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女儿不会乘法口诀也挺好。”写在移居新西兰2年后…

2018年10月21日 新西兰天维网



文 | Apple妈咪

以一个家有仨娃的职业女性视角,

洞察育儿、家庭、事业、自我…和世界


黄小懿是北京城里,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


从小到大,她都觉得做个听话的乖乖女是自己的本分。黄小懿的妈妈是老师,所以学霸黄小懿长大后也顺理成章选择了“当老师”这样安稳又受人尊敬的职业。


十三年里,她兢兢业业地当一名好老师。一届届的班主任、一堂堂的公开课、一篇篇的长论文……眼看着17年的6月,她即将从“一级教师”进级职称为“高级教师”,不枉费这一路的辛勤耕耘。


眼看着当时六岁的女儿Anna,17年9月就能凭借着妈妈的重点中学教师背景,进入海淀区最好的公立小学之一。


眼看着自此一路北京城里有房有车、妈妈有好前途可奔、爸爸有外企金饭碗可捧、孩子有城里名校可念……



然而,人生有时候,就会遇到些峰回路转的时刻——


年近40的Anna爸爸,也会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瞬间;乖乖女黄小懿也可能会鼓起,“就此抛弃前半生美好生活”的勇气。


17年初,原本是要进级“高级教师”黄小懿,在寒假之后没有回到学校。同时,女儿Anna和Anna爸爸也向学校和单位提出了退学申请和辞呈。


黄小懿老师,是我2年前的微留学客人、如今的闺蜜、家里老二的不定期数学辅导老师,还有——


我的访谈栏目长期嘉宾。



17年的2月,黄小懿带着女儿Anna和先生来新西兰微留学过寒假。没想到,第一次的新西兰之旅,竟直接演变成了一家三口的长期迁徙。


至于当时黄小懿一家怎会意外留在了新西兰、如何留下来的话题,这里暂且留个悬念,让我们这位长期嘉宾以后再给大家分解。


嗯,今儿,我求救我们家小懿数学老师的问题是——

要命了,

这里的小孩子居然不会背,

也不用背乘法口诀?!


这个问题后面的潜台词是——

我亲爱的小懿老师,

你真的确定新西兰的数学教育靠谱么?

让Anna丢掉了接受扎实国内小学数学教育的机会,你真的不后悔么?


我亲爱的小懿老师,

还有更气人的事儿。


我一个朋友带8岁的儿子回国内去度假了两个月,才回来新西兰,我捉急问她,带孩子回国那么久,不怕拉下新西兰学校的课么?


朋友居然说,儿子外婆是教师退休,在家跟外婆学半个月数学,够顶新西兰一学期了,没事儿。


为了印证朋友的话,她家8岁的小精灵鬼即刻背起了乘法口诀,遛得很。


对比我家那个到现在算起乘法来,还动不动要出错的8岁老大,实在叫人泄气。



然而,面对我火急火燎的追问,黄小懿老师显然淡定如常。


以下内容为黄小懿老师口述,Apple妈咪代笔。

说出来难以置信,作为一名教了十三年的传统数学老师,我也不赞成——让孩子背乘法口诀表。


假设从来没背过乘法口诀,7乘以9,你会怎么算?


你可能会9+9+9……,一直加7次,


你可能会7+7+7……,一直加9次,


你可能会想天哪,这什么鬼方法,每次都要加到天荒地老才能有结果,有没有方便点的捷径?


于是你接着想,


嗯,可以变成7x3x3,这样7加3次变21,21加3次,变63,似乎算快了些,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嗯,还可以变成7x(10-1),这样70减7,变63,真的更快了点,不是么?


……



是否,若没有背过乘法口诀,一道简单的7乘以9,就是锻炼孩子数学逻辑思维,甚至是发散思维的绝佳过程。


为了得到结果,孩子不得不发散性地逻辑推演、并选去最便捷的路径获取答案,而这个创造思维过程,会给孩子带来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


然而,对背过口诀的孩子来说,7乘以9,不过是从记忆库搜取一个数,无需任何思考。


来新西兰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小学并不教乘法口诀。



一方面这和语言的发音体系有关,用英文也没有中文口诀那样的顺口溜;另一方面,乘法表的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孩子在乘法逻辑理解的基础上熟能生巧,而不是囫囵吞枣背下来。


新西兰和英国一样,乘法表的掌握时限是11周岁前的整个小学阶段。若只是背的话,又何须那么长时间?


比方,教低年级的孩子乘法,我知道7的倍数往往是他们最难掌握的。结果不经意我发现,老师会利用“一周有7天”这个日常概念,来帮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具体直观地理解7的倍数,进而慢慢熟练运算。



我们国内教学的时候,起始课上也会有多种方法探究学习,试图启发孩子。但是因为应试的需要,到最后不得不只侧重结果。学生们大量刷题后,更是如此。


如今想来,我们太过注重“速成”这个事儿了。



在辉煌而宏伟的“速成教学”工程中,乘法口诀真正太不起眼了,以至于我们根本不容易意识到,其实死记硬背口诀也是速成数学教学的方式之一。


之前在北京的时候,我身边有两个同事,是学而思的忠实粉丝。


他们从学前班就开始送孩子上学而思,假期班、平日班滚轴转,毫无间断。究其本质,其实就是速成,正常学校一个学期才能学会的东西,学而思给你一个月就学会了。提前学会了干啥呢?


嗯,继续超前学,永远超前学,始终让孩子和家长们在速成的大旗下冲锋陷阵。


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想说的是,教育部设置这些内容需要一个学期来学完,是有他的道理的,若都能一个月学会,学校干嘛要浪费大家时间呢?


我们想要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循序渐进,不光会考试还要会应用。然而在人人眼红速成的大环境下,要做到“慢慢学”,却是越来越难。


虽然凤毛麟角有些孩子,对数学兴趣特别高昂,又有足够自控力的,能在高压下长期保持数学热情。但我见到更多的孩子,到了初中之后,数学方面的兴趣早已被各种补课抹杀殆尽,后继乏力。在他们眼里,数学真就只是一堆要求应试者快速条件反射出来的公式和口诀的组合。



来新西兰这两年,我不仅一直在了解Anna学校(公立)的数学教学体系,自己也在同步给一些华人孩子辅导数学。


我觉得这儿的数学,并不像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算术运算确实比国内孩子少做许多,但是数学应用和多样化的演算过程,似乎才是他们更关注的环节。


比方,下面这个是Anna学校里,7岁(新西兰三年级)孩子的一道题。



说的是两个学生要给自己学校的音乐剧粉刷侧墙,你需要算出来油漆得花多少钱。于是题目给出了学校隔壁印刷店油漆的价格和促销活动、需要的色系、油漆罐的价格,以及用量。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交上来的答卷绝不是一个最终答案,而是五花八门的演算过程。



而老师对于孩子们怎么去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充满兴趣,随即选了一些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发现,比方有的孩子不会算1/8罐油漆要多少钱,他也没有交白卷,而是尝试了,先算成1/2罐,再算成1/4罐,再演算到1/8罐的变通。


整个过程不断在激发,孩子们对于数学应用问题敢试敢想、试图独立解决问题的动力。这时候,结果做对做错似乎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


而我国内教学的时候,面对应试的压力,到最后往往不得不只鼓励最优最有效率的推算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有效应对考试。


后来我在新西兰给一些华人孩子做课后辅导,也发现本地的孩子,和我以往的国内学生确有几个显著的不同之处。


首先,这里的学生迷之自信,个个都觉得自己数学不错(即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由于新西兰的数学教学是根据孩子水平分组的,所以即便数学弱的孩子,在自己的小组里面仍然会自我感觉还不错;而数学特别擅长的孩子,也不会厌倦学校教太简单,我就见过一个小学4年级的孩子,数学分到了7、8年级的组,每天跟比他大得多的孩子们一起上数学。


其次,就是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往往还保持得很完好,学习态度积极。整堂辅导课都少有发现学生倦怠的情况。


最后,本地孩子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他们的数学练习实在太少,基本运算的速度慢,小学阶段平时几乎少有书面数学作业该是直接原因。


用以取代书面作业的,是新西兰不少小学都会使用一套数学游戏软件,要求每个孩子在软件上每周“玩”60-90分钟时间。数学软件用形象化的方式涵盖了生活方方面面的数学应用同时,也将许多数学概念植入了其中。孩子在里面还可以添加自己的同学好友组队。不断精进自己数学等级,不但可以获得金币购买虚拟宠物,还可以和好友竞赛。老师每学期末也会和家长孩子一起查看孩子在数学软件里的表现。



在我看来,中西两套数学教育方式之所以截然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教育的目标是不同的。


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的还是考试,而乘法口诀之类高效而统一的演算方法,无疑是实现应试效率的最佳途径。


而西方数学教育,就我目前的个人体验来看,它更注重的是保护兴趣、在孩子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能够发散性地构建有逻辑性的数学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的平均应试效果,显然是差强人意。


到底是应试重要,还是发散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这点真的很难说,孩子数学思维力再强,没有应试标准做评估,又如何体现出来呢?显然这些东西,并不能为孩子将来的层层考试筛选保驾护航。


孰轻孰重,能下定论的只有每个家长自己。


对我来说,如今8岁的女儿确实数学运算能力远低于国内同龄孩子。但是她所表现出来的快乐、求知欲、好奇心、学习热情,以及总在变着法子思考各种问题的状态,是我所乐于见到的、满意的一个8岁孩子应有的状态。

后记


受小懿老师一番指教后,我回办公室跟同事Cicy说起这个事儿,不料她即可给我补充了一段她的想法。Cicy是初中时候出国的,如今在新西兰已生活了17个年头,她说,自己就是吃了“单一演算方式”的亏,长大后思维方式很难扭转回来。


同事Cicy说——


我刚来新西兰上学那会,有一次老师说起“鸡兔同笼”的中国古代数学名题——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结果洋人同学还在那儿推演,华人学生几乎清一色都是第一时间算出了准确答案,让那些洋人同学惊诧不已。


老师问华人学生如何计算的,同样也是清一色,设定X和Y,解方程式所得。


然而洋人同学虽然算得慢,但计算方式却五花八门,有个算对的同学用了很巧妙的方法说,让兔子和鸡同时抬起两只脚,剩下24只兔子的脚,说明有12只兔子。


后来去到职场,我才发现,自己这种习惯单一最优推演方式的思维是很吃亏的,就如同一看到应用题,就打算设XY方程式般被套路了一样,很少主动去设想没有尝试过的解决方案。


而身边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洋人同事,在面对同类问题时,似乎更容易think outside the box, 采纳到一些我从未想到过的因素,做出些历史经验里没有的设想,并且主动就去做了可行性分析。


当然,这种情况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个案差异引起的。但是,就新西兰本地求职市场来看,我们华人确实会在,对最优解推算逻辑、效率更看重的会计、编程等领域,更具竞争力。相反,项目管理、市场开拓方面的工作,竞争力就略逊一筹。


EN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