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纽约曼哈顿华埠租金如天价,华人卖一两块小钱维生的故事,可能渐成绝响。在商户陆续搬走的同时,也有人租下迷你店铺,靠小空间小智慧绝处缝生。这些商户都是合法经营,活动空间却只有一部电梯、一段楼梯或者一个床位大小。“夹缝”中的华人,如何钻出一套生存秘技?
地铁路轨下方,修鞋匠窝在电梯大的店里,靠微薄的薪水自力更生;礼品铺正前方,退休婆婆缩在单人床般大的空间,旁边是险象环生的楼梯,她就天天看着流转的风景、城市的过客;还有街角的钟表铺、卖电话卡的一扇门,小得令人难以想像一天七小时上班是如何熬过来的。
东百老汇上的怡东商场,是纽约华埠第一所福州商场,建成于1987年。沿怡东外墙而建的店,都带有老中国味道,像是售电话卡和杂货的摊档、职业介绍所、以及修鞋匠工场。我们上前去想聊天,他们都是一副“你为何找上我”的脸孔,摇头拒绝受访。他们异口同声说,我只是小人物,我没什么故事。
第二天我们再到华埠,沿商场外走了一圈,还是对修鞋匠最感兴趣。那店镶嵌在墙身,空间只有一部电梯般大,举头一望尽是悬挂的胶袋。地上放了一部裁缝机和四散的零件,木门槛外放两张折凳,顾客只可留在外面,不能涉足狭窄的工场。
第二次见鞋匠,他还是板起脸孔,专注地缝鞋。店铺位于地铁轨道下方,每过几分钟就有地铁在头顶隆隆作响,我趁短暂的宁静,凑前跟鞋匠说说话。他依旧默言不语,我俩的交流凝固于地铁声与三分钟的宁静中,偶尔刮一阵大风,我俩便陷入北风凛冽与噪音轰炸的折磨。我一直看着他,他也依旧看着他的鞋。
一小时后,他喃喃说自己没故事,“有什么好说的?赚不到钱就得窝在这儿。又不是从前做餐馆那样。”但他大概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了一些,说星期六再来,那天他太太可能来帮忙,她比较健谈。
于是我隔两天再去,鞋匠太太来了,她笑笑说,有什么好问呀,快点问吧。我把相机架好,头顶上的地铁在周末变得稍为疏落,五分钟一班车。我提问很快,很难想像他们平日在这空间是如何交谈的。
华人总觉衣锦还乡才值得被访问,但小人物的生活才是社会真实。鞋匠太太叫陈增娇,来美国前在福建连江也修鞋,把这门手艺带到了纽约。“因为我们没有文化,到别的地方不会说话,只能躲到这里来。”她从袋里取出一盒饭,是在家中做好的,她说通常都是窝在店里吃。店里容不下电饭锅,她有时到商场借人家的饭锅来热饭,有时就吃冷的。
天花板上有几个灯泡在摇摇欲坠,电源是商场提供的。商场经理陈先生说,鞋匠五年前租下了这个单位,“他说要最小的一个空间,那是最廉价的铺位。”修鞋价格每双不超过十元,陈增娇叹道,“真说不准。有时赚得多,有时赚得少。刚刚那客人补了这么多双鞋,我们就只收他四块钱,皮带打洞的只收一块钱。所以这赚不了多少钱。”
修鞋业向来租用的空间不大,在中国也有不少鞋匠在路边摆摊。来到美国,不懂英语的华人走不出华埠,大部分华男跑去做餐馆工作。鞋匠从前也在餐馆打工,后来还是想做老本行,便租铺自立门户,但租不起一个更好的铺位。“我也想搬,但房租太贵了,根本赚不到钱。”风雪来的时候,那位置鲜有路人经过,“这里就是风吹雨打,没有太阳,没有空调。”
勿街(Mott Street)一所礼品店外,86岁的马太帮忙叫卖货品。“我现在什么东西都不想做,能够看看路人来来往往,呼吸新鲜空气,就这样吧。”她十年前已退休,礼品店由儿子经营。几年前开始她不想独留家中,便在店外搭了一处空间,闲时帮忙叫卖东西。
但这个空间只有一张单人床一样大,旁边就是地库楼梯,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记者不禁为马太捏一把汗。“我取货不会走近楼梯,由客人自己来取。”马太说,儿子也不想她坐在店外,但爱热闹的婆婆不喜店内局促,坚持守在外面。于是儿子为母亲装上防风板,希望母亲享受小空间的同时,不会因风雨扑面而着凉。
我们原本还拍摄了一所糖果店,店主待在只有一段楼梯长的空间,天天踱步如螃蟹,游移在店内。然而首次播出后,店主执意让我们把他的故事删掉,没有解释为什么。虽然原因不明,但我们也知道小商户总是在无可选择之下才租下迷你铺,还可能承担法律风险。
“尽量自己能做就做,虽然这不是一份好工作,但还是靠自己好一点吧。”陈增娇笑着说,自从与丈夫踏入修鞋业,生活便注定瑟缩在这城市的角落。可他们没有怨言,这是华人不走寻常路的命运。“以前我在家里没人陪伴,现在有儿子陪,又有顾客跟我聊天,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一百种人,有一百种人生,每一种都是选择。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