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pple妈咪
01
第一次读到“佛系育儿”这词的时候,我一度惊为天人。
在朋友圈满屏的“吼作业”、“牛蛙战争”、“小升初”……霸气外露的汹涌之后,仿佛开源出了一汪清流,出淤泥而不染。
人说这是90后宝妈们开拓出来的新境界,核心观点就两字:放下。
人家三岁英语启蒙、四岁认字读书、五岁加减乘除,那只是虚幻,为娘我目不斜视心不跳,不急不躁、由着孩子你恣意挥霍开心烂漫的童年,你将来爱学习是造化,不爱学习是天命;
人家乐器学个八级十级,运动来个击剑曲棍球,那是他娃心气高,为娘我可不会威逼利诱、非要孩子你学这学那,你感兴趣呢就去学学,没兴趣了丢就丢呗,咱不心疼;
人家从娃娃就开始边规划边纠结:公立还是民办?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出不出国?几岁出国?为娘我才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孩子你就近该上哪上哪儿,不折腾、无奢念、将来能升学到哪个学校就哪个学校,世事无常,一切随缘。
佛说:“一切皆为虚妄。” 佛又说:“少欲,则少烦。”
世俗爹娘在功名世界里前赴后继的时候,无欲则刚的佛爷佛娘在“修心”,修淡泊之心。
既然所有的焦虑都来自欲望,出自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那丢开手不就好了。隔壁家的孩子十八般武艺十项全能又与我何干,咱就定定心心“放羊”,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02
前一阵收到这么个读者来信:
我和先生03年一同在上海就读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至今,工作和家庭目前都较稳定,有1个快7岁的孩子。作为一名新上海人,毕业后一路走到现在也充满辛酸。双方父母为了我们这个小家庭,也倾注了他们的积蓄,换来了一套嘉定的2房。
目前孩子要就读小学了,做娘的也是为此操碎了心。但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想让孩子通过实力考,结果不同程度卡在了笔试或面试的环节; 想通过关系疏通,发现工作圈积累下来的人脉在这件事情上是多么苍白无力; 最后想通过置换学区房,但口袋里的钱和目前的房产行情没有办法支撑起这最后的选择。想想自己父母当时为我所付出的,我这个做妈的是不是很失败。 可是,孩子他爸没事人似的,觉得我瞎扑腾,他到是坦然得很: “我们自己量力而行,有几斤几两就挑多重的担子,压垮了自己,孩子也不见的就朝着你想的方向发展,还是顺其自然好。”
你说我是不是庸人自扰?但我担心,今天在起步的时候我就接受了妥协,那么今后孩子每一个学习面临困难要退缩的时候,我是不是都该像他爸一样,说一句量力而为,顺其自然?
想来,信中的爸爸大约就是“佛系养娃”的代表了,只是,这位爸爸真正豁达了么?是真正放下执念了么?在我看来,也许还有以下两种可能:
1. 这位爸爸忙于工作,对孩子的事情并不怎么上心。
2. 这位爸爸深感压力太大、“突围”太难,索性直接套上“我很淡定”的帽子,假装豁达。
真正的豁达源自于心,而不是出产于现实的残酷,否则就变味成了阿Q精神。
若我们还达不到“四大皆空、立地成佛”的境界,不如听听另一种声音。
同样是放手的意思,西方牧师们会说:“尽管上帝在人类心中放下了公义,让他们明是非。但也赋予了人类自由意志,让他们得以自由选择遵守或背叛。”
虽然结论相同,但路径截然不同。
“佛系”养娃说的是随缘,修行的是自身,针对外在事实的接收是被动的。唯有无喜无悲、无欲无求才能脱离苦海、修成正果。
“牧系”育儿讲的是尊重,在意的是对方,针对客观世界的解读是主动的。唯有持久忍耐的爱,拥有触发改变的能量。
是不是觉得“牧系”这词很新鲜?事实上,英联邦国家大都以基督教治国,所以,西方教育理念里多少渗透着圣经思维,若要配比红透半边天的“佛系”,简称“牧系”再适合不过。当然,今儿这文章与宗教信仰无关,我自己也不是哪家的信徒,今天只论这两派的育儿观点。
20世纪最著名的祷告文,当数尼布尔的那段:“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 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 并赐予我,分辨这两者的智慧。”
而我想说的是,“佛系”养娃只能给你平静,而“牧系”带给你的,将是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
因为“牧系”,在放手的基础上,还添了四味“小料”。
03
牧师们说:“倾听,不要妄断。”
我们来假想一个场景。
妈妈无意间听到家里两个孩子,因为玩纸牌时其中一人作弊而发生冲突。开始的时候,妈妈保持了中立,没有介入。
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她觉得还是有必要讨论作弊这件事,于是她跟孩子们说:“你两都知道,作弊不对,而且作弊也让游戏不再好玩。那你们干嘛不好好遵守游戏规则呢?”虽然妈妈的口气很和善,但这仍然是说教。
虽然,她在冲突的当下没有去介入,这表现很佛系,但显然,还不够。
如果说,采用下面这种方式呢?
一两天后,妈妈跟孩子们说:“我有件事情不明白。”两孩子会很好奇,妈妈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然后她说:“当人们玩游戏时,其中有个人作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吵架!”
“那你们觉得,为什么那个人要作弊呢?”然后倾听孩子的回答。这样,妈妈就可以了解两个孩子各自的想法,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可能孩子会说,“因为他想赢”,或者“因为他想让自己很厉害”。
然后妈妈可以问:“那么作弊会对游戏的乐趣产生什么影响?被骗的人会感觉到什么?人们可以做什么,才能让游戏继续好玩?” 通过这些提问,妈妈就会清楚两孩子竞争的心理原因。
最后,妈妈可以说:“我很高兴了解你们的想法,这对我也很有帮助。”整个过程,妈妈都没有把自家孩子代入角色,而是尽可能使用“人们”这样笼统的语言,让孩子们跳出来看问题。
倾听,不带偏见和妄断的倾听,是改善行为的基础。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指责其中一方有错,没人能听进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没人喜欢在被指责时面对问题。
在我们说教、下论断、出命令之前,尝试提问题,比如:“我有个困难,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看法?我现在要做晚饭,而你让我辅导你写作业。 我要同时做这两件事,让我手忙脚乱乱。你觉得我俩可以怎么办?”
当孩子表达了一个我们很反对的想法,在那一刻,我们仍然要练习接纳:“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不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唯有倾听,我们才可能“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迫使”孩子就范。
04
牧师们说:“允许,不要僭越。”
前几日去咖啡馆,看到一位妈妈带着个5、6岁样子的小男孩进来下午茶。那位妈妈一边拿起柜台上的菜单要给孩子看图,一边问:“你想要什么?”
那小男孩不搭理妈妈递过来的菜单,盯着橱窗里的花色甜点,然后指着里面一个造型别致的奶油蛋糕说:“妈妈,我要吃这个。”
那位妈妈摆手:“这个品种爸爸以前买过,里面甜的发腻,我敢保证你吃一口肯定不喜欢了。儿子,妈妈跟你说,点这个芝士派,健康又有营养,听话。”说着想拉孩子离开柜面。
小朋友不干了,把着玻璃柜:“我不想吃派,就要这个,我吃得了!”妈妈无奈,给他点了个份奶油蛋糕。
不多时,小朋友果真发现这个品种的蛋糕甜腻得很,吃了两口就不想要了,开始缠着他妈妈要买薯条、吃了两三根又想要柜台上的人形饼干、咬了几口又嚷着要买饮料……就这样,邻桌的这位妈妈前前后后跑了不下五次,桌子上堆满了食品,包括她推荐孩子的芝士派最后也买了来,只是没有一个吃完的,妈妈自己什么都没点,光儿子剩下的都吃不完。
很多人以为,让孩子自由地做选择,就是给孩子自由。
照这么说来,上帝也允许亚当夏娃自由地选择吃或者不吃禁果,但是吃下禁果的后果,却只能由亚当夏娃自己承担,而不是上帝兜底。
允许自由、允许试错的下半段是,让孩子自主地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但不是惩罚),不僭越代劳,不收拾残局。
作为一场愉快的周末下午茶,小朋友当然可以点他想要的食物,我们的经验可以作为建议,不妨把决定权交给他。只是,如果所点的东西正巧外秀中干,一点都不好吃,那么也请告诉他:“抱歉,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吃或者不吃,我们都不能再点别的东西了。”
05
牧师们说:“原谅,不要指责。”
来看一张图。
这是新西兰小学里5岁孩子的一张数学随堂练习。是的,你没看错,里面阿拉伯数字“2”和“3”全是反方向写的,老师居然还能在边上打个勾,真让我大跌眼镜。
那段时间,老二在家写作业的时候,“2”和“3”常常也是反写的,我总是一个个盯着他必须擦掉重写,到最后小家伙居然顶嘴了:“为什么你每次都叫我擦掉?”
“因为你写的是错的呀!”
“我在学校里也这么写的。”
“老师不叫你改掉么?”
“老师有时让改,有时就算了,不会每次都叫我擦掉。”
开始我以为他胡扯,后来拿回来一沓随堂练习,发现孩子的各种反方向阿拉伯数字,只要算数对了,老师照样打勾,只是在数字下面点一个小红点做标记,并不强求孩子修正。
对孩子的错误如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莫不真只有佛眼世界了。甚至让我不禁怀疑,自己这为娘的,是不是执念太深。
但事实似乎又不止于此。因为对于孩子的错误,老师其实是有意识地标记小红点的,只是标完以后,还是选择了原谅。因为算数是对的,所以你还是值得拥有“勾勾”。
这和我们小时候接受的锱铢必究的教育很不一样。那时候默写课文,错一个罚抄十遍的景象历历在目、管你是含着眼泪,还是深更半夜,不罚抄完第二天还真不敢去上学。
从结果来看,罚抄十遍也许可以让孩子记得更深些,改正更快些。但是“原谅”却能给孩子输送源源不断的“我可以做到”的勇气,这对于一个5周岁刚上学的孩子,恐怕是比快速改正更重要的学习原动能。
事实上,几个月之后,孩子数字反写的坏习惯一样消失了。
06
牧师们还说:“相信,不要保留。”
最近在心理学期刊上看到一则小故事。
妈妈和五岁的莎伦在公园里野餐时,碰到一位朋友。妈妈给朋友介绍莎伦,而莎伦紧紧靠着妈妈,还把指头放进嘴里吮吸。妈妈叫她:“别躲着呀,莎伦,别这么害羞,你这孩子!”然后又转向朋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这么怕生,家里其他孩子都不这样。”
莎伦更加向后退缩。朋友弯下腰,想逗莎伦说话。而莎伦仍然没有一丝笑容,皱着眉头看着朋友。朋友只好放弃,和妈妈聊起天来。莎伦站了一会儿,用力拉妈妈,抱住她大腿,仰脸要妈妈亲她。
确实,愿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是孩子的自由。佛系爹妈大约会说,孩子你怕或不怕生,怎么都行,为娘我不骄不躁,不在意也不反驳,逆来顺受,我自己该聊天聊天,该不理你就不理你。
这已经比故事中那位强求孩子“别躲着”的妈妈进了一步,因为佛系爹妈,拥有了第一层智慧——看淡孩子的缺点。
而这恰恰符合心理学的观点:莎伦正是因为她的“害羞”能够成为关注的焦点、甚至改变妈妈的计划,才让“害羞”这个行为越发有意义,越发值得夸大。相反,若这个行为得不到任何人的注意,反而会淡去夸大表现的必要。
“牧系”妈妈会怎么做呢?
她首先会用轻松的口吻向朋友骄傲介绍自己的女儿。如果莎伦没有反应,就继续和朋友说话,忽视莎伦的闪避和害羞。如果朋友多嘴说:“哦,她很怕生,是不是呀。”
“牧妈”会回答:“不,她不是怕生,只是现在不想讲话。第一会儿她准备好了就想讲话了。”
所谓相信,是指从语言、从行为、从心底相信孩子拥有正向的能量。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家里老二在新西兰上小学前和口吃斗争的经历。也可能是双语的关系,老二从开口说话起,就一直免不了结巴的问题,开始我们不在意,直到快4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都觉得有必要介入了,推荐我们去见语言治疗师。
大约有半年的功夫,我们每周带他去新西兰本地的治疗所。让我惊讶的是,所谓的口吃治疗,居然就是忽略口吃。
具体来说,每周疗程的时候,老师就会拿出玩具或者故事书来引导孩子开口,先引导孩子说简短的词,比如老师问:“小鸟站在……?”孩子回答:“枝头上”。每次孩子蹦出的词没有结巴,老师就大大地鼓励、认同他的表达非常顺畅(Smooth Talking),而每次孩子蹦出的词支吾了,老师就当做没注意。
诸如此般,当老师发现孩子说话顺畅的时候,就逐渐引导他说长一些的句子;当发现孩子不结巴的时候,就缩短让他做出的表达,以确保孩子经常能获得正面的确认和鼓励。
不只在治疗所,老师要求我在家里每天至少要有十次发现孩子的顺畅表达,并加以强化鼓励。就这样经过将近半年的正面认可,老二在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基本告别了困扰他两年的口吃问题。
这个经验让我豁然开朗。要知道,口吃是非常潜意识的缺陷,若这样的难题都能够通过“忽略缺点、相信孩子的正向能量”来解决,更何况是那些孩子主观意识里可控的恶作剧呢?
面对孩子一时的缺点,高僧说:“你别在意,由着他去。”
牧师说:“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尾声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开篇那个读者来信的纠结哪儿去了,“牧系”养娃能解决学区房问题么?
嗯,这事儿嘛……无解(无奈脸....)。
但“佛系”的无欲无求、心如止水,或许能够带给你平静;
“牧系”的“倾听”、“允许”、“原谅”和“相信”,可以滋养你应对残酷现实的智慧和勇气。
至今我仍然相信,今儿红透半边天的佛系育儿大法,是焦虑汪洋中的一枝独秀,我们都已经中“执念”之毒太深,“放下”是我们要学的第一课。
只是,光有第一课还不够,西方教育里渗透并成功经营了上百年的“牧系”思维,给了我们一本在放下之后、有关爱和自由的操作指南。
Apple妈咪关联原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