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不是土豪也能看遍世界!谈谈那些不花钱的欧洲留学项目

2015年08月27日 英国留学申请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然而有时候我们只能感慨,钱包那么小,谁都走不了!


你是不是也非常渴望花最少的钱去行走最长远的路,看遍无数风景,尝遍人生滋味?


那你一定要看这篇文章,让你了解去欧洲哪个角落留学最便宜!最划算!性价比最高!非常宝贵的资讯,请转给你身边需要的小伙伴哦~


1、欧盟Erasmus Mundus项目

官网请戳:

http://eacea.ec.europa.eu/erasmus_mundus/programme/action1_en.php

该项目是由欧盟资助的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个合作奖学金项目,而其中还包括了EM Action 1和Action 2,2014年还推出了Erasmus+项目。A1至少要在欧洲两个国家内完成学业,学生毕业后会得到双学位或多个大学联合颁发的学位。A2虽然是面对所有学生,但是奖学金倾向于给中国合作院校的学生,只需要在指定的1所欧洲大学完成学业。因此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适合申请A1项目的,而在A2项目合作院校就读的学生,可以留意本校发布的最新申请资讯。

该项目是属于游学性质的,许多人会担忧社会承认度问题。其实只要学生就读的欧洲大学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欧洲大学(在教育部认证的国外院校名单上可以查到),就说明这所学校的受认可的,跟其他国外学历认证没有区别。

目前ErasmusMundus Action1项目提供给中国学生总共包含了118个硕士项目和29个博士项目,课程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注意每个人每年最多可申请EM项目中的3个。一般学制为2年,学费8000欧元/年,奖学金23500欧元/年(因项目而异),有些同学可以拿全奖或半奖,而即使拿不到奖,花费也非常便宜,因为许多项目的学费几千欧元/年,以8000欧元来算,约合人民币五万多。



2、EIT-ICT Labs
官网请戳:
http://www.masterschool.eitictlabs.eu/programmes/



该项目2008年开办,并不像EM项目被许多人熟知,申请难度相对比较容易,可以说是CS/EE同学的福音。共包括7个项目,分别是:DigitalMedia Technology、Cloud Computing andServices、Embedded System、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and Design、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e、Securityand Privacy、Service Design and Engineering、DataScience。EIT ICT Labs 共有19个欧洲领先的科技大学合作,比如有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KTH, ROYAL INSTITUTE OFTECHNOLOGY/TU BERLIN/AALTOUNIVERSITY等学校。



EIT ICTLabs 办公室坐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个欧洲高校与企业合作举办的项目。项目旨在将program学习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项目比较注重技术的创新创业,在总共120个学分的硕士学习中,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就占了30个学分。项目最大的特色之一应该是partnership,它与欧洲各地顶尖的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和高校有合作,而且有众多的课外活动及交流机会,同时提供internship和mentorship。每个program2年,分别在欧洲两个国家完成,完成后能够获得各个学校的硕士学位(即双硕士学位),同时还会获得EIT ICT Lab的证书。学费是8000/年,如背景优秀有获取奖学金的机会,奖学金能免去2年学费,并覆盖一次travel and installation的费用3000欧,以及每月1000欧的补助。



上面较为详细介绍了欧洲两个非常值得考虑的奖学金项目,其实欧洲还有很多国家开设了类似的英语授课型的奖学金硕士项目。比如荷兰政府及各个大学也推出了包括惠更斯奖学金项目、荷兰大学奖学金项目以及橙色郁金香奖学金等在内的项目;德国政府和大学推出了DAAD奖学金、德国大学的奖学金项目;法国政府推出了埃菲尔奖学金、法国公司企业赞助奖学金等;瑞士政府及大学奖学金项目;比利时各大学奖学金项目;挪威政府QUOTA奖学金;丹麦政府奖学金;瑞典SI奖学金及瑞典各大学奖学金;意大利政府及各大学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大多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并且不附加毕业后在本国就业的强制条款,每一年吸引了许多怀抱梦想却有迫于现实压力的年轻人去申请。感兴趣的可以提前去官网了解招生要求和申请资讯。


最后,你想了解就读EM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吗?下面贴上一同学的深度好文,值得大家细细阅读。


长文慎入

20152月,来丹麦正好5个月,就聊一聊这近半年的生活和学习。

PART1 北欧抗孤独症指南

PART2 在欧洲学习祖国指南

PART3 新闻专业留学风险评估

每当变幻时,从长夜漫漫数冰雹的北欧谈起现在坐在自己12平米,暖气烘烘的小屋里,我还能偶尔想起初来乍到时的新奇,无助,沮丧,直到现在的,不抹黄油裹烟熏三文鱼而不欢,能骑单车便风雨无阻绝不步行公交,笼络了各国吃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及每个从生吃胡萝卜开始的早晨。


但四肢僵硬的我,还是不习惯周末夜夜笙歌PARTY的节奏。对外宣称 “30-minute party girl”,几乎每个受邀的派对,我都呆半小时然后开溜,免得被拽入舞池去头发甩甩而不理心里的小小悲哀,或者面对宿醉的各位同学慷慨陈词、临表涕零、笑容肆虐而不知所措。向来对酒精自持而无需克制,却心悦诚服于某次西班牙女孩调制的一大盆Sangria,和在挪威配着三文鱼生喝的Gintonic


原来,已在异国他乡,稍微有点那么乐不思蜀的味道。本能每天写作千字的话唠,甚至还开了个公众号叫生活不能黄,已示决心,可出国后这半年,被超载的信息量和翻涌的理智与情感裹挟着,边奔跑边喊救命,终患拖延。


刚来的一个月,我对就读欧盟ErasmusMundus新闻硕士的悔意发疯似地增长。后悔自己任性地不听劝阻,放弃了捷径香港浸会财经新闻硕士,而把自己抛向了一个身心俱未ready的欧洲。


出国前后,很多朋友问我究竟是要去哪里读书,连老妈都差点去换波兰币了,更不用说江湖上传说我要去瑞典、匈牙利、荷兰的众亲,你这个项目好奇怪啊没听过耶”......骄傲自己不走寻常路的良好感觉轰然倒塌,加之INTROWEEK过后,发现全班来自超过40个不同国籍的同学们,英语都如母语般顺溜,思维体态皆自信飞扬。身兼非洲调查记者、巴西美女主播、大学老师、哲学硕士、联合国工作者、纪录片导演、央视制片人、Financial Times供职种种,在三个不同国家生活、工作过,都只是基准云云,甚至还有位非洲大妈抛下了俩孩子就来了。在丹麦,我重新理解了丑小鸭是个童话。


原来,我并没有把整个世界装进自己的胸怀,我不足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生活可以精彩,我并不倔强,梦想此刻被铸成了一条没有尽头的胡同:什么两年在欧洲读硕士,时间充裕!什么学费有欧盟部分赞助补贴!什么路透社BBC导师!什么国际记者!?


第一门课非常紧凑地开始了,Reporting global change,上午9点上课,下午小组讨论,4点下课,晚上还有永远读不完而晦涩难懂的reading和夺命赶essays,各种主义理论满天飞,realism, liberalism, maxim, 同学们在课上争相发言吐沫横飞,各种口音混杂,(噢,原来世界上最难懂的不是印度口音,而是尼日利亚口音、匈牙利口音、丹麦口音、韩国口音同时出现)。我变成了小组里最沉默的羔羊。在精力旺盛、永远鸡血的一众老外学霸面前,内心Poor Chinese Girl的讥讽声时时刻刻嘲讽着我。而作为commonkitchen唯一的亚洲人,巨大的饮食、文化、语言差异,让我总不得要领。每天回房,家徒四壁,厨艺不精,空气静谧地嗡嗡作响,做过最寂寞的事情,是在北欧,午后开始中午结束的黑夜里,细数冰雹而无人分享。


毕竟还是不甘心。为了申请EM硕士,我前后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当我偶然在欧盟教育署的网页上发现这个项目时,已然一见误终生,尽管它每年从申请者中,按不同国家的比例录取,一般录取5位有媒体工作经验的中国学生,但我太想在丹麦奥胡斯大学读一年基础社会科学课程,在伦敦城市大学进行一年商业报道培训,在真正国际化的环境里学习。我一直想成为一个记者,但大学本科专业未能如愿(现在想想读工商管理打下的基础很是受益),一年的传媒硕士太短,只争朝夕,我自知水平申请不到港大、哥大这种顶尖的传媒项目,可如有两年还能在不同的国家完成学业,那自然是心向往之。申请时,因为缺乏海外经历,我千方百计地,在2013年的暑假去了趟美国当沙发客,又厚脸皮地,到处给微博主页君写自荐,找到了一家外语电视台的北京实习,边在南都实习边准备雅思,险胜一招地考到了7,整理了1G的申请资料,制作媒体作品集。想起父母无条件地支持我任性地钟爱着EM,拒交浸会大学的留位费,顶着没有书读的风险,终于在北京那个初春的夜晚,收到录取通知,当时北京的春意,盎然地如此招摇。


怀着满满的期望来到丹麦,初来的我着实非常痛苦,我给自己找了许多不坚强的借口,甚至怀疑自己如此懦弱,也许并不适合成为一名记者。挣扎着完成assignments,presentations, 在骚扰了无数良师益友后,决定还是苦海无涯,回头也不是岸。


后来,开始去旅游,开始观察自如的老外们如何结交各国友人,开始养花剪报把宿舍布置地更像家,开始留意很多同学需要帮忙的小细节,开始用厨艺收买人心,开始充分发挥自黑的光芒,开始就算英语渣我也不能停止表达。


从十月到十二月,我一直努力地融入人群,尝试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甚至在我的日程本上记录的密密麻麻的都是谁谁谁需要帮忙,谁谁谁说好想尝尝中国的糖醋里脊,几月几号有什么有趣的活动,把这些看作和不挂科一样重要的事情。大概是从来没有这么苦心地经营过人际关系,还好用那么些私心的付出,收获了party之外新鲜且更长久的友谊,别以为纵谈天下事是记者的癖好,茶余饭后,生活总源自无国界的八卦。


毕竟人在国外,友谊倒也独立而简单,守望相助在北欧。也许最重要的是我不再那么看重自己,不再害怕孤独,打破敏感的防线,减持依赖和偏见。不是在欧洲企图复制一个中国的生存环境。当在伊斯坦布尔、奥斯陆、哥本哈根、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迷路、惊叹、流连,当见证黑白配的伴侣跨过9年的爱情长跑,在教堂的中钟声下拥吻时,

我想,大概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

围墙内外

在美国同学办的感恩节聚餐上,每个人都要说说这一年你感谢什么,轮到我时,我轻咳了一下,"Well,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country, China." 当所有人都把这个看作笑话的时候,我着实是在发自肺腑。在国外学习中国,百味杂陈。作为小组上课唯一的中国人,在课上经常面对老师灼热而期盼的目光,来来来,让我们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在崛起成为了年度最热课程关键词,我上学期的三篇论文都与此相关。非洲小哥最喜欢老师课上说中国时,就对着我龇白牙咧大嘴地笑,坚持要和我把单车锁在一起,建造巩固中非友谊的锁扣;埃及大姐干脆称我为“CHINA”,接过我的巧克力,说,"You can never say no to China";黑山小哥抱怨,"I only care about the rice of China not the rise of China!"My home country,是Reading里西方人又怕又好奇的暴发户,是外国同学眼里censor严苛没有news freedom的禁地,是中国同学意见不一,热爱、辩护或者不耻的复杂情感。


我想在国外学习中国学习新闻,最需要客服的情绪,就是被训练而成的敏感。作为一个外国人,国籍就是另外一个如影随形的身份。不稍加警惕,便会影响判断力。我原来以为会学习很多新闻从业者客观、公正的教条,但大大惊喜的是,第一学期的课程,更多是关于如何剖析复杂,掌握复杂。知识的好处,是让你不再非黑即白,而是看到、尊重事物的灰度,人的复杂,秩序的复杂,光滑表面背后的复杂。坦诚地把“Media, the pull of nation or civilizational community of fate point of view”等等拿出来讨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地argue, construct, modify,甚至写作时,你亦无需按照所谓的格式,语言不是成绩的必要考量,观点、事例、依据、逻辑才是最重要的。


拿我最喜欢的课程,Globalization, culture and the role of Media而言,"the aim of this course is to introduce and discuss a range of argument(theories)with regard to the roles of media in the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of and challengesto communities and identities within processes of globalization."从媒体的历史到新媒体变革,从“the notion of others”(how to report outside world)“userperspective”,串联着"theimagined society"的概念,对新闻理想接连狠狠地敲打。新闻理想是一个没有universal standard的幻觉和春药,你的铁肩,到底担的是谁的道义?你崇高的信仰,是被谁束缚和绑架?也许,比一味机械地强调客观公正,更重要的是质疑、是反思、是真实、纯粹地表达。


这也恰恰反证了,我在国内时的闭塞,生活在墙内,仿佛偌大的国家发生的事情已经足够操心,谁有渠道有空闲去关心国际事务,谁知道英语除了是工具更是(话语)权力。我甚至不知道原来吾国在马里派驻了维和部队,老师问我如何看待这次拔刀相助,我答:"give me one minute!",全班哄堂大笑,我百度之。


全球化显微镜下,世界紧密相连,却又因为文化、政治和经济而无比遥远,貌合神离,我们用人种、地缘、阶层来亲疏有别。在乌克兰危机的讨论中,全班一致站在了媒体对此的报道是"the pull of nation"的一边。媒体是构建想象共同体的助力。在上学期接触的穆斯林移民在丹麦,跨种族婚姻,以及自己在国外的身份焦虑感,我的期末论文质疑了“Modernnation”这个源于政治又大大超越了仅是政治范畴的概念,媒体,甚至新媒体、自媒体,是不是让我们离想象更近?想象让我们忽略了多少个体叙事,对标准执迷不悟,对差异讳莫如深。对比回避、迂回,隔着半个地球,更多的事情在这里堂而皇之地受到热烈的关注、讨论。我被深深地刺痛了。


"If you are not careful, the newspaper will have you hating the people who are being oppressed and loving the people who are doing the oppressing."


如果非要分国内国外学习生活环境的好坏,我觉得是无意义的。在中国长大、接受十几年的教育,不是为了出去比对,分出高下。离开,我不曾如释重负,回去,是我心向往之的复杂,是我味觉苏醒的故土。

记者更近还是更远?

除了偶尔给丹麦某英文学生网站写稿拍照,似乎和新闻前线没有了交集。在国内,喜欢的杂志信手拈来,《LENS》更是心心所念。在国外,只能刷刷微信公众号、微博、澎湃。第一学期的课,理论居多,第二学期将要开课的Research Journalism,还是满心期待的。作为留学生而言,最担心的,是两年后回国,除了味蕾,其它的,都已经与国内脱轨。对于望回中国,从事媒体工作的我来说,重新适应,可能比离开更难。


在国内,总争分夺秒地,边上学边去媒体实习,在丹麦,不会丹麦语,找实习并不易。除了在为自己国家媒体freelance的同学,其它职业的尝试与记者并不挂钩的情况,非常普遍,匈牙利小哥会每周骑单车40公里去某丹麦小村里教小朋友匈牙利语,挪威妹子会跑去参加创业团队研发推广APP。我课余也做一些和记者并无直接相关的事情,比如推广中华美食精髓,比如见缝插针组团去欧洲撒野,比如有道词典谷歌翻译资深用户。我会责怪自己的懒惰,却又很是享受这段与前线无关的真空期。记者这份职业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浅入深出没于无形,一门关于生活的哲学,一门学习能力的修炼,一门可复制技巧于各行各业的技术活。不必担心走得太远,你总能找到回去的路。


我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菲律宾大叔赠予的书签,上面写着“Patience everything obtains”

于是,我继续投暑期媒体实习的简历,找我回去的路。

你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记者?

那得看,你要怎么样定义了。

尽志不悔。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