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 被骗了? 把地动仪、4大发明从课本里删除后中国还剩什么...

2018年10月16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怎么可以用对待敏感词的方法,对待历史疑问呢?

近日,"张衡地动仪"从新编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2017年秋投入使用)中消失一事,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这个被称为"华夏科学创造力的模范和象征",印在教材上影响无数代中国学生的,由学者王振铎根据《后汉书》中关于地动仪的196个字的描述,并借鉴日本地震学者荻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该原理已被荻原尊礼自我放弃),于1951年制造出来的地动仪,从此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课本里的地动仪(图片来自网络)

地动仪的争议

根据《后汉书》记载,张衡,字平子,公元78年出生在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公元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根据记载该仪器“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之后张衡在京师准确预测了陇西的地震。


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这个一直被称为"一切地震仪的鼻祖"是有很多质疑的地方。因为根据现代科学, 测定一个地震的方向或中心是非常复杂的,倘若仅仅在一个地点进行测量,如何能知道地震的中心?单独一个仪器怎能测定一个地震的发源地?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科学还没有办法准确地预测地震,更何况是在公元一百多年前。


"王振铎版"张衡地动仪(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学者王振铎采用“直立杆原理”复制出地动仪模型,举国瞩目,但一直争议不断。中国科学院教授冯锐翻阅《后汉书》的记载时,发现了王振铎所用理论中的错误,因为他计算出柱的高度长达近2米,而这个高度只能是一个悬垂摆,而无法是一个直立的杆,就此得出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王振铎采用的“直立杆原理”——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的杆子,地震时的震动会令其倾倒,然后触动某一个方向的开关。终于,在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大家见面。


冯锐在“王氏地动仪”前(图片来自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当更为符合科学逻辑的地动仪被复制后,中小学的教材里仍旧采用一根“直立杆”的理论为此,冯锐教授多次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沟通,希望能够纠正教科书上的这一错误。2010年,冯锐的建议得到了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的回复。此后,又经过了7年,有争议、不准确的“地动仪”相关内容,终于在全国的历史教材中得到调整。

时至今日,冯锐虽复原出了更有科学逻辑、更为符合史料记载的地动仪模型,但是用他的话来说,这也仅算“我们在当前这个时代对张衡的理解”。至于一千多年的候风地动仪到底是何样,后人又会不会制造出更加接近原貌的张衡地动仪,现在还无法轻易下结论。


更多的争议

另外,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国粹中的国粹"四大发明"也有很多争议,例如造纸术

我们所学的历史课本上说,蔡伦是在公元61~121年之间发明造纸术,是地球首例,也就是传说中的 "灞桥纸"。 而课本没有提的是,这种纸后来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的是比较原生态的纤维,也就是可能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类似乱麻、线头等纤维的堆积物。并且"灞桥纸"的发现过程也值得怀疑,当时出土物已经离开了现场,是4天之后被人在工人宿舍存放的出土物中捡到,而且捡来之后散乱地放置在取土处一旁的空地上,长时间无人管,并非是外界宣扬的从"西汉墓"取出。

"灞桥纸"(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纸是否为中国"最先"发明的呢?公元前3000年前,埃及人就发明了类似"灞桥纸"的莎草纸,比中国的"灞桥纸"早近3000年,而现在用的木浆纸是1843年德国人Friedrich Gottlob Keller发明的。因此,中国的造纸术论早早不过埃及的莎草纸,论完善完善不过德国人发明的木浆纸。

还有,仍然是四大发明之一,

根据我们所学的历史课本,活字印刷是由毕昇发明的。但课本没有提的是,毕昇这个发明因为操作繁琐、产能低下,后来没有被实际应用,中国古代直到清朝前期一直用的是雕版印刷,清末开始用的活字印刷设备是从德国进口的。因此,真正厉害是的是我们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活字印刷术模子(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历史课本调整名单中,中医神坛上的扁鹊和华佗也在名列,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年轻时候遇到一个奇人叫长桑君,给了他一剂秘方,扁鹊用这个禁方吃了一个月药,开挂获得了透视人体的超能力,就是自带X光透视功能,对人体症结所在一目了然。

另外还有记载,扁鹊能做心脏置换手术!


《列子·汤问》里说:鲁公扈,赵齐婴两个人不舒服,一起找扁鹊看病,扁鹊掐指一算说你们两一个志强而气弱,一个志弱而气强,所以才不舒服,我把你们俩的心脏换一下就可以医治。然后扁鹊用迷药迷倒两位患者三天,剖开胸腔给双方对换了下心脏,又给喂了一些神药,两人醒来都好了。无需验血,无需消毒,无需接氧,一罐迷药,两颗心脏,乾坤大挪移,听上去很科幻、很穿越有没有?

至于华佗么,他的精彩之处是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还好曹操当年虽然经常头疼,但是智商是在线的。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凌乱?有没有开始怀疑人生?

承认不足才能足够强大

虽然历史上有很多东西需要推敲,虽然历史上的人物可能被夸大成神,虽然现代的复原不科学,但是不代表古代神人、神物本身不存在,例如郑和的大宝船,后来因为禁海,大宝船的图纸被付之一炬,但大宝船的工艺的的确确是当时史无前例的高精尖产品;此外中国现已失传的中国古代“唐刀”的制作工艺,大家是否知道,“唐刀”的制造工艺被日本延续下来变成了武士刀,现在日本著名厨刀关西薄刃完全就是继承了武士刀的工艺,也就是来自中国"唐刀"的制作方法。


现代人无法证实古人的智慧,不能代表这些智慧不存在。


有人说,这次把地动仪等从课本里取消是秉持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不是矫枉过正呢?


为什么不在这些故事之后加上一个更加现代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知道我们中国的确有地动仪这样的发明概念存在,也可让学生知道地动仪解决不了大自然抵抗力。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借鉴、学习历史呢?


通常,中国学校里教的是背诵的方法,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其伟大意义,例如某某会议,一个伟大的诞生,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近日,崔永元的一篇《别再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 》文中提及一日本高中历史题目和学生答案,请大家仔细品一下。

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
。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

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这样的答案,的确让人不寒而栗,中国学生在背诵历史上的赔款、背诵伟大意义的时候,某些国家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根据历史来分析和思考,甚至“对华作战”!


历史是一个国家精神的延续,尊重历史、面对历史才能继往开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论科技创新,古代中国在整个世界文明史里贡献有限;古代中国对科学的追求比不上王位之争;古代中国真正的博大精深,很多已经失传;古代中国历史可能被神话;近代中国历史可能被删节;现代中国历史可能被404。


最后,谁都想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证明自己接过"牛逼"的民族的枪,而"牛逼"这件事情,不是靠奥运会开场的几个大节目;不是靠"战狼";不是靠崔永元曝光的585位艺人;不是靠改改课本留下来一些伟大意义来证明自己强大的,"牛逼"这件事情,是需要一种坦荡的魄力,需要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种哪怕没有地动仪,我们也很牛逼的底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黄海

来源:榕嫣游戏迷、肥肥猫、崔永元

平台: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