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高山

2015年04月06日 英国直邮


  高山镇地处福清市龙高半岛南端,面积40平方公里,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距县城39公里,与平潭岛隔海相望,东与东瀚乡交界,西和三山乡相连,曾是高山、三山、东瀚、沙埔等1镇3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高山市”之称。

乡镇概况

  高山镇辖23个行政村,人口5965人(2012年统计表)。1986年,住宅建筑用地为27.9万平方米,公共建设用地7.84万平方米,工业仓库用地3.73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多系旧房,一般为土木结构和木结构,层数为1~2层。80年代新建楼房,主要为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一般为2~3层。镇内人均建筑面积为18.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仅6.4平方米。已成功开发出凤岗工业区逐渐带动整体的经济发展,在2009年福清市人民政府计划开发中国最大的内贸台贸双项海峡商品交易中心批发城,在2013年批发城的内贸楼已经成功封顶预计政府会在年底开业,在福清市人民政府的努力下,国内外特别是台湾著名品牌都纷纷已经成功进驻批发城了,现在都满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宾尼亚国际品牌(意大利宾利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也已经成功签约入驻批发城了。这项目在2012年开始会不断的带动高山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水平。

历史沿革

  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1956年置高山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北垞、后耀、岭下、洋门、西郑、薛港、北坑、杭中、垄上、玉楼、后安、山后、东进、高山、北岭、门头、前王、前岭、院西、长安、西江、海门、竹秀23个村委会和高山居委会。

历史变迁

  高山镇历史悠久,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直属福清县,号称59都。明朝先后改称西偶、南下偶、八一偶。清朝即称高山镇。1922年改名第七区,1943年,改为高山镇。1949年,改称第四区军所;1952年后分别改称为高山区、高山初级社,高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高山镇名称。由于镇域周围的滩涂成片,海岸绵延的地形上突结一阜,称万底山,海拔71.8米,犹如鹤立鸡群,故名高山。

  高山镇东连东瀚镇,西连三山镇,南与沙浦镇毗邻,北濒平潭海峡,处于福清龙高半岛突出部,依山伴海,交通便捷。全镇地域面积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万亩,滩涂面积2.62万亩,海岸线总长19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总人口6.4万,旅外华侨达3万多人,是福清市重点侨镇之一。2004年侨情普查结果显示,全镇到国外经商和劳务人员达2.8万人,年创汇3亿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在高山七个银行存款达13亿元人民币。农作物以甘茹、花生为主,水产品主要有紫菜、牡蛎、蛏、鲍鱼、对虾、竹蛏等。出产高山的“高山羊”膻低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欢迎。

  千年古镇高山自古是福清龙高半岛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素有“高山市”之美誉,加之民风淳朴,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历来蜚声海内外。2000年被福州市列为首批12个次中心镇之一,并先后获得“知名乡镇”、“园林式镇”、福州市级“优胜集镇”和省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05年一年当中获得省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就有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福建省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乡镇、福建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先进单位等四项。

  高山是福清市工业经济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福耀玻璃与天香油脂就是从高山开始腾飞的。近年来,我镇更是进一步树立“你投资我支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和“敢为天下先,敢招天下贤”的大引进理念,真情呼唤“回归”,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乡镇企业充满活力。全镇共有各类企业275家,已有2家企业产值超过亿元,2家企业通过ISO系列认证。如今,高山的工业正向着规模化、成片集中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项目整合,五金、水产和轻工制品等三大产业已呈集聚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融林五金为龙头的五金业,以贸旺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业,以胜德塑胶、和美针织为龙头的轻工制品行业等三大行业组团。目前,高山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凤岗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90公顷,将成为高山推动工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高山商贸业历来相当发达,近几年更是发展迅猛,镇区已形成“三纵两横”的商业街和7个不同功能的商贸小区,全镇大小批发零售店达1230家,从事商品经销活动的有4000多人,初步形成了服装、小商品、水产品、果蔬、食杂等各种门类齐全的批发网点。并随着各大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购物中心的相继建成,商品零售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转轨,消费辐射面不断向三山、沙埔、东瀚、平潭等周边地区拓展,消费群体已逾20万人,房地产业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蓬勃发展,商品房销售相当火爆,镇区中心店面价格持续看涨,每平方米最高达3.5万元。

  高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农村民俗文化相当活跃。每年闽剧演出近3000场,极具高山地方特色的“板凳龙”每逢元宵节等重大农历传统节日都要组织表演。近几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取得丰硕成果,2004、2006年先后两次获评省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目前,全镇参与门球比赛、健生球、太极剑、气功、晨练等有益身心健康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共有2个文明村,135个文明户。

  高山致力于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的基础配套日臻完善。这几年,我镇投入城镇建设的资金达2500多万元,先后进行了北溪、水陆街改造,在镇区各街道安装了造型优美的路灯,种植了绿化带,建成了日供水量3000吨的镇区自来水工程、凤岗工业区内道路、建工大楼、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还完成了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山公园以及前王、后安、秀海三个环岛景观工程,建设中的还有凤岗大道、高山综合汽车站、科技服务大楼等重点项目,使我镇的镇区文化品位、功能档次有了较大提升;镇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投入27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2005年以来又投入5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镇村公路网建设;另外,农民住宅新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步伐正逐步加快,继成功开发建设金山花园、金港花园和青山小区一期工程后,展望新区、青山小区二期工程、侨乡特区、秀海小区等一大批新型农民住宅小区正陆续上马动工,建成后将成为高山镇区亮丽风景;在实施城镇管理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垃圾中转站,率先实行卫生竞标分段包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镇区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保持了良好的镇区卫生环境。

  清朝末年,高山镇已初具规模,民国28年(1939年)正式设镇。 历史上最早的高山镇“高山”市,位于镇东北500米左右有数块大滚石排列的地带。后因交通关系移到如今的上街,接着又发展了中街。邱厝街和水陆街是在中华民国初年,由印尼归国华侨集资兴建的。上街、中街和邱厝街自东而西连成一条长街。镇内有一条小溪,南北贯流,上架桥梁2座,把中街和邱厝街、水陆街连接起来。街道路面是泥土铺筑,晴天飞尘土,雨天路泥泞。1983年春,旅外侨胞和各有关单位共集资21万元,进行全面整治,铺设一条全长700米、宽为6米的方整石块街道,横贯全镇。镇内道路共有8条。汽车站位于福(清)(平)潭线与高(山)锦(城)线交叉口上,属于直达站性质,中转也较多,年客运量72万人次。

经济发展

  30多年来,高山镇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乡镇企业五金、塑料、服装、抽纱、造船、日用化学和异型玻璃等905家,从业人员共1.1万人,年收入4896万元。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53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675.77万元,农业产值为861.23万元。全镇有9个渔业队,有机动船32艘、木帆船5艘,共1040马力,399.5吨位。此外,建有虾场、海带场各一所,建农贸市场一个,占地面积为44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平方米。高山镇人民政府规划,中国海峡商品交易中心,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凤岗工业区,值得一提的是内贸批发楼已经入驻众多国际品牌例如 意大利宾尼亚皮具国际品牌(位于内贸楼三层12号)、广州白马服装(位于内贸楼三层)、广州天马服饰、国际运动品牌鞋类(位于内贸楼三层)等这些知名度品牌以批发形式发展为中心。带动了整个福建的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

  1986年,镇内有高山中学和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2所,计占地2.3万平方米,文化站占地200平方米,电影院设有1250个座位,服务半径约10公里;设高山医院和卫生院各1所,共占地1万多平方米,高山医院建筑面积为7267平方米;建有侨联大厦1座,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

华侨故里

  高山是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有2万多人,广大侨胞爱国爱乡,自1978年以来,全镇共收到侨汇490多万元,建设各项公益事业,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60248

  男  30454
  女  29794
  家庭户户数  15222
  家庭户总人口(总)  59652
  家庭户男  30078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