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的这件事让我惊讶"丨追忆我眼中的王嘉廉

2018年10月23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著名华裔企业家、慈善家王嘉廉(Charles Wang)10月21日,在纽约长岛蚝湾村(Oyster Bay)的家中因肺癌去世,享年74岁。



提到王嘉廉的名字,主流媒体更喜欢用国际联合电脑公司(又称为冠群电脑公司;英文名Computer Associates)的共同创始人及前董事会主席和CEO,或者纽约岛人冰球队的前老板等头衔来称呼他。


(美联社以前纽约岛人冰球队老板来介绍王嘉廉)


(华尔街日报以CA前共同创始人来介绍王嘉廉)


但是对于华裔来说,这位老人的名字与华裔社区密不可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扬更有巨大的推动,几十年来他用全心默默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用最真实的行动为他人付出。


在慈善事业方面,王嘉廉先后发起创办或支持“微笑列车”、全国“全国失踪和受虐儿童中心”,“亚美文化中心”,“世界儿童救助基金”、“王嘉廉社区医疗中心”、“长岛平原中文学校”等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以医疗、儿童救助、教育和沟通中美文化为主的公益慈善活动。


在纽约颇有名气的王嘉廉社区医疗中心曾经多次接到王嘉廉捐赠巨款,该中心前身是王嘉廉最初资助的华埠医疗诊所,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王嘉廉社区医疗中心,这里向新移民和低收入人士提供医疗服务。很多人因这个名字而知道了背后这位优秀的华裔慈善家。1999年王嘉廉曾捐助一大笔款项给医疗中心扩建坚尼路268号的医疗中心,并支持发展医疗中心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近年,他更承诺捐助250万美元以帮助与兴建法拉盛第三间医疗中心。该中心总裁及行政总监伍丽员表示王嘉廉社区医疗中心20多年来的发展与扩建全依赖于王先生的支持和鼓励。全体员工向王先生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王嘉廉社区医疗中心)


被媒体最津津乐道的是王嘉廉2000年时收购了职业冰球联盟(NHL)旗下的纽约岛人队,由于岛人队当时面临的窘况使该球队要离开纽约。王嘉廉为了显示该队在长岛的重要性,避免使之流落他乡,他做出了收购决定,尽管他在购买的前一年才到球场看球和成为球迷。他曾经多次说明,他并不是狂热的球迷,只是一个有能力回馈社会的企业经营者。



可能没有人想到,正是与冰球的结缘,王嘉廉因此也改变了中国冰球的发展史。根据报道,他先是通过岛人举办了第一支由NHL俱乐部组织的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灯塔杯,比赛之余他带着参赛的中国孩子们观看NHL冰球比赛,让他们近距离接触这些高水平的冰球运动员。同时他还提供资金和器材开办“王嘉廉中国冰球希望工程”。目前,该希望工程已经在中国建立35所冰球希望学校,捐赠了大量的冰球器材、设备,向各冰球希望学校共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人民币),培训冰球运动员达4000余人,中国国家队、国家青年队九成的队员都出自王嘉廉冰球希望学校。。



我们几乎在王嘉廉的每一个慈善公益事业中都能看到和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相关的推动。他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是美国人,这毫无疑问。但我们应该了解生命中的一部分与中国息息相关,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而他也用实际行动默默向世人演绎如何是真正的服务于华裔社区,传承东方文化。


2002年,王嘉廉在纽约石溪大学捐款5200万元,成立“亚美文化中心”。这成为了石溪大学校史上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资。昨天,石溪大学校长Samuel L. Stanley Jr.在缅怀王嘉廉的声明中回忆起了王嘉廉与石溪大学的故事,他说在石溪第55届毕业典礼上王嘉廉获得该校荣誉学位,我们非常幸运的拥有一位这样慷慨和富有远见的朋友。2002年中心成立时,将亚洲文化带入美国带入了校园,让我们拥有了一片共同的空间,石溪大学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石溪大学CHARLES B. WANG CENTER)


2001年夏,长岛平原中文学校正式落成,王嘉廉在剪彩仪式上说推广中文教育“是现在不做以后要后悔的事”。他回忆起自己初到纽约长岛时,没有一所中文学校,现在看到华裔师生从此不再为校舍奔波,心里非常高兴。这所学校王嘉廉捐款2300万,在当时不仅对于华裔社区帮助巨大,长岛当地居民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到了不同的亚洲文化。当地报纸因为其对社区的贡献将其称为:世纪长岛人。


王嘉廉还出巨资和前总统老布什等一起创立了以免费治疗唇腭裂儿童为主的慈善组织“微笑列车”,并亲任董事长。至今为中国、印度、南美洲等全世界贫穷地区的超过100万孩子做过手术。1998年3月,王嘉廉捐赠1000万美元,打造了一辆配备了先进手术设备和专业医务人员的“微笑列车”。这辆列车对唇裂和腭裂患童实施免费的手术治疗,该项目在1999年中国启动后,截止2009年初,它已经与近400家医院合作,在中国完成了16万例唇腭裂患童的免费修复手术。该组织昨天在社交网络上也同时公布了创始人王嘉廉先生去世的消息。


王嘉廉对于华裔社区的贡献以及影响也得到了社区人士的肯定。




纽约市议员顾雅明:“王先生跟我一样出生在上海,小时候来美国,一直上的公校。他不是靠父母有钱,是靠自己成功的。等赚了很多钱以后,他也不是自己享受就算了。相反,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移民的辛苦经历,捐了很多钱给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他还想到去买一个主流球队,提高我们华人的名声和地位。他也捐钱给很多机构、做慈善活动,对华人社区帮助非常大。我觉得他是我们华裔移民的典范,来美国后努力念书、赚钱,后来再回馈给社区。我想我们很多人都会很怀念他,感谢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这么多贡献。”



纽约市议会社区参与部总监刘林剑虹今天接受了记者采访:“是我们华人的先锋,在科技上能有这样的成就,还是一个非常有慈善心的人。我们的华埠健康诊所,因为他捐钱才能搬到更大的新址,他为我们社区贡献了很多,我很感激他做了这么多事,他去世也是社区的损失。虽然我自己没有和他接触过,但他是我在布鲁克林科技高中的学长。我在高中同学会上听说过,他对我们学校有很大贡献,还被列入学校名人堂(Hall of Fame)。名人堂里只有几位华人的名字,所以与他同为华裔,这也让我感到很骄傲。”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他是一个很谦逊的人,请我们去吃饭的时候,他站在餐馆门口拉着门,请我们进去,还等每个人都坐下他才坐下。我当时觉得很惊奇,他事业做那么大,态度却好像一个服务员那么友善,这让我很佩服。人们常说,人走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除了大家对你的怀念。今天早上我母亲就讲,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他留下来的东西——在法拉盛、华埠、布鲁克林吗,你都能看到王嘉廉医疗中心;他还有一个全球性的慈善项目,帮助兔唇患者的微笑列车工程。我这两天在twitter上都看到很多人怀念他,你就晓得,他做过很多很多的好事。”




大约在十八年前,王嘉廉为父亲的母校苏州大学(原东吴大学)捐资1000万美金,兴建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王健法学楼”,苏州大学则专门将法学院命名为“王健法学院”。作为二代移民,王嘉廉在童年时期与父母和兄长来美,他的故事和千千万万华裔移民一样,自踏上美国这片土地开始并不轻松。


王嘉廉1944年出生于上海,8岁时随父母来到纽约。家境并不富裕的王家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路程并不顺利。学生时代的王嘉廉做过邮递员、餐馆招待、货车装卸工、收银员,并在杂货铺工作过,那时纽约公立学校的午餐是32美分,不过王嘉廉的家境让他无法负担。无论在小学还是在布鲁克林技术高中,王嘉廉都是深受种族歧视的人。母亲上夜校,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父亲获得了哈佛国际法学位,却不允许在美国执牌从业,只能白天教书,晚上在圣约翰大学从事工作。辛劳的父母成了他学习的榜样。


进入中学高年级,王嘉廉的哥哥托尼考入了耶鲁本科,又去读了康奈尔的法学院,王嘉廉则在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毕业后就结束了学习生涯。不过毕业后他因为在哥大当程序员助理,这让他一下子打开了一篇新领域。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时,瑞士CA软件公司正在美国寻找销售代理,王嘉廉认为这是一个低成本创业的好机会。



创业的路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加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友人就可以成功的。王嘉廉艰难的起步时靠透支信用卡借到的400美元开的的。有人经常说王嘉廉和比尔·盖茨一样伟大,但是王嘉廉在多年后一次采访时表示:自己和盖茨的区别就是,比尔不知道饥饿的滋味。在起初的创业中,他们以为房东打工来免房租,以信用卡的透支来月月周转。


饥饿的滋味,也逼迫王嘉廉在创业中非常注重实效。1976年,31岁的王嘉廉在纽约创立了“冠群电脑公司”(简称CA公司)。其后他的商业头脑不断让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其不断挥舞着CA不断升值的股票四处出击。伴随这些并购的展开和完成,CA以外人眼中的“疯狂”速度成为全球软件业的霸主,1999年,王嘉廉总计获得了6.65亿美元的高额薪水,成为全球CEO中收入最高的一位。


2002年11月,王嘉廉辞去了CA主席和董事长职务,结束了近30年的软件创业生涯。他的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篇章,此时,王嘉廉58岁。其实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看到王嘉廉先生的慈善事业早在退休前就已经陆续开始。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报道有他几千万的大额捐款,也有他背着小包穿走于年轻华裔创业者论坛的日常新闻。生活中,王嘉廉是一个普通的华裔老人,他有时会像所有人一样,在法拉盛缅街超市购买一些水果,在家里亲自下厨做中国菜招待来访的亲友,也会为了他所推动的中文学校工作而奔走在长岛的每条街道。但是对待每一份捐款王嘉廉都十分认真,他说:“写支票很容易,但我要了解这个慈善项目到底怎么运营的,是否有效率,是否真正帮助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努力在美国立足,抓住机遇,从白手起家到出人头地,从奋斗经历来说,王嘉廉已确实是在美华人的一个“典范”;而他对社区的回馈,对人们的帮助,则更让他显得可贵。对于王嘉廉在事业上的经历也许还有所争议,但他留下的足迹,已足够让他被我们铭记和追忆。


采访:王依依 周阳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