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生狂喷:名校为压低录取率毫无原则招揽学生

2018年04月01日 美国留学妈妈圈


写在前面的话:这几天,妈妈圈的家长群又开始热闹起来,有的孩子收到多个offer,犹豫选择哪所学校,也有的没收到offer,心里灰心沮丧。


29日凌晨,八所藤校一同发榜。看了榜单,大家不禁一声叹息,录取率又毫不意外地再次降低。哈佛大学录取率从去年的5.2%跌倒今年的4.59%;宾夕法尼亚大学从去年的9.2%跌倒今年的8.39%;哥伦比亚大学从5.8%降到5.5%;布朗大学从8.3%到7.2%,普林斯顿从6.1%到5.5%;耶鲁大学从6.9%到6.3%。


在美国,录取率一直是大学排行榜的一个重要指标。录取率越低,大家认为这所学校越好。而大学为了博取低的录取率,也是想尽办法尽量争取更多的人报名,几年前,就有美国学生对这种做法非常恼怒,我们来看个究竟。

美国女生Amanda Graves发表了一篇名为《名牌大学:明知道不会录取我,就不要来招揽我》的文章,批评包括耶鲁在内的常青藤名校,为了降低录取率,“忽悠”大量高中生递交申请。文章一出,就在网络中引起热议,超过90%的网友肯定了她的观点。

细细想来,美国的大学招生,有些像“比武招亲”。名校就是那些一等一的好姑娘,姿色好、品性好、家境好、琴棋书画样样皆好。好姑娘大摆擂台,比武招亲,不设上限,人人皆可来过招。

这等好姑娘的吸引力自是大的,从风流才子到和尚挑夫,谁不想跳上台过上两招。虽然知道最终能抱得美人归的没有几个,但怀抱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自我励志心理,皆摩拳擦掌,暗暗备战。

让人又爱又恨的是这好姑娘还是个营销高手。为了挑选好夫婿,秉承“精准营销”之要义,购买适婚男子名单及信息(从全国性的考试机构购买高中应届毕业生的PSATSATACT的考试成绩及个人信息),然后写一封看似量身定制,情意绵绵的邀请书。冠以男子姓名,落款留下闺名,中间不吝赞美之词,表示已垂青男子学识已久,盛情邀请男子上台打擂。收到这样一封信,应考的学生们自是像打了一针兴奋剂,放佛看到好姑娘在向自己款款招手,不立马放下五百大洋报名上擂台,心里哪能放得下啊。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大部分的人都被打得鼻青脸肿,不仅损失了500大洋报名费,还大受打击。这一冷静,顿足捶胸,不禁感叹“明知不会录取我,就不要招揽我”,此言一出,无数同样经历、被打过的纷纷跳出来,举手支持。更有人表示,“常青藤想也别想,想了也白想”。

冷静想想,这绝对是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游戏。美国私立大学从商业角度来讲,与一般公司无异。每一年的学生录取,像极了一场大型的Marketing Campaign,学校要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自然要多拉拢生源,提高竞争,以确保选到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让自己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一路“常青”下去。

面对嘈杂的学校招生,妈妈和孩子们往往会有些头晕,没选择不好,选择多了也难办。我们的建议是,不论外界有多嘈杂,妈妈和孩子们都要冷静想两个问题“我在哪里”,“我想要什么”。

面对“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家长和孩子要有信心,总有一个适合的姑娘,那就是最好的。人家姑娘都对进行了一番大数据研究,咱也要研究下人家姑娘,挑选夫婿的门槛是什么,姑娘哪里强哪里弱,最终确定匹配度。

在择校上,通行“三四三”原则,30%有点高攀的学校(reach),40%匹配的学校(target)30%安全的学校(safe)。如何确定高攀、匹配还是安全,说到底还是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认识,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收到名校情意绵绵的邀请函,不必跳起来埋怨“招揽”,也不必急吼吼上台打擂。先看看是否门当户对,再看看是不是真的自己想要,再做定夺也不迟。

注意,名校情书来袭。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