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高材生到海外房屋投资全能大师

2018年10月27日 大多伦多西部地产




· 文化游子在异乡营造理想家园

· 章回体恬淡笔法写就海外奇谈 

· 北美房地产实录  房屋投资指南



北大书生变巧匠



结庐异乡成传奇



文 / 郭小聪(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





有些书拿起来只会翻一翻,而这本《北美寻家记》,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一路惊讶地读下去。


作者房崇,便是我的老同学李彤,北大中文系高材生,在国内曾是以文字为生的大报记者,本来劳心不劳力,没想到定居加拿大20多年,竟然变成了房屋投资、翻修的全能大师。他经手的那20余套住宅,并非国内单元房,而是北美传统独立建筑,也就是我们惯称的“别墅”。它们风格各异,面积巨大,结构复杂。装修也不仅仅是刷墙贴砖,安灯挂帘,还包括开门扩窗、移墙变体、厨厕易位、改电接水等等,施工难度要大得多。


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到了后来,竟发展到这类工程全由作者一人完成,他无师自通,独挑大梁,土木水电等各工种技术齐全。不仅如此,修房是为了出租出售,所以他还要有房地产投资专家的估算水平,设计师的慧眼和蓝图,建筑商的成本核算与施工控制能力。书中感悟均来自实战经验,如:“买方市场先卖,卖方市场先买”,“无慧眼者,休看旧房”,“要想装修增值,重要的不在技术,而在设计思想”,以及“好的房客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而不好的房客大致有三种”,等等。因为独具参考价值,本书章节最初在海外博客“房崇修房”连载后,在北美地区达到了近千万的点击量。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诚实,不避讳,也不夸大,认真,直率,文如其人。坦言看房时对朋友有时也留个心眼,但更多是心存仁厚。多次连夜开车驰援朋友,不计代价,干活也绝不马虎,那一句“房崇干出来的活,要是一个整体”,非常老派,古道热肠,掷地有声。最初装修受人指教之处也会一一指出,绝不贪功。所以他笔下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真实可信。既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龙门阵(第16回“不甘心欲雪麦城耻,‘赫伯屋’翻本过五关”),也不避讳走麦城(第12回“难脱手忍辱允低价,枉费力失利走麦城”)。书中还颇多趣事。一位老教授,如愿成交后才得知早有缘分,教授的儿女亲家曾是驻华大使,跟作者太太学过中文,也为他们儿子赴加出过一臂之力。还有一窝小浣熊,躲在壁炉烟囱里,不知何时何法,把客厅的地毯搞脏,把屋里的空气熏臭,作者好不容易才把它们请出去。


不过故事越是精彩,读者越会好奇: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加拿大,房屋装修再好,也不可能获得暴利,技术水平再高,也不至于自讨苦吃。又不是生活在荒岛上,作者为什么执意要单打独斗,甚至把自己变成一支装修队,如同自我隔绝的“鲁宾逊”?


作者没有正面回答,仅仅说:“我天生就是个愿意自己动手的人,万事不求人的性格,没有办法。”为此他常年独自泡在施工现场,“思本堂”一天不停地修了九个月,“傲博庐”竟然做了四年。吃灰卧土,脏乱失序,有时在各个房间轮流施工,仅挂一张塑料薄膜来阻灰挡尘,还戏称为“青纱帐”。别人觉得不可思议,作者却乐在其中:“我一个人在空房里独享孤独,也独享自由”





孤独与自由,这正是知识分子最看重的东西,也是本书的真正底蕴所在。读者们能够感觉到,这本书无所不在的文化气息不仅在于装修本身,更是来自于作者的阅历、才华、教养和情怀。有位画家曾说作者是“文化游子在异乡营造理想家园”,我倒觉得也像是中国文化人儒道互补的心性,在海外生存环境里的一次交融或奇遇,但它不是条分缕析,而是渗透在生活细节里。


一位年轻租客,平时不欠钱,出事惹大乱,原来他是位毒品贩子,一次招来枪战,房子也跟着遭殃。我们这位处乱不惊的房东,一边填补着门上弹洞,一边忽然来了诗性:“当日枪战急,弹洞后门壁,能修不必换,省钱不难看”。虽然没有伟人“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豪迈,倒也有道家“能忍自安”式的豁达。


还有一位胖胖的白人女租客,欠租一拖数年,就是赖着不搬,四处告状,还明言我就是要拖死你。作者为此一次次上法庭,他想起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台词:“今天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留他留我,三爷您随便吧!”便直接把大意翻给法官,决定卖房走人。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软弱,而是另一种坚忍。正如彤兄在最艰难的时候想的:“我们连文革、插队那样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的困难还在话下吗?”





内心的强大还表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性评判上。加拿大法律格外保护弱者权益,有的房客才藉此胡搅蛮缠,作者颇受困扰,却仍予以肯定:在加拿大你只能以法律为上,用足为上,因为这里并不是有钱就是大爷。他发现与政府各管理部门打交道,很少碰到刁难、扯皮或索贿之事。他还注意到西方房屋经纪人很有专业操守,不会因贪图小利而便宜行事,是“典型的西方人坚持原则直线不拐弯的思维”。这让他感慨,要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守法观念,做事情该是多么透明和简单。


从倒房获利谋生到修房力求完美,作者的生活之路很符合马斯洛的人生五层次说。开始时是为生存所迫,追逐实利,与人无异。越到后来,“省钱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自做的随心所欲、自由驰骋上升为更大的乐趣。”拿下好房虽然也会成本核算,但内心里却充满艺术家式的审美喜悦:“此房遇我,如璞玉等待巧匠,幸逢明主;我得此房,若伯乐发现良驹,可育英才。”他还引用我们老师朱光潜先生的话说:“慢慢走,欣赏啊!”的确,生活有如修行,品味才有意义。他发现房子也有生命周期,有人照料就会益寿延年。一般人眼中硬梆梆的砖墙管道,在他心里如衣料般柔软,任拼合,任剪裁,已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





当然,人生之路走下去还是难免伤感。在最后一回“余波荡漾难容袖手,病至山颓谢幕收官”中,李彤发现自己当年出手的第一座房子“扫叶山房”,与巅峰过后即将收手的连排别墅竟然相距不远,不禁默然:“这是命运安排的轮回吗?”如今“扫叶山房”后院杂乱不堪,房前那棵美丽的山丁子树被无情砍伐,再无花可赏,无叶可扫,又让他叹惋。而加拿大房屋市场的骤变也让他有老马迷途之慨,由于中国买家异军突起,再无讲价的可能,只有加价的必然,以至他向求助的朋友坦言,“我只说房屋的优劣,别问我价格的高低了”。更令人迷惑的是,如果当年房子不卖,坐等升值今天也稳赚不赔,那么何必要冒风险和操劳呢?他过去这些年的辛苦又有何益呢?作者陷入哲人式的思考。


不过作者很快昂扬起来:“人生只要经历了,只要快乐着,就很好。我的倒房、修房、住房的经历,自有我独异的特色,与他人不同,他人不能代替,这就是价值所在,我享受这一段过程。”李彤兄去国的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互联网时代还闻所未闻,几十年间却突然地覆天翻。但一个人的一生却总是今天与明天紧密相连的,不管干什么,不管世界怎样巨变,只有持之以恒,业精于勤,才能有所收获,不负此生。





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表现在行云流水似的写作风格上。他讲的是海外奇谈,用的却是章回体的传统体式,再加上《镜花缘》般的恬淡笔法,时空交错,中西混搭,大开大阖,大俗大雅。例如突发中风,本是不幸,作者却洋洋洒洒连用八个排比句:“那一夜头晕目眩,那一夜呕吐连番。那一夜愁云惨淡,那一夜半醒半眠。那一夜乾坤扭转,那一夜放倒金山。那一夜的我不再是我,那一夜的天塌了半边。”悲耶?喜耶?悲欣交集,举重若轻,让人领悟到,自嘲乃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命运可以摆布我们的肉体,但决定人生成败的依然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品质、性格和能力。


读罢全书,感佩良久,从国内一介书生到海外修房巧匠,我的这位老同学是如何脱胎换骨、重塑人生的呢?真是不可思议。不过也许早有预兆,彤兄在大学时就自称“豌豆庐”主人。当我遥想他在异乡独自奋战,乐在其中:“改旧翻新无中生有,锤不离手曲不离口。文武双全境界自由,书生有用挥斥方遒。知我者谓我逞才过瘾,不知我者谓我折腾何求?”我就仿佛又听到他当年在大学宿舍里吼出的那一句关汉卿散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的一粒铜豌豆”……



· 文化游子在异乡营造理想家园

· 章回体恬淡笔法写就海外奇谈 

· 北美房地产实录  房屋投资指南





《北美寻家记》

作者:房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当当购买链接




组稿 | 刘畅

美编 | 褚嫣楠

摄影 | 姜艳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