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大小

2014年03月20日 英国菲利斯香港投资移民



【新世紀】我有一些朋友,每年過來香港好幾趟,有的甚至沒什麼特別的理由,不過是想「呼吸一下這裡的空氣」。然而,最近他們有些猶豫了,不太敢隨便到香港轉轉。因為他們發現,這裡的服務生開始擺出一副不快的態度;在街上要是說普通話,身邊可能還會遇到一些路人露出厭惡的表情。身為朋友,身為港人,對這種變化,我當然覺得難過,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最近,香港有幾位立法會議員提出要對內地來港旅客抽取「入境稅」;還有一些市民走到內地遊客最聚集的街道上示威抗議,要那些他們口中的「蝗蟲」滾回去。當然,我也無法接受叫人「蝗蟲」這種赤裸裸的歧視,更為了反對這種做法而被香港的朋友痛罵。他們說我「賣港」,什麼難聽的話都有。 

然而,我能理解這些香港人的憤怒,因為在我自己的生活內,都能感到許多令人不快的事情。地鐵車廂裡頭,一些拖著行李箱的遊客壓過我的腳揚長而去,不留一聲抱歉;在我常去的商場和公園,地上的痰漬明顯增加;在路邊的垃圾桶旁,不時就會看到媽媽抱著小孩朝裡撒尿。我知道,這些內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早已聞名各處,並非到了香港才特別厚待同胞。我也知道,這少數人不能代表全體,還有太多遊客就像我們的朋友那樣斯文禮貌。可是請別忽略規模的效果,香港是內地遊客境外行的首選,2012年就接待了3700萬人「自由行」,其中只要千分之一的遊客有不太規矩的言行,就會在本地市民中留下可見的印象。 

且不要說生活習慣和文化之類的抽象事物,也先不講「包容」和「忍耐」之類的美德。我們來談些具體而實在的問題,看看香港究竟有沒有條件去吸納這麼多內地人。 

從移民開始說起。自從去年有些大明星抱怨北京戶口很難拿到後,大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移民香港原來要比申請北京戶口容易——起碼在理論上是這樣的。你去香港讀書、工作,住滿七年就是香港人,不像北京,還得掛上特別的單位。過去,還有很多大著肚子的孕婦跑到香港生下所謂的「雙非兒童」,藉著這個生來便是香港人的小孩,父母就能透過「單程證」用兩年時間變成香港居民;不像北京,民工在北京生的小孩終究還是個農村戶口。說到「單程證」,這個內地人移居香港的主要途徑(2012年年中到2013年年中,共有4.78萬人持單程證到港),它就更不像北京了,因為香港並不握有單程證的審批權,誰能來,全都不由得香港決定。 

問題在於沒有人能確定這些新移民是否會住下來,尤其是那些寶寶。而香港就像任何一座城市,它的住房、交通、規劃、教育,乃至於各種福利和健保安排,全都仰賴對未來人口的估算。我有些朋友說得坦白:「我不會住在香港,但想給家人買個保險,而且香港護照好用。」就是說,香港對部分移民就是個證件,以及一種備而不用的「退路」,它就是內地現有體制及生活之外的「補償」。 

讓我們回到遊客來說說這個「補償」問題。在香港這一年3700萬個「自由行」當中,大概有八成來自廣東,他們並非那種會住下來過夜的一般意義上的遊客。相反,他們早就把香港納進了他們的生活半徑,過來購物消費就如從佛山到廣州,或天津到北京一樣,是日常生活空間的延伸。對於香港這麼一座700萬人口的城市,它的公共交通和所有生活基礎配備,能否在短期內應付如此數量的「半居民」呢?而且這批「半居民」的人數還在持續增長,三年後7000萬人次的遊客數字裡,可能會有八成的「自由行」。 

沒錯,美國紐約也是一個觀光大城,2012年共有5270萬國內外遊客到訪,其中還有大量住在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通勤上班族。然而,一來該數字並非瞬間暴增,它大有妥善應對的餘裕;二來我們也很難想像,那些住在外州的美國人會特別跑到紐約去蒐購比較有保證的奶粉、食品甚至衛生紙,就像今天的廣東居民到香港採買日用物資一樣。 

簡單地講,今天的香港對大量的「自由行」而言,是個不同體制不同市場條件下的「補償」,兩地物理上的距離日益縮小,但它們在生活、社會和制度上依然有著一道寬闊的鴻溝。於是,內地人去香港可以買到比較安全、透明的醫療,不一樣的教育;還有些人甚至開始去香港的司法體系「上訪」。他們想要的其實是種不同的體制,可香港原來這種體制無法容納這批出乎意料的訪客。所以港人看到的,便是幾年內不斷攀升的物價、租金,不斷被改變的街景和生活方式,以及越來越緊張的公共資源。他們的心情,我該如何向你說明呢?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