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被同龄人抛弃?中国中产焦虑又刷屏,新西兰人却在穷开心

2018年04月09日 发现新西兰



最近,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在朋友圈被刷屏,简单来说,就是人与人的差距正在拉大,你不努力就来不及了……



此文甚至还引起了韩寒的注意,他毫不留情地批驳了作者的价值观。



时隔不久,作者又写了一篇反驳文章:《韩寒,你一边数钱,一边教年轻人淡泊名利?》文中声称:


不是我在贩卖焦虑,而是有些焦虑,你无法回避。你可以衣食无忧,但千万别教年轻人不焦虑。

 

作者拿中国当下存在的现实焦虑说事,想突出在中国这个焦虑国度生活,要是你不被焦虑刺激,不努力地鸡血向上,你就活该一辈子当社会底层,被时代抛弃。


韩寒如今可以被指责“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么你还记得当年韩寒少年成名、顶着全社会的压力放弃上大学时,那些质疑反对声吗?



当韩寒们坚持独立判断,坚定自我选择,逆社会潮流而行时,整个社会无疑尽是些等着看笑话的看客们。




但当韩寒靠写书、开赛车、做杂志、拍电影等事一一成功后,现在又有人嘲笑他不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讽他根本不懂底层屌丝之苦。


这场论战将“中国式焦虑”再次提到台前,为什么人们在告别了温饱的担忧后,仍然会陷入焦虑不可自拔呢?



 

01

动荡的价值观

 

房价太贵,看病太难……


所以,这一切就是年轻人必须焦虑的理由?只有靠不断地努力拼搏跻身中产阶级才能改善?


那么,跻身中产阶级之后呢,不是有更多更大的压力和焦虑都如同一个个无形黑洞在未来等着你踏空吗?




所以,你要继续星夜兼程赶路拼搏,等着抛弃所有同龄人,登上金字塔尖睥睨群雄?


所有的焦虑,基本上都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那么你以为,解决了经济问题,所有的焦虑都会烟消云散?




事实上,种种焦虑并不是残酷的现实强加给你的,而是人为营造的心理恐慌。虽然这些恐慌都有理有据确实存在,但归根结底它来自于自身价值观的摇摆


拥有不稳定、随波逐流的三观,即使再多的钱都拯救不了你的焦虑。


有一期《奇葩大会》上,来了位身价200亿的富二代年轻人,来头着实有点吓人。



据说中国有两艘航母,他们家就买了一艘,可是他说富二代这个身份,带给他最大的困扰就是没有幸福感,他留学时父亲奉行穷养政策给他很少钱,如今他回到父亲身边,但是父亲控制欲又太强,让他非常苦恼焦虑。


 

有钱能使鬼推磨,却难买真正的富人开心。高晓松淡然地说道


 


02

从众如流的国人


著名的矮大紧老师,出生知识分子世家,从小被说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样金句的母亲影响,从而一生坚持自我选择,一直坚持做着美好任性的事。


有情可抒时就写歌词,想造梦时就拍电影,想找人唠嗑时就做谈话节目,想造福人类时就开个图书馆。



可普通人呢,没有令人羡慕的家世背景,没有理智开明的父母,没有想走就走的经济条件,那么,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从何而来?

 

无数国人从小就一直处在“人比人气死人”的环境中长大,竞争对手永远都是父母口中邻居家的孩子。刚形成自我意识时,便会被周围群起的声音打断干扰,被迫修正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机会形成独立的价值观的机会。

 

成年以后,大学选择专业、就业选择单位、什么时候结婚、生子、买房,通通要被周围七大姑八大姨和同事朋友的意见左右。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大,要形成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拥有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何其之难!


要么你就会被不断质疑,成为人人眼中的“奇葩”;要么除非你最后幸运突围,成功抛弃同龄人,成为不可复制的个案,被各类公号写成鸡汤鼓吹成“走自己路”的勇敢人生偶像。


相比西方国家强调个性和自我意识,亚洲国家的人们从众心理非常突出。这和长期高度集权统治的社会历史有关,集体意志通常会被强加在个体身上,渺小的个体需要借助大众的掩护以保全自己,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从众如流。



在中国,从小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一直是父母教育的核心。所谓的听话,其实也就是变相剥夺了孩子的个人意志,父母强行灌输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从众的价值观导致了单一的选择,择业方向永远是跟金钱挂钩,其他赚不到大钱的工作基本处在鄙视链底层。


西方教育强调个性,从小孩子们被认为是独立个体,家长、学校和社会环境都充分尊重个人选择,自小被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




西方孩子的职业选择也非常多元,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兴趣所在,人们都会觉得很好。最重要的是没人会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既然选择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就足够了。




曾经,生活在欧洲的一位海归回国创业,就在自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经过十年间在不同国家、文化和群体里生活的经验,我已形成了对“我该如何生活”这个命题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彻底抛弃那种流水线式的“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模式,过一种更主动、更开阔的生活,肩负起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也接受自由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而回国后,他的价值观却一再被洗刷。无论朋友、亲人还是同事都参与到他的人生计划评论中,让他突然无所适从。

 

“我在国内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是个“少数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审视和评判(judge),虽不至于说价值观动摇,却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复地对照、拉扯与冲突中,耗费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03

焦虑来自失衡的内心

 

相比国内很多人的条件,一些歪果仁可谓相当不成功了,三四十岁还没房没车不结婚不生子,还要继续没心没肺地奔波在寻找梦想的路上。

 

当他们谈恋爱、环游世界,为自己过活每一天时,国内的年轻人却被焦虑包围,担心紧绷的生活如同琴弦在未来某一天随时绷断:担心房贷供不下去、担心孩子上不了名牌小学、担心职位被更新换代、担心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担心吃的每一口饭是否安全……



那么多的担心缘何而来?


当然,有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外在忧虑由很多综合因素造成,但更多的焦虑来自失衡的内心。




相比西方人的自我认同,中国人的幸福感似乎都仰赖于外界的认可和比较。幸不幸福仿佛自己说了不算,能否跟大多数人一样,最好还能形成碾压性的优势,这样才能确认自己的幸福指数。


前一段时间流行的爆文《中产阶级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有外教的幼儿园》揭示的就是国人畸形的比较心态,而此心态驱使下带着优越感划分的所谓阶层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田朴珺在《奇葩大会》上的一句话,实际也切中了很多人的想法。



这很荒诞不是吗?凭什么要那么在乎别人的感觉? 过得好不好自己负责,要你管?


///


2018年,新西兰再次入榜全世界最幸福国家第8 名。



事实上2017年新西兰的人均GDP为36,702.46美元,在全球也只能排24名。


但是曾经有一份来自ASB银行以及调查机构TRA的报告显示,对于新西兰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幸福并不只是游艇、房子和名车,而是一些生活细碎的小事,比如早上喝的咖啡、已支付的账单以及充足的睡眠。




把握这些简单的小确幸,就能让幸福感爆棚?是的,生活在幸福佛系国家新西兰的人民是这么回答的。

 

幸福就是追随内心

不比较不盲从

珍藏每个微小的感动瞬间

但愿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

都能真正做回自己内心的主人


- End -



/ 推荐阅读 /


△移民新西兰,2018这些日期千万别错过!


△ 比死更可怕的是,还没玩命地活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