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语言,与产品中的人文关怀

2018年04月06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刘云倚

全文共 9314 字 17 图,阅读需要 20 分钟


———— / BEGIN / ————


从两个笑话说起:


  • 第一个笑话:这个世界上只有10种人:懂二进制的和不懂二进制的。

  • 第二个笑话:这张图片是透明的。



以上两个笑话,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简直没有任何逻辑,完全找不到所谓的笑点。


“不是有10种人么,为什么你只说了两种呢?”


“这明明是一张格子的图片呀,为什么你要说它是透明的?”


但是,当程序员们和设计师们看到这两则笑话,一定会迅速地会心一笑,毕竟这笑话就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


“10”既可以表示为十进制中的“十”,也可以在二进制中表示为“二”,你能让你和看懂这则笑话,就表示你当然是懂二进制的;而格子在photoshop中代表着透明,这也是设计师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样式。


像这样的笑话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这些笑话里都有着“梗”的存在。


在互联网产品领域,存在着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细节。


比如:google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在首页放出替代logo的涂鸦;以及UBER会在城市下大雨的时候,将地图上的专车显示为船。


这些细节将优秀的产品与其它竟品区分开来,既打动了用户,又树立了品牌形象,甚至会让用户主动地传播。


这样看来,这些小细节与“梗”似乎颇为相似,它们都很简单,但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可以找到在产品中埋“梗”的技巧,一定能更好地提升产品的表现力。


让我们先从什么是“梗”开始聊起吧。


一、“梗”是什么?


“大家在生活中都会讲笑话,但是一个笑话被广为人知了反而没有那么好笑了,好像知道的人越少,笑话就会更好笑“

——深泽直人 《设计的生态学》


春晚小品曾经是大众一年的笑料来源,在这个舞台上曾经诞生过“把你忽悠瘸喽”这样的金句。但是现在的春晚小品简直味同嚼蜡,甚至网友们会在晚会开始前,竞猜今年又有哪些网络用语会被生硬地套用。


结果呢?


往往也是不出大家所料。


与这个衰落曲线相对的,是网络接入量在国内普及率的上升。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段子手”成为了贡献幽默的主力军,大量短平快的段子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生产、消费。


诞生3个月以上的段子就已经显得过时且不合时宜了,一年以后还有人在用这些段子?那一定是长辈们在朋友圈乐呵呵地转发呢。


是这些段子不好笑了吗?


显然不是,当你刚刚发现它时一定也是转发了一大串的“哈哈哈”。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段子被更多人熟知后,时髦的用户们就将它转身扔进了垃圾桶。


难道,这个世界上的段子的保质期都不过三个月吗?


不,还存在着另一种段子。


它们流传在特定的人群中间,虽然诞生了很久但大家却还是津津乐道。类似于“PHP是最好的语言”的段子已经在程序员中流传很久了,但是依然能逗人发笑。


通常来说,信息传播的越广泛,越能引发群体的共鸣。在信息传播能力有限的时代,甚至会有专门的词语“万人空巷”来形容这种状态——就好像80年代,大家都窝在家里看高仓健的《追捕》,其中的台词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可是在段子届,这种共鸣却好像反过来了,段子传播的越广,越容易缩短它的“保质期”。


不止是段子有这样的属性,“黑话”也具有这个特点。


“黑话”是特定职业间交流的用语,越是小众的职业,他们的黑话越是晦涩难懂。但有些时候,这种流行于小圈子内的话术也会扩展到大众人群。


还有很多例子:在电影中,导演会设计一些巧妙的镜头,不用演员念出台词就向观众传达信息;在相声中,相声演员会抖出精妙的包袱,让台下的观众迅速理解包袱背后的笑点所在……


我们将这些语言或行为上的小技巧称之为“梗”。


二、集体与个体


“智慧不是一种集中式结构,而是由各种局部的纠结组成”

——凯文·凯利《失控》


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时代,人们曾经畅想未来世界将没有信息阻碍,需要的信息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直达你的桌面。你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交流,共享所有人的知识和观点。


总而言之,个体就像水滴,汇入河流,最终融入大海。


比尔盖茨在1995年畅想未来,写下了《未来之路》,如今的科技实现了他的大部分的预言,除了一点:人们并没有融入大海,而是画地为牢,成为了星罗密布的小水塘。


在这个时代,去中心化成为了主流,今日头条们了解你们的喜好,每天都会有你最感兴趣的新闻推到眼前;微博、facebook的时间线上,也都是你喜欢的博主们发布的post。


那些你不喜欢的信息呢?


它们依然存在,只是全被“不感兴趣”小按钮给消灭了。


长此以往,你所接受到的信息都只是你想看到的信息,所有否定的观点、平淡无奇的事实全被无意识忽略掉了。仿佛是一口越挖越深的井,互联网对你越是了解,它能展现给你的东西反而越狭窄。互联网并没有让人们享有信息的海洋,而是将人们困在了信息的孤岛上,人们因为孤岛的存在分化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在物理上相隔甚远的个体因为网络却可以无阻碍交流,每个互联网用户总会有自己天然的喜好。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喜欢游戏,互联网拉近了这些原本遥远的人的距离。而当个体起形成小团体时,他们便免不了在团体内互相交流思想与意见。


“小众”、“特定的群体”,这些特性和之前提到的几个例子非常相似,因此“梗”天然地适合在小团体中使用。或者换一种说法——“梗”是因为小团体的个体互相交流而产生的。


小团体因为成员相似的兴趣和爱好而存在,即使团体的成员发生了变化,只要构成团体的主体意志不变,团体就会继续存在下去。这些主体意志就像是大船上掷下的锚,将团体固定在信息洪流之中。这很像是形成了集体意识的蜜蜂,在独立的个体之上构筑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影响所有个体的高级意识。


独立个体集结形成高级意识,反过来高级意识也在影响着独立个体,依靠的就是基础的工具——语言。


三、集体的语言


“群体是愚蠢的,群体的总智商与群体中智商最低的个体相等”

——勒庞《乌合之众》


福柯曾说“语言即权力”:说话者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应和者与说”的关系,我们会独立思考,不是因为这是我们自身的思想,而是语言决定了我们如此思维。


比如:南苏丹的最古老的一个民族——丁卡族(Dinka),在他们的语言中“丁卡”就是人的意思,所以如果不是丁卡人,就不算是人。


而在我们现代人的语言中,“人”所包含的范围显然要广阔的多。

在团体中,同样也存在着“应和者与说”的关系。


在团体中,“说”的是团体形成的高级意识,而参加团体的人则是“应和者”。


当我们融入了团体之后,团体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融入的越深思维的改变也就越大。仿佛在脑海中建立了一个舒适区,使得融入了团体的个体逐渐能适应团体。


因此,团体之间的语言交流是会自然地对成员进行选择的,就好像一间熟客居多的小酒馆,会有新人融入酒馆的圈子,慢慢变成熟客,也会有更多的新人无法融入而选择其他的商户。而新人在学习了熟客的语言后,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熟客的一员。


这个过程始终是动态的,我们只会注意到最终结果,那就是这家小酒馆似乎只接待熟客,不太欢迎新人,因此我们认为会来这家小酒馆的客人形成了一个“团体”。


理查道金斯曾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一个概念——Meme,也被翻译成模因、弥姆,弥因等,是文化资讯传承时的单位。


对于弥因公认的定义是:


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弥因(Meme)对应的概念是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Gene),基因在生物学层面上传递遗传信息,而弥因则在文化层面上传递人类大脑中的观念。


我们就可以将“梗”看作弥因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知道了“梗”的属性后,我们还需要解答另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自发地使用这种集体的语言?


四、语言的动机


我们先来看看三个特殊的场景:


老四:天王盖地虎。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

老三:么哈么哈?

杨子荣: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

—— 《林海雪原》



A:B,来帮我打个单,BP不够了。

B:等会,BABA还有仓,我平一下。什么股票,哪的价?

A:DAL,均价47,2万多股。50有resistive,先帮我NSDQ打1000。 

—— 发生在某证劵公司的对话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


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

 ——《达芬奇密码》



以上三个场景中都有“梗”的运用,但是运用的方式却有差异。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样板戏《林海雪原》中,是土匪对杨子荣的试探。杨子荣以土匪群体才知道的黑话回应后,便成功获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了山寨。


在这个场景里,黑话作为土匪识别同伙的工具,是一种身份标示。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金融交易中。类似的短语缩写及专业术语对于交易员们来说是日常,甚至可以说一个从业者的专业程度,和其是否能理解这些词汇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这些词汇往往浓缩了一套复杂的语意构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话会大大降低从业者交流的效率,而对于这种行业时间就是金钱。


在这个场景里,短语是多重语意的浓缩,是一种构筑于普通语言上的二级语言。


第三个场景发生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主角和被害的馆长从未谋面,然而馆长仅凭借着用身体摆出的特殊姿势,就将重要的信息传达给了主角。二人对于各种宗教符号的了解程度,是信息经过复杂的加密之后仍能顺利被解开的原因。


在这个场景里,两者即使没有面对面交流,信息仍然能有效地进行精准传递。


这三个场景概括出了人们会使用“梗”的主要原因,即:身份的识别,语意的浓缩,信息的异步传递;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们倾向在群体中使用“梗”的动机。


由此可以看出,掌握了“梗”——群体语言的使用方法,我们就掌握了与其中的个体交流的方式。


五、应用的方式


经过上述大段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梗”的诸多好处,而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使用者对于“梗”有很高的接受度。因此在我们的产品里使用“梗”成了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已有很多成功的产品做出了相当好的例子。


按照对用户情绪影响力由低到高的方式排列,“梗”在实际的应用中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1. 缓解用户的负面情绪;

  2. 为用户带来惊喜;

  3. 让用户产生高级精神满足。


1. 缓解用户的负面情绪


(1)从令人讨厌的大雨说起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不称心如意的情况,或者网络太慢,或者错误频出。我们不能避免这种负面情况的出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梗”的使用,减缓用户不满的情绪。甚至在某些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反而能给用户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


雨天是打车需求的高峰期,然而下雨天打车的体验一般都是负面的,很容易让用户把不好的情绪带到产品上。


Uber因此做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彩蛋:在下雨天将所有的车辆都替换成了船,甚至连选择车辆档次的滑块也变成了船锚。



为何Uber要在下雨天将车替换成船?


结合Uber推出这个彩蛋的时间(2015年)向前回溯一下:2012年北京遭遇的一场特大暴雨,是“下雨天开船”这个梗的起源。


这场暴雨给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甚至因此引发了“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的讨论,人们纷纷调侃司机们是在水城威尼斯开船。


当时北京街道的画风是这样子的:



确实很像开船!


用户在雨天积累的负面情绪,可能就因为这样的小彩蛋会心一笑缓解了。


虽然Uber的这个彩蛋只是个简单的案例,但让我们引申一下,思考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为什么“车等于船”这样的“梗”,人们会觉得有趣呢?


(2)重建的乐趣


先抛出结论:“梗”所带来的思维动作是联想,而联想所带来的乐趣,核心在于非常规思维方式的建立。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基本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的结构在对世界的认知中不断建立,将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建立的方法。


比如:球是圆的。


长此以往人们的思维模式便趋于稳定,而当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后,通常会产生两个结果:


  • 新思维违背了人的基本认知,不可接受;

  • 以及新思维从其它的方面补充了逻辑模型,扩展了基本认知的范围。


后一种结果就是联想乐趣的来源,扩展的认知范围满足了人们天生的好奇心。


我们还可以反向思考一下:为什么只是联想就会让人感到高兴呢?难道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吗?


没准真是这样,我们的祖先——智人(Homo Sapiens)在上万年的恶劣环境中能生存下来,猎杀凶猛的野兽,击败我们强壮的亲戚尼安德特人,都是因为祖先们会灵活使用他们的大脑。


这种思考的愉悦感,或许已经通过千百代的进化刻在了我们的DNA里。


在北京大雨之前,大众并没有下雨时“车等于船”的联想,在此时表述这个联想大众不会接受,因为并没有形成普遍的认知。


而在北京大雨事件后,持续的新闻报道和舆论使其成为了一次公共事件,经过图片、视频等媒体的刺激,人们的潜意识中建立了“下暴雨=城市被淹;开车=开船”的公共记忆。


Uber所做的,其实是将人们潜藏的公共记忆通过视觉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人们在看见了船的图标后,自然联想到了“船”这一意象背后的事件,并认可了这两者中间建立联系的逻辑。


综上所述,我们就明白了“梗”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


“梗”的核心在与联想,通过联想带来了思考乐趣,而思考乐趣则转移了用户的负面情绪。


2. 为用户带来惊喜


(1)人类总是想探索更多


之前我们讨论了“梗”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增加群体成员的认同感。


因此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能使用用户的语言进行沟通就像是给用户送上了一份惊喜。


这一类型的应用相对容易,因此也最常见,典型例子就是:google doodle——每逢纪念日时的logo涂鸦。



成千上万的google doodle令人眼花缭乱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已经为Google doodle贡献了无数精彩的设计。这些涂鸦涵盖了人文、科技、历史等多重领域,涂鸦大多以可爱的小动画呈现,某些特殊的涂鸦甚至还加上了可互动的元素。


对于用户来说,总会有一款涂鸦命中他感兴趣的内容,更不用说这些可爱的图案本身就很能激发好奇心了。


不同领域的涂鸦,好像通往不同美丽世界的任意门,当用户对某个涂鸦着迷并产生兴趣时,Google便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相关信息。就如同在“集体的语言”中曾探讨过的,“梗”通过语言的传递塑造个体。


这与Google本身的愿景一致:更快速便捷地为用户传递信息。


(2)不是每段恋曲都有美好结局


但是“梗”的使用也并不是万无一失,强凝聚性的反面就是强排他性,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语言,对于产品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妇女节涂鸦,百度与Google都试图传达对于女性的尊重,然而错误的表达方式却让百度遭遇了一场口诛笔伐。



在百度的涂鸦中,女性的形象是在八音盒中的玩具,而在Google的涂鸦中,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呈现了女性在各个行业内活跃的气象。


对比之下,两个涂鸦的立意高下立判。


在当下女权意识觉醒的社会思潮中,将女性比喻为一个精致的玩具多少是一种物化女性的行为,是一种明显的“政治不正确”。


虽然在作者的解释中,这个涂鸦的本意是“爱自已”,但是当一件作品进入大众视野后,作品本身的解释权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了,这显然是对集体语言错误使用的结果。


为何语言的传递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明明是一种赞美,受众为什么会觉得是一种羞辱?本质上来说,这是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产生的冲突。


在这个例子上,我们不妨将大众的集体意识划分为两类:传统的父权意识与新锐的女权意识,两种意识对于女性形象的认知并不一致。


  • 父权意识中的正面形象是“美丽、精致、柔弱、需要保护“。

  • 女权意识中的正面形象却是“独立、坚强、去性别符号化”。


当百度涂鸦使用父权意识的语言去迎合女性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认知误解,而如果这个涂鸦出现在5年前绝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可见社会思潮是在不断发展的。


认知你的客户,了解他们的语言,才能俘获群体的心。


(3)信息传递的阶梯


另外一个优秀的例子是:2016年的天猫双十一平面宣传,天猫推出的49张海报可谓张张精品,每一个品牌都将自己的品牌形象与猫头样式完美结合,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49张海报都通俗易懂,但是在这其中却有3张海报显得略有深意,它们分别是:GoPro,乐高,Levis。



除了乐高比较好辨识之外,另外两个海报是想表达什么?


GoPro的海报是沙滩里的一个洞,Levis的广告呢,在水里游泳的牛仔布鲸鱼?


然而如果是这三家品牌的粉丝,看到这三张海报一定会相当兴奋,因为海报里隐藏了只有粉丝才能解读出来的密码,而这也是她们与其它家海报不同的地方。


GoPro的海报展现的是沙洞中的视角,好似用户从GoPro相机中看到的世界。这恰好是GoPro运动相机的使用场景,小巧的相机可以被放在任何地方,找到普通相机不可能使用的机位。而在GoPro拍摄的视频中,第一人称视角视频可说是GoPro的标志。


虽然整张海报完全没有出现产品照,却将产品的核心气质传递的淋漓精致。


说到Levis,我们都知道Levis是以牛仔裤闻名,而Levis最为粉丝称道的就是它的水洗工艺,水洗后的牛仔裤呈现出漂亮的纹理令人趋之若鹜。用在水中游泳的牛仔布鲸鱼传达品牌文化,无疑比剪裁一块猫头形牛仔布作为海报要高明的多。


接下来是看上去觉得最普通的乐高海报了。初看海报,只会觉得没有什么稀奇,不就是乐高积木和小人么?


但是海报的核心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字体下方下落的积木,构成了一个正在组装猫头样式的动态,这使得整个海报瞬间鲜活了起来。


只是简单的一个小处理,就传递出了乐高的核心精神——用积木拼出任何东西!


对三张海报分析之后,我们就能很明显地发现它们为何会更加优秀:除了表面上传达的意义,海报中还隐藏了深层的品牌形象。


与其它作品进行对比时,就会发现其它作品只是使用了一张猫头形状的画布,与普通的宣传海报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因为使用了粉丝们熟悉的语言,这三张海报才能在一众优秀的设计中脱颖而出。


(4)群体间的鄙视链


当我们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的时候,用户会更加认同你,这是因为使用群体的语言代表了我们是群体的一员——这类似于秘密社团的活动暗号。


经过之前的论述,我们也已经知道了群体是有排他性的。因此当个体能读懂“梗”背后的语义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我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的满足感,尤其是当这个群体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时候。


群体会产生弥因,弥因中又包含了群体产生的大量信息。


在许多领域中,少数人构成的群体创造了多数的内容,因此相对于大众,小众群体代表了某种程度上的优越。


归根结底,群体认同此代表了“对自我的认同”,认为“我”在加入了群体之后得到了对大众的比较优势,我们可以将其视作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尊重需求”的体现。


这种优越感,在满足用户虚荣心的同时,会让用户自发地维护他所处的群体,从而形成了一种忠诚的关系。


尤其是在音乐、电影此类带有文艺属性的领域里,发表独立意见、产出优质内容的头部用户通常是群体的中心。


我们以音乐APP来举例,这两个APP都有的电台功能内,其电台的配图选择: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图一的配图相对图二是更有逻辑的,即选用各流派的代表歌手作为电台配图。


而相比之下图二的配图规则并不统一,有的流派用了歌手图,有的流派用的却是“表达此流派感觉”的氛围图。


比如:图二的”中国风“电台配图,一副工笔画和中国风歌曲除了它们看上去好像都很“古”以外,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试图用某一张图来传达音乐风格的“感觉”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感觉”是一种很私人的体验,我们无法保证“我们”试图传达的是“他们”一定能感受到的。


除了无法准确传达我们需要传达的信息之外,不合适的配图却会带来一个负面感受——图库味。


什么是“图库味”?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能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下图是一张典型的“图库味”配图。



曝光正常,构图良好,单纯作为摄影作品来看这张照片并没有什么不妥。完全可以想象到这张照片会被用在诸如许多公司的官网、PPT上,用以表达“合作”、“伙伴”等美好含义。


然而细看之下人们总归会发现令人不适的地方:这样的配图太流水线化,太普适化了,既可以被用在经营建材的A公司身上,也可以被用在投身高科技的B公司身上。


对于想要建立自身独特识别性的产品来说,“图库味”配图是一剂毒药,它的出现代表了不专业且应付式的态度。


但归根结底,“图库味”只是一种感觉,无法用这个理由充分论述音乐电台使用氛围图来表示流派的坏处。


只要选图符合大众认知的话,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要追求表达上的准确性?


(5)“符号”与精准传达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符号”是什么?


首先,所有的图片都包含了信息,所谓的“读图”就是阅读者从图片中获得信息的过程。


在一张图片中,形状、颜色、表情、姿态动作都是符号,而符号是信息浓缩的集合,大脑对图片中的符号进行综合理解,快速地解释了图片的含义。


在符号的传达过程中,阅读者的知识架构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信息传达的完整性。


在亚马逊丛林内的原始部族,显然不能理解红绿灯代表了什么。因此符号的传达是有特定范围的,有的符号建立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认知中,有的符号却只能在寥寥数人中传播。哪怕是相同的符号,在不同的背景下,也会被解读出不同的意义。


例如:“卍”字符号在佛教中是一个神圣的符号,但是把它反过来的话却代表了邪恶的纳粹党。



让我们回到对音乐流派的表述问题上。有很多符号可以表示某个流派。比如:“乡村音乐”。


在大众的认知中,通常会和“吉他”联系在一起,因为是常用的演奏乐器。但吉他作为基础乐器,它也能代表民谣、弗拉明戈等曲风流派,而我们无法控制用户对吉他的联想。


可是如果用户对乡村音乐有基本了解,通常这也是会经常使用曲风电台的用户——John Denver(美国著名乡村音乐歌手)就能更准确地代表乡村音乐的含义。


因此,配图的选择应该能够体现平台的专业性,唯一且准确的符号才能代表平台对自身业务的充分理解和认真态度。


“图库味”之所以不讨人喜欢,就在于模糊的信息传达令用户感受到了平台的不专业,尤其对于产生大量内容的头部用户而言,他们的口碑对平台声誉影响甚大。


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提升配图表意的准确性,选择正确的配图也许看上去受众变小了,但准确的信息传达才应该是平台所追求的。


六、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不断接收着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以直接的形式进行传达,例如:书画字报。


而有些如符号这样的信息则更加隐晦,我们甚至很难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却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甚至触及到个体灵魂的时代,巨量的信息宛如海啸将个体都裹挟其中,我们是否能分辨自身思维中那些是自我意识产生的,而哪些又是被那些潜伏的符号所改变的呢?


因此,加深对“梗”的理解显得是如此重要,不仅是因为这些隐藏的符号能影响互联网产品的目标用户,更是因为这些“梗”都是用户的语言。


无法了解用户,自然也无法做出能抓住他们的产品。


是呀,一个幽默风趣,懂你所想的朋友,谁又不喜爱呢?


———— / END / ————


作者:刘云倚, 腾讯交互设计 设计师

本文由 @腾讯企鹅风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