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家长究竟该不该替孩子背书包”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在第一时间转发评论,“减负别流于喊口号,否则孩子就挺不直腰杆。”
校长认为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这当然没问题,但不少网友表示真不是孩子太娇气,而是如今小学孩子的书包的确是越来越沉,大人只是想尽可能减轻她们身体负担。
01
每天背着一袋米去上学
有网友表示,孩子的书包的确太重了,已经往旅行箱发展了。
微博网友@一刹那无极的写道,自己的儿子上一年级,每天书包的重量超过7.2公斤,对于身高只有120cm,体重18Kg的儿子来说,这重量相当每天背着一袋大米去上学。(通常一袋米5kg)
他还说,孩子背着书包的样子像个老人,佝偻着身子,自己曾批评过孩子不直起腰来,孩子说直起来就仰过去了。
不少网友也感同身受,表示孩子书包真是越来越沉,最夸张的一个足足有9公斤!
那这些书包里究竟装了啥?
上学的课本各门课加起来有6本,而且经过改版后课本已不再是我们过去的32开小册,而是A4大小,重量也相应翻倍。
除了课本之外,可能最重的就是搭配的练习册,也就是孩子们要回家的写的家庭作业。
光一个语文课,就有写字的练习本、作业本、诵读课本和阅读课本……更不用说还有数学、英语等等配套练习册……
这还不包括每个孩子放学后去参加不同的补习班需要的教材和设备等等……
尽管早在好多年前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可这么多年来似乎还是越减越重了……
02
全家总动员 父母也得打鸡血
小学一年级就背着这么重的书包,孩子们过的是分秒必争的童年。
王晟的孩子就读于传说中“100个里只录取8个”的上海浦东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在同事眼里已经属于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了。
平时,她给孩子报了游泳,跆拳道,编程班。她觉得明年不上编程课了,因为在家网上就能学,改上视频课。
孩子辛苦父母也得跟着打鸡血。每天都要盯作业,感觉快要被逼疯,这已经成了家庭关系中矛盾的一大来源,甚至是夫妻感情出现矛盾的原因。
孩子才一年级,她已觉心累,尤其做各种小报,更让她觉得不堪重负。王晟儿子班级里有无数鸡血妈妈、鸡血爸爸,这让她感到焦虑、害怕、心力交瘁。
这或许不是一个家庭、一个小学校长的问题,更是我们教育制度和社会文化的需要反思的地方。
03
散养的新西兰孩子,玩是主业
众所周知,在新西兰孩子靠散养。
当国内的孩子正为作业焦头烂额,家长们为孩子书包太重而忧虑时,在山野海边浪出天际的新西兰孩子们,让华人父母们感叹,真是玩疯了……
去年,一则孩子在新西兰幼儿园雨中玩滑梯的视频被刷屏。
新西兰这家幼儿园在飓风来临前,老师不顾大风大雨,依然让孩子们在院子里玩滑梯。
这段33秒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
被播放超过2600万次
传遍世界各地
▼
其他国家的网友纷纷对新西兰幼儿园的散养方式表示欣赏,觉得这正是童年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拿着手机玩游戏,孩子就应该属于大自然和户外。
新西兰政府一项调查研究长期追踪了7000个孩子,并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日前,政府公布了这份研究报告。报告整理自孩子母亲们的采访,十分之九的母亲对学校表示满意。
负责这项研究的奥克兰大学副教授Susan Morton说,大多数孩子的状态都非常好,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那么新西兰的小学一年级孩子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
04
华人家长:“没有作业?还是得补点课”
幼升小对新西兰的孩子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一开始的时候,新西兰家长所在意的往往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孩子能否适应新的生活。
2016年Vincent靠离岸技术移民拿到PR,次年他们全家从上海搬到奥克兰定居。
他的儿子Terence在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就读。上小学前,学校安排了两次school visit,每次只需要上半天课,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熟悉环境和老师。
在经历了两次学校探访后,儿子没有任何不适。被问道幼儿园和小学哪个更好时,孩子不假思索地说:
我觉得小学更好,因为幼儿园morning tea时,我没吃完的话,老师就不让吃了。但小学里,我没吃完,老师说还可以继续吃……
学校里的自由氛围的确非常吸引孩子。
每天早上8:15,他们会从家出发,走路10分钟到达学校,8:30可以进入班级。
中英双语版入学指南
孩子到校后,先在教室里玩一圈,基本就和幼儿园时期一样。
老师会把每天的课程安排用图文卡片的形式贴在白板上,方便孩子自己查看今天的学习内容。
低年级的孩子主要就是学习自然拼读、加减法和学会正确书写字母和简单句子。教室里有各种字母数学教具,孩子们可以自己随便拿来琢磨。
班主任老师说,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学什么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发现学习的乐趣,老师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的乐趣,而知识不是老师塞给他们的。
小学上课的形式,也像幼儿园的mat time一样,大家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课,没有课本,不需纸笔,书包就是用来装饭盒的。
下午三点放学后,有些孩子就去参加各种体育的兴趣活动,有些孩子父母没下班,就参加学校的afterschool program,有老师专门负责照看孩子。
至于家庭作业?
就是每天带一本分级读物回家,家长监督孩子阅读,大约花时两分钟。通常亚洲尤其是华人 家长都会不适应没有家庭作业的日子,会自己再给孩子补点课。
Vincent的妻子从国内买了华师大出的给英国孩子用的英文版《一课一练》,希望孩子在数学方面多学点。每周几晚还会教她中文识字。Vincent在家则负责教孩子scratch编程。
从北京来新西兰陪读的华人妈妈Cindy,则会放学后每天都会给儿子补习一个小时中文和数学。
家住北岸的西西表示,她儿子放学后会学习一个小时左右,七点吃饭、八点看电视、九点洗澡睡觉。
每周五晚上,Vincent孩子会参加家旁边的橄榄球俱乐部训练;周六早上,孩子会去旁边的社区练习体操。周日就又开始纯玩了……
目前给他报的兴趣班都是体育方面的,其他的等他大点再说,我很怕超前学习,上课不认真的话,得不偿失。
我们都是国内教育出来的,觉得学生时代一点都不开心,就是不想让他再走应试教育的路。
///
有网友曾给发现君留言,新西兰培养的孩子只能适应新西兰,而中国培养的孩子能适应全世界。孰优孰劣?
你觉得哪种学习生活方式
更有优势呢?欢迎留言
- End -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