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次确认!污染扩大,人体每天都在吃塑料

2018年10月26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吃塑料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哈啰!你好!你身上的塑料味好浓啊!”

这不是玩笑,
人类平均每年生产3.11亿吨塑料,每年有2.8亿吨塑料成为垃圾,其中69.2%通过原料回收可以被再次利用。


但剩下的30.8%,即0.86亿吨的塑料无法被回收、利用。既然不能回收,它们就有可能存在地球的每个角落



例如:海平面以下四五公里,极圈的海冰里,瑞士的高山上,水龙头里,还有你的餐桌上……

虽然,塑料进入人体似乎难以置信,但最近《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却证实了这种猜测:
原来人体内已含有塑料!


大块塑料变微小 侵入海洋系统


根据报道,正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10月22日的学会上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


▲科学家观察海水中的微塑料 图据纽约时报

图据美国CNN


自1909年,美国人贝克兰(Leo Hendrik Baekeland)发明了第一款塑料——酚醛树脂。到如今,我们的生活基本离不开塑料了:叫外卖的餐具是塑料;穿的衣服中含的化纤是塑料;包剩菜、剩饭的保鲜膜是塑料……

正因我们天天使用这些肉眼可见的塑料,因此很难想像,自己不刻意吃下去,又怎会让塑料进入我们的身体?



的确,大块塑料垃圾若要侵入人体,首先必须缩小体积。我们都知道塑料会老化、碎裂,甚至碎成渣。


但散落在地表、河流、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则在阳光作用下氧化降解,碎成小片,再经过风蚀或海水冲刷的作用,形成0.001至5毫米的塑料颗粒,这就是“次级微塑料”

还有一种叫
“初生微塑料”,即被人类生产出来的时候就是小颗粒了。比如面部磨砂膏、具有美白效果的牙膏等。

当大块塑料垃圾变成微塑料颗粒,它们就从体积上具备了侵入人体的条件。一旦它们污染海洋,进入鱼体,被渔夫捕获,端上我们的餐桌后,就能轻而易举地进入我们的身体。


▲微塑料被发现进入人体 图据Getty Images


过去十多年来,微塑料——直径小于0.5毫米的碎片,已成为环境研究学者的主要忧虑之一。
海洋生物学家一直警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危害,因为海洋生物体内已检测出高含量微塑料


▲遭到塑料污染的海洋 图据每日邮报

不只是海洋,陆地水源也被严重污染。去年(2017),全球83%的水龙头样本中检测到微塑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美国,94%的水龙头水样本都被污染。也就是说,如果你去过美国,使用过水龙头的水,那你身上有九成机会沾上塑料污染。

▲塑料污染问题严重 图据美国新闻周刊

“欧洲联合胃肠病学周”发布报告称,由维也纳医学大学的施沃布尔(Philipp Schwabl)及其领导的团队研究人员,想确认人体内是否存在任何微塑料。


Philipp Schwabl 图据Research Gate


于是他们从芬兰、意大利、日本、波兰、俄罗斯、英国、奥地利和荷兰8个国家分别选择了一名志愿者。


志愿者年龄在33——65岁之间,他们彼此互不认识,生活的区域也不在一起。为了实验的客观性条件,本次8位参与实验的人都不是素食主义者。


这次实验时间为一个星期,实验者每天详细记录自己的饮食,并在正常排便之后按要求提供了自己的大便样本。

其中,所有参与者都食用了用塑料包装的食品或者饮用了塑料瓶装水,有6人在此期间食用了鱼或者是海产品。


结果一周后,8个样本中均发现了微塑料,且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大小从0.05——0.5毫米不等,比头发丝还小几倍。


其中最常见的为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两者皆为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


吃了受污染海产 累积够多有害


根据这个数据,施沃布尔估计,
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体内都有微塑料,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用更大样本做出确认

此外,微塑料是否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或者会造成什么程度的威胁,目前尚不明确。



不过有研究人员指出,肠道内的微塑料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或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的传播。只是鉴于此次施沃布尔团队研究的样本量小,无法得出进一步结论。


科学家在这条鱼的胃里发现了47片塑料


这次实验中发现的微塑料因为体积够大,而不太可能造成严重威胁。平均每10克粪便中含20个微塑料颗粒,污染浓度相对算低。

虽说如此,但
据CNN报道,当微塑料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后,很可能被人体循环系统吸收,进入人体器官。


此外,这些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化学物,当浓度足够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杀死细胞及造成的伤害,想想都会冒冷汗!


一只完整吸管死死的卡在海龟的鼻孔里,工作人员花了整整8分钟才拉扯出来。


不管如何,
如果人类不改变现状,任由塑料污染进一步恶化,未来糟糕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恐怕就不是“想像”,而是事实了


施沃布尔强调,未雨绸缪,人类需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提高回收率,提倡再利用。

关于塑料危害的言论已有很多,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也在陆续开展,很多国家已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海洋生物被鱼线等海洋垃圾缠身


据悉,美国很多城市计划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及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


今年,欧洲议会还投票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微塑料。到2025年,欧盟国家一次性塑料瓶的回收率将达到90%。



至于加拿大这边,部分城市也决定禁用塑料吸管。



根据联邦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门的数据,目前加拿大回收的塑料数量低于 11%,仅比国际平均水平 9% 略高。


合格,但仍需努力。


污染范围已逐渐扩大


至此,大家不难发现,随着生物链的循坏,污染态势已逐渐扩大。


由于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最后受到的反噬冲击或许更为严重。


资料显示,海洋中目前大约有5.25万亿塑料,其中92%都是塑料微粒!


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如今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体内都有塑料污染物,包括地球上离人类最遥远的物种。


早些时间,中国“蛟龙号”潜水器在南极4500米的深海底海洋生物体内,发现了微塑料:



另有研究证明,曾被称为地球上唯一净土——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中的生物体内,竟也发现了早已被禁止使用的化工原料 —— PCBs(多氯联苯,一种严重致癌物)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多氯联苯残留,很可能是随着动物尸体以及一些塑料垃圾漂流并沉到了海沟深处。由于食物链的传递,导致生态形成一种恶性循坏。


据悉,塑料微粒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人们日常所用的个人护理用品,如磨砂洁面乳,沐浴乳、牙膏和化妆品等。


另一个来源是涤纶(聚酯)、锦纶(尼龙,或者聚酰胺)、丙纶、氯纶、氨纶(莱卡)、维纶等人造纤维织物。


据了解,光是普通的一瓶磨砂洗面奶中就含有33万颗塑料粒子。这些微小颗粒会流入下水道,进入湖泊、海洋……



纪录片《塑料海洋》的导演,乔·鲁克斯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


以上化学物质会进入食物链,不孕不育、癌症、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内分泌紊乱、发育中儿童的行为问题、以及胎儿发育问题都与其有关!



美国一研究所的人员认为,即便这些塑料微粒本身毒性很小,或是没有毒性,但是也正是因为颗粒较小,具备疏水性等特征,很有可能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载体。


即使人类从水中摄入的塑料微粒有限,但我们还会从食物等方面摄入污染,就算每次摄入量不大,但总和可能就不容忽视了


当前微塑料对人体伤害有多大尚无定论,但塑料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


试想,照此态势发展下去,污染最终又会回到哪里呢?


不知那些年被我们扔掉的“垃圾”,会不会一点点被还回来?


人类真的“塑”命难逃了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叶未央、季余生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