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值3%后人民币汇率仍“不被低估”
中国央行于8月11日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对此,IMF报告重申,今年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升值已经让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IMF执董们欢迎中国对开放资本账户采取的措施表示欢迎,并建议要谨慎有序地采取这些改革措施。
在电话会议中,Rodlauer重申了IMF今年5月对人民币的评估,即“人民币不再被低估”,认为即使是近期汇改导致人民币贬值近3%,“过去几天发生的变化也并未改变我们的评判,”他表示,人民币在过去一年中大幅升值。
IMF在此前发布的单个经济体评估报告中指出,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处于升值轨道,2006年至2014年间,年均升值幅度达到5%,其中2014年升值幅度为3%。到2015年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2014年的平均水平又升值11%。人民币对欧元升值16%,对日元升值13%,在美元指数强劲的情况下,对美元也升值了0.5%。
在这一背景下,此次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恰逢其时。自8月11日起的汇改3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分别较前一个交易日的中间价大幅下调1136个基点、1008个基点和704个基点,即期人民币汇率总计贬值近3%;8月14日,人民币中间价上调35个基点至6.3975,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报6.3990,与上日持平,尾盘收盘则跳涨,收盘价报6.3918,较上一个交易日微涨0.11%,维稳成效有所体现。
也正是在8月13日央行召开的吹风会后,汇率开始逐步企稳。当日上午,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人民币贬值10%促出口是无稽之谈。”
易纲表示,央行的目的是市场决定汇率,央行已退出常态的干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不过,易纲也表示,在市场发生扭曲行为的时候,央行会进行有关的管理。
央行称,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也在吹风会上提出“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3%,而目前偏差校正已基本完成”,这引发了市场对于央行目前心中均衡汇率水平的猜测。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召开后,人民币在岸(CNY)与离岸(CNH)市场均出现明显回升。
对于“3%的偏差已基本校正完成”的说法,基于从8月10日到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分别为6.2096、6.3870、6.3258的收盘价格来看,3日来累计下跌幅度为2.73%,有市场人士猜测,央行的均衡汇率价格或为6.40左右。从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后前两日情况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幅度为2.88%。
汇改有助于实现自由浮动汇率
除了对于此次新汇改导致人民币贬值的表层认识,其长远意义值得进一步深思。
IMF在报告中指出,一个更灵活、基于市场供给的汇率机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实现市场经济、向消费再平衡,以及在开放资本账户后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随着资本流动加剧,“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trinity)对中国的束缚会越发严重。
如何理解这一观点?具体而言,中国始终面临“三元悖论”,即开放资本账户、独立的货币政策以及汇率管制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三角只能取二。举例而言,如果中国仍像此前一样对汇率实行较为严格的管控(当前2%的波幅在国际观点来看仍可作为固定汇率,也有观点认为自由浮动的定义可能是10%),一旦资本账户开放使资本自由流动,资本不断流入的同时货币的独立性就可能丧失,因为资本流入需要央行进一步干预汇市来维持汇率稳定。
然而,当前中国在经济发展阶段和外界期待方面,都需要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引导积累多年的外汇储备“走出去”以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资本回报最大化,而不是完全用于囤积安全但收益率有限的美债。
IMF建议,在未来的几个月中,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幅,并应该在2~3年内实现有效的浮动汇率。
无独有偶,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近期也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从央行角度来看,未来的市场干预都要通过真金白银的外汇买卖来做,所以每天的上限是2%还是3%反而不重要了。上限扩大至3%反而给了央行更大的政策空间,所以,我觉得近期扩大波幅至3%的可能性反而加大了。”
此外,当前IMF正在对SDR(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构成进行检视,近期的汇改对人民币是否能被纳入SDR有何影响?8月12日,IMF就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整发表声明称,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是受欢迎的举措,已经宣布的调整对货币篮子没有直接影响,市场决定的汇率有助于SDR运作。
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前,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等11种货币,此前对于美元的挂钩程度可能远远高于其他货币。
更多独董资讯请关注
英国注册独立董事协会(ARID)
独立 | 平等 | 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