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自己是个理性思考者?

2015年05月02日 伦敦读书会


分享图书《Thinking, fast & Slow》(中译名《思考:快与慢》)




白姐曾经介绍过选书先看作者,我当初买这本书正是因为慕了作者的大名。Daniel Kahneman (卡纳曼)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学习过经济学,而是一名心理学家。他通过长年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证明人类并非传统经济学模型所假定的那般理性,相反,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无时无刻不遭受着多个“认知偏差”、它们歪曲着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尤其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定时,没有理性地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依据一些心理预期和思维定势。

比如,他获诺奖的“前景理论”表明大多数人在面临收益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险,但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如果给你两个选择,A是定赢100镑,B是一半的可能性赢200镑一半的可能性什么都拿不到,你会选哪个?如果选项A是肯定损失100镑,B是一半的可能性损失200镑一半的可能性什么都不损失,你又会选哪个?)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人们在判断自己会收益还是会损失时,也不是在比较绝对值,而是在心里先有个reference point (参照点)然后将可能的结果与参照点相比较,所以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是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的(再想一下,你会愿意A所有别人都挣100镑你挣200镑,还是B所有别人都挣400镑你挣300镑?)。当然前景理论要比这复杂些,还揭示了很多其他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人们其实依赖思维定势做不准确的直观推断,比如人类具有强调小概率事件的倾向,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大家都宁愿冒险(明知道浪费钱还要买彩票!),而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大家都宁愿买保险(意外险得以继续经营)等等。对人性及人类思考模式的洞见奠定了Kahneman在学界的重要地位,他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开拓了行为经济学这一崭新的研究方向,成为开山鼻祖之一。这本书Thinking: Fast and Slow既是集大成之作又是科普读物,这位心理学研究大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汇总了自己五十余年来的研究心得与观察,娓娓道来,让普通人也能读懂心理学。

图为本书的手绘读书笔记,来源于网络

Kahneman自己说“buy the book quickly and read it slowly”,事实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想快读也不太可能,因为不时会停下来感慨“啊,太有意思了!唉,真是这样!”书里大量介绍第一手的心理学实验,解释了很多概念,让我第一次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他说很多时候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思考的其实根本不是所问的问题,而是在头脑里取个捷径,以更简单的问题替代不太好回答的难题。如果别人问你“伦敦中国人多吗?”你不会在大脑里搜寻具体的数字与其他城市做比较,而是迅速回忆你最近有没有在街上遇到中国面孔的人,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住在哪个区域和是否经常逛唐人街会严重影响答案。当别人问你哪个政治家更可能会当选时?我们很可能无意识地用另外一个问题替代了“谁看起来更有能力?”,并且快速地依据他们的长相或者媒体评价做出了判断,压根儿没有具体分析过人家的政见。当我们面对某个小动物是否应该获得更多的保护基金时,根本不会想现在的保护基金额度是多少,够不够,和其他charity相比如何,而是不知不觉将其替代成另外一个问题“这个动物看起来可爱吗?” 如果可爱的话,多半脱口而出:“当然要更多!”——(嘿嘿,你中了几枪?)

另外,作者指出我们在组织argument的时候,那些令人信服的多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论点,尽管可能并不完整也不准确 (it is the consistency of theinformation that matters for a good story, not its completeness),这使得有时候知道的少反而令人更自信(you will find that knowing little makes it easier to fit everything youknow into a coherent pattern)。这最后一点让我自己很脸红,因为我以前写投资分析报告时就有这样的体会,信息太多反而不好做判断,所以干脆就把一些不容易整合在我论文里的信息放弃掉!天呐,多么不负责任.... (好在我不是一个人!)

根据Kahneman,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他称为系统1(system 1)和系统2(system 2)。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类似”直觉”,比如通过别人的表情和动作去判断他的情绪和意图,“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听者可能也没想“有心”,但不受控制地就走了心了;而系统2负责那些必须费好大劲儿调动注意力才能从事的大脑活动,例如复杂的数学运算、对事件的分析、逻辑推导、一字不差地填写纳税申报单。他们好像住在我们头脑里的两个小人儿,时而分工时而合作,系统1依赖情感、经验和记忆,能迅速做出判断,但不一定准确;系统2能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所以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是,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正是这样的生理特点导致了人类经常要承受”认知偏差”—— 上一段提到的”以直观问题替代复杂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书中还指出很多很多其他例子,并且在后面进一步阐释了这些偏差在商业、经济、金融、政府政策制定、医疗决策等等方面的实际影响与启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读起来会着迷,带来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我仅列举几点:

Ø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进而做出不同的决定。比如“信用卡安全性高达99.9%”的说法和“每1000张信用卡就有一张被盗”的说法是多么不一样!所以,在谈判/市场推广时绝对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尽可能利用框架效应。但在接收信息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跳出框架。另外,在投资领域,作者还特别介绍了“宽框架”的选择模式(即着眼大局统筹判断)比“窄框架”(盯住眼前具体该买还是卖的单一move)更适合风险决策。

Ø 锚定效应:人们对某种数值的估计会受到最先接触的数值信息(即初始锚)的影响,以其为参照点进行调整做出估计,但这种调整往往不充分,使得最后的估计结果偏向该锚。也就是说,一开始接触的锚偏高时会导致较高的估计,较低时会导致较低的估计,也就是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结果。商家促销时经常利用这一点蒙混我们,本来我们对一样商品有一个可接受的心理价位,但商家打出“惊爆价”“限购价”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价位去靠近售价。还有一个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就是小吃店如果问“加一个蛋还是两个”就会比”要不要加蛋”销量提高很多。对抗锚定效应的方法只有在看到自己可能被锚定时激活系统2,多想想自己的底线/上限,避免受片面的印象影响,有意地为对方着想。

Ø 认知放松: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系统2更懒,人也因此更容易相信系统1给出的判断。因此清晰美观的字体,简洁明确的描述,甚至朗朗上口的名字,都有助于让人信服。就因为我们系统2的怠惰,Amazon根据消费记录做出的购物推荐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突破,我就常常中枪啊~~

Ø 因果偏见:系统1的世界观倾向于执拗于因果关系而不愿接受随即因素,所以对任何一个现象,我们似乎本能地想提出因果解释,这既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途径(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进步嘛)但也会制约我们的认知。例如,出现难以接受的后果时,人们会检讨是哪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这个灾难,加重自责无法释怀,尽管很可能当初已经基于已知的信息做出了最好的决定,毕竟有时候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了灾难,以现在的知识去检讨从前的决定也不公平。另外,因果偏见还会让我们对预测未来充满信心,而忘记统计上有着“回归均值”的规律,连打几场胜仗虽然会涨士气,但也意味着接下来更有可能失败,将士们是否足够理智认识到这一点呢?

Ø 体验中的自我vs记忆中的自我:当你判断自己某段时光幸福与否时,你以为自己在评判当时的体验,其实是在评判”回忆中”当时的体验。难道两者不同么?这是因为我们回忆过去时更关注高潮和结局时的感受,往往忽视过程。书里举了一个实验例子说明人们不喜欢身体上短暂但更剧烈的痛苦,宁愿选择经受更长时间但结束时较轻微的痛苦,因为回忆起来前者比后者更疼。再比如,一个大学生决定是否重复一次春季假期取决于前一个假期是否结束于整个假期的高潮(最好玩儿时戛然而止,更耐人寻味!),而不取决于有多少有趣或者悲惨的瞬间。所以说,人在为未来做打算时不一定是在试图营造最好的体验,而是在试图为日后创造最好的回忆(when people make plans for the future, they are nottrying to maximise the quality of their actual experience, in a way they aremaximising the quality of anticipated memories).

书里还写到了很多很多人类非理性的现象,比如规划谬误(决策者往往过于乐观,做出不切实际地接近理想状况的预测,人都容易go over budget - 政府曾以为苏格兰议会大厦会于1997年以4000万英镑建成,实际上2004年才完成,花了4亿3千万!!),光环效应,忽略自己的无知,后见之明,有效性引起的错觉,等等等等……

Kahneman是个非常平和的老头,我在LSE听他演讲时记得他这样说“人们读了我的书就会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了吗?不会的。因为我们生来如此。”所以这不是指导人们走向成功的书,在我看来更是满足自己intellectual curiosity的书。尼采曾经写到,”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既然了解自己那么难,不如从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开始吧?




作者介绍:


丹尼尔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兴致盎然的思想家。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因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文平克这样评价他及《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也必然是现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他在揭示人类思维的显著特征方面很有天赋,多数研究成果成为了经典的教材和引用频率很高的至理名言。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与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动的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思考,快与慢》的问世是个重磅事件。”

本书为《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上市后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



中文版本: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胡晓姣 / 李爱民 / 何梦莹
出版年: 2012-7
页数: 424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33558

京东网部分内容在线阅读:http://read.jd.com/13225/


感谢曲典(ID:点点)在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间隙,挤时间写出长文、和大家分享这本关于思考的经典之作!鼓掌!)


此文为伦敦读书会会员的原创作品,转载请留言告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转发朋友圈。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伦敦读书会


收藏 已赞