规划层面?

“When my children grow up, I don’t want them to have a job, I want them to have a career.”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参观Sheffield Job Centre 时说过这样的一番话。布莱尔用job和career这两个词把工作和事业细分开来。在英文语境里,job只包括工作和职业,而career则是生涯和事业,含义要更宽泛而有厚度。对此学生们怎么看呢?


学生分享:Job我理解为公司的职位,Career未来从事的方向。一个是静态的点,一个是动态的一条线。

Isa:我认为这两者的差别在于,可能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工作是经济的一个来源,但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奋斗那是不一样的感觉。相信这个年代,家庭不会给大家很多压力,今天我们去衡量成功,跟上一辈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我也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追求,找到你们自己的梦想和Career,在你自己的领域里做出成绩,有一定的成就感,是一件很酷的事儿。


另外性格上,也要有一定的坚韧性。其实我第一份工作里面,进入毕马威的时候,很多同事都做过“影帝影后”,不是明星,是复印机前面的人。其实在你走向你自己的目标时,要经历一些磨难,每一次付出,都会有收获。我当时复印和分复印纸总是做的最快最好,后来我的领导会让我接触一些不同的工作,慢慢的我成为是毕马威升职最快的人,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升职,薪资也会大幅提升。


所以不要觉得,一个90后的海归开始工作的时候要做一些小事儿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当时开始做一件事儿的时候,把它做好,你可能或收获更多的机会,然后你才会进步更快,找到你的Career。而不是一份工作,白天起来然后觉得“今天又去上班”、”今天请个病假吧”,我们都不希望把人生浪费在一份工作上面,而是要找到一个让你觉得很酷、很炫、很有成就感的Career。


刘凯:Job和Career我认为是分不开的,你想要有一个Career,需要先把一个Job做好。一个工作无论多么的机械,细节都能决定你在一家公司能不能有上升的空间。技能很重要,但是态度更为重要,没有人喜欢跟一个态度不认真的人一起工作。


从Job到Career,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们毕业后回国工作,会有逆向的文化震撼。你的老板可能常常给你提一些很高的要求,在一些非工作场合给你打电话…….可能你会不能接受,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你可能面对的挫折会比较多。对待工作的态度要100%的投入,尤其是刚开始的几份工作,你才会有一个很好的起点。


Isa寄语

Isa:希望未来的你们在工作中,热爱学习,态度认真,性格坚韧。同时希望大家能找到一个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从你的兴趣开始,真正迈开年轻生命追求的梦想。



学生问

Isa答

Q

1、 工作后都会面对什么样的压力?

Isa

在毕马威的时候,要上市前的时候几乎每天工作18-20个小时,压力真的很大。我后来就培养自己,在关上办公室门的那一刻,真的就不再去想工作的事儿,包括在家我和家人也不会聊工作的事。


所以你们未来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也会有一段时间很拼,那个时候你要有抗压的能力,但是慢慢的当你有一定的阅历之后,可能觉得这种压力就不会来自于外部了,而是自己内心的压力,来自你应该如何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儿。

Q

2、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走过弯路?从中学到了什么?

Isa

我在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之前也说到,我要找一份比毕马威还要牛的工作,也不能算是弯路,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找一份自己更喜欢的工作会更好。当时的投行其实比较压抑,价值观可能也有一些扭曲,那时候我觉得我的Career变成了Job,我每天都在想我怎么才能明天不上班。


其实当时我已经有一些基础了,如果选择喜欢的工作整个人的状态会更好。后来,我有一个很好的机遇进入了教育行业,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又会再浪费好多年去找到我的Career。


进入教育行业后,我觉得在事业方面我是一个再创造的人,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包括早前我会想怎么做一个书店,让更多的人去逛这个书店,当时我们在香港做的很成功,也有很多媒体报道。你会感觉你拥有了很多,很有收获。


在我相对年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在过程中,你要跟团队分享你的想法,去交流。其实战略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会根据行业和竞对的情况去变化,所以你要有足够的专心和了解,不会出现很大的错误。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你回过头看,你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是意外还是没有考虑到?如果重新做一次你能不能做的更好呢?你要去思考,而不是当别人问你的时候,你回答“我不知道”。

Q

3、现在很多人把“四大”当做跳板,但是去“四大”要经历很大的压力,这样值得吗?

Isa

我认为绝对值得,密集型高压的情况下让你成长,如果4-6年你能加持下来,绝大部分的内容你能在这个时间里学会,那时候你会比在一般的企业累积经验的速度要快一倍以上。

Q

4、我学的是应用语言学,未来打算从事教育行业,您能给我一些建议么?

Isa

恩,那要看你能不能接受慢的路径。教育不像商业那么快速的能够获得提升,教育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沉淀,从性格和耐性上你要能耐下心来去吸收经验。所以打算从事教育行业,这个应该是你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立即在线咨询

         启德英国分公司                   启德英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